李亚霞,颜伟英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合作747000)
在追求教育公正时,性别公正是教育公正的重要方面。许久以来,教育领域一直在为实现处于弱势的女性教育的性别公正而努力。但近年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多男孩已经慢慢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出现了男孩女性化、男孩学业问题、社会行为问题等一系列的男孩危机现象。男孩危机已有隐性状态凸显为显性状态,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1-2]。
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亲身经历。曾几何时,笔者的身边渐渐成了“红色娘子军”抑或是小学抑或是中学已记不清了。就在这样女孩多的情况下,突然困惑:“男孩去哪里了”?相对而言出生人数较多的男生怎么不见了?就算在学校里看见了,他们也变成了规规矩矩、行为女性化的“伪”男孩。二是实践经历。一学期的“小方桌”代课经历使笔者观察和了解到:下课应该是所有学生活动的时间,小学生尤其是男孩更是蹦蹦跳跳、活泼淘气,可是笔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乖乖地待在座位上,至多和身边的同桌说说话,等待着下节课的到来。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或场面?男孩学业困难、行为女性化及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究竟是由什么造成的?这样的现象以后会给我们的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该文试图从男孩的角度出发,调查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眼中“男孩危机”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S市X小学的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该校的教学质量在所处的学区排列中上,教学质量一般,且学校男女生人数比例适中。另一个原因是考虑到1~3年级学生的年龄和理解水平,所以选择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问卷是自编的问卷共6道题,全是开放题,从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各随机抽出一个班让他们当即填写,填写完立即回收。问卷共发放120份,回收117份,有效问卷114份。并对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访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男孩学习及行为等问题[3-5]。
(1)学业危机。
在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通过无记名写“小纸条”的方式,调查他们是否存在学业危机。
通过调查发现,在小学阶段无论是数学、语文还是英语成绩,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中男生的各科平均成绩均低于女生,尤其是在语文和英语两科方面。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男生在学业上与女生的差距越来越大,男孩学业危机已由隐性状态凸显为显性状态。另外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道开放题的问题是: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在你们班的成绩排名位置和得到过什么荣誉吗?其中一位男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在班上排12名。因为没能进入前10名,我再次与三好学生无缘,但是不管怎样,我在男生里也是第二名。从他的回答我们可以判断,男生在学业方面掉队了。
(2)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女性化倾向较明显。
阳刚之气是男孩的特质。男孩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女性化的倾向,在问卷调查中同样设计到一道开放题,问题是这样的:你能用一段话来评价你眼中的男同学吗?其中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是这样写的:我们班的有些男生没有男子汉气概,说话、做事总是扭扭捏捏,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他们说起话来阴阳怪气、走路摇摇摆摆。更可笑的是他们还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撒娇、嗲声嗲气,听了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从她的回答中不难看出男孩的一些行为确实表现出女性化的倾向。
在“男孩危机”中男孩女性化方面,也做了相关方面的访谈,以下是访谈内容:
问:你下课或是课外活动课都做些什么游戏啊?(女)
学生甲:和同学捉迷藏,踢毽子,老鹰抓小鸡等。
学生乙:有时就坐在座位上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问:你能说说男孩像女孩子,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学生丙:下课后一些男学生会像女孩子一样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不出去玩。
学生丁:还有他们有时候跟女孩子似的特别娇气,还爱哭鼻子。
问:你能说说你课外活动都做些什么游戏吗?(男)
学生丙;有时会和几个男学生做些手工制作,如飞机模型,有时就安静地待着不想动。
问:你回家都做些什么啊?
学生乙:爸爸在上班,妈妈忙于家务,回家后就我一个人,没人陪我玩,我就写写家庭作业,看看电视什么的。
问:你觉得这样好吗?
学生甲:我认为不好,我有许多爱好比如构建汽车模型、拼图,但没人和我玩,渐渐的我也就不怎么喜欢干这些事了。
从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孩在很多行为上表现出女性化或女性化倾向。另外在班委竞选上,相比男孩,女孩对竞选班委更积极主动,男孩则表现的唯唯诺诺、怕这怕那。在平时的活动参与上,男孩的表现也更容易紧张害怕,不喜欢在活动中上台表演。
(3)男孩行为问题多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如上课随意走动、学习困难、自闭症等,男孩的发病率均高于女孩。另外,由于男孩心理发育滞后,更希望被教师、家长和其他学生重视、肯定从而获得安全感,这种心理上的敏感会导致问题行为频发。在对五年级学生访谈中得知在小学的课堂上随意走动、抢着回答问题以吸引注意力、搞一些恶作剧的大多是男孩;公开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的大多是男孩;旷课、逃课的也基本是男孩。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这说明父亲在教育孩子尤其是教育男孩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会对男孩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父亲经常出门在外为事业打拼,有些父亲甚至一年才能回一次家,而教育子女的责任就落到了母亲一人身上,这对男孩的成长极为不利。母亲教育孩子一般体现了女性柔软、温和的一面,就算孩子犯了错,也是柔声细语的进行批评且常常存在溺爱现象,舍不得打骂孩子,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发展。另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父亲榜样的缺失,使男孩缺少一些性别角色定位上的男子气概,男孩只能模仿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久而久之一些行为就表现出了女性化倾向。
现行的教育方式主要以言语教学为主,而男孩则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以谈话和言语教学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女生而非男生,所以这也是导致中小学男生学业成绩不如女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教师上课时都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如上课不许大声说话、不许扰乱课堂秩序、坐得端端正正等,久而久之男孩的一些天性如调皮、活泼、好动等就在这样的课堂规则里几乎消失殆尽了。中小学男教师所占比例大大低于女教师也是男孩出现问题原因之一。受职业性别的影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大多是女性,男教师很少,而男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男性特征,如言传身教、一举一动、男性特征等对男孩的学习方式、情感发展和性格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男性教师的不足也是“男孩问题”出现的潜在因素。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男孩就应该淘气、顽皮、在数学等理科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性别刻板使得人们认为男生比女生优秀才是正常的。因此当女生发展较好时,人们就会认为男生的发展出现了问题。另外,当今社会一些“选秀文化”节目日渐盛行,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出现一些如小沈阳的娘娘腔、刘著的妖艳等,在孩子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及无法准确地判断事情的对错时,就喜欢随意跟风,这就使得男孩子们更容易模仿社会上男生女性化的现象。
父亲是男孩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重要的男子汉启蒙教师。应该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教育子女的活动中,平时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等,要更多地承担起有关照顾子女的任务。从婴儿出生时就要让父亲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为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提供榜样。在家庭教育中,首先,父母要有意识地让男孩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培养男孩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其次,父母要全面正确地看待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性别认识偏差的倾向,如撒娇、嗲声嗲气、做兰花指动作等时,就要马上进行纠正,让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适合自己性别的。最后,受独生子女的影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让孩子多和异性小朋友交往,让其在玩耍过程中感受到男女生之间的差别,认识到男孩应该是什么样,有哪些自身的行为等,在他们心中有比较和区分,这样就能使男孩子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性别角色差异。
现有的教学方式重语言、轻操作,重理论、轻实践,这不利于学生尤其是男生天性的发挥。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单性别课程实验,因性施教。根据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把有些课分成“男孩班”和“女孩班”如实践课和活动课。对“男孩班”进行授课时真正充分地考虑到了男孩的兴趣点,把课堂建立在能够吸引男孩的目标上,如“曲棍球、棒球、和汽车上”,男孩班的大多数教师可以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操作活动”,如我们可以提供建筑材料,建筑模型,铁锤等。同时“女孩班”的教师可以常常教授一些“缝纫”“烹饪”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发现现代教育中导致男生性别弱势的因素,采取一些措施如发现男孩有女性倾向性行为时及时纠正,在课堂上多讨论、多实践,充分发挥男孩的优势。另外,教师是孩子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对象,小学男生通过接触男教师可以模仿男教师的言行,从男教师身上学到男孩该有的男性特质、行为及责任和担当意识[6-7]。针对中小学男教师比例较低的现象,可以采取提高经济待遇和男教师的社会地位等,让更多优秀的男同胞选择教师行列,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以缓解“男孩危机”。
观念的转变是正确看待事物的关键因素[8]。“男孩问题”的存在还在于人们对性别认识存在偏差。要转变认知观念,消除性别刻板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孩和女孩是平等的,可以同样变得很优秀,不一定男孩优秀才是正常的现象,对于两性要互相认同,彼此尊重。最后,为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加大对社会媒体的监督。如在影视方面,应严把节目质量关,挑选出一些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注意男性形象的确立,通过影视当中男性良好的形象培养男孩的“男子汉”气质,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总之,农民将种子撒在地里,需要给足充分的条件,如水、阳光、温度、土壤、肥料等,种子才能茁壮成长,最后带来喜悦的丰收。培养孩子就跟播种一样,“男孩问题”已发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视,需要各方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使男孩更加茁壮成长,发挥男孩该有的气概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