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
摘 要:本文通过对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小龄女性化情结的研究,试图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特色元素,使更多人了解宮崎骏动画电影的魅力。宫式电影中包含着对女性主人公的偏爱,它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包涵宫崎骏对他动画电影的再造和升华。在对其作品的分析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当今国产动画的些许不足。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儿童化;女性化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83-02
一、引 言
1941年1月5日,宫崎骏在日本东京都文区出生。由于在高中时期受到1958年日本首部长篇彩色动画片《白蛇传》的影响,宫崎骏从此对动画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动漫家。1963年从学习院大学毕业后,23岁的宫崎骏进入以发展成“东方迪斯尼”为目标的东映动画公司,之后以动画师、场景设计、原画、编剧、原案、监制等身份参与完成多部电视及动画电影。1964年,宫崎骏认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合作者之一——高畑勋。他和宫崎骏合拍的动画片《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成为了宫崎骏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以此为发端,宫崎骏和高畑勋通联手拍出了经典之作《风之谷》大获成功,并且在日本最大的印刷商德间书店的出资下成立了后来声名大噪的“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致力于影院动画长篇的制作。
此后,宫崎骏和高畑勋开始交替推出各自的导演作品并且在短短数年间屡创佳绩。在80年代末,吉卜力工作室已经拥有了任何日本电影公司都难以望其顶背的票房号召力,“宫崎骏动画”成为了一个优质、知名的电影品牌。
对中国观众而言,宫崎骏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被他们所知,是1997年《幽灵公主》红遍亚洲的时候。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片的人,有大人、有孩子、有苛刻的影评人也有追求动画技术的狂热份子。如果我们仔细询问“为什么对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情有独钟”,答案往往是相似的:因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思想和内涵是一以贯之并且辩证发展着的,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艺术观有着清晰明朗的脉络,都为着建造那个宫崎骏世界而不懈的努力着。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主人公的小龄化和女性化
主人公女性化和小龄化是指宫崎骏在影片的角色选取中对年轻女性的偏爱。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老年人和少儿是最普遍的角色,在这其中老奶奶和少女的形象占据了多数的造型分量,特别是充满青春力量的少女。我们明显的看到女性是宫崎骏最为喜爱并且运用最多的主人公性别。从《风之谷》的娜乌西卡、《天空之城》的希达、《龙猫》中的五月和妹妹小米、《猫的报恩》的小春、《魔女宅急便》里的琪寻,再到《幽灵公主》的桑,《千与千寻的神隐》的荻野千寻,这些女孩儿们或善良美好,或天真无邪,或勇猛坚强,抑或平凡普通,但她们却能释放生命无限的潜力与能量,更加能够让观众们感受到她们身上蓬勃的生命力。选择女孩为主角,宫崎骏承认这是当今的反映,女孩活得比男孩更具有理想,更加有朝气,就像宫崎骏自己所说:“小女孩儿的成长比男孩儿更加积极勇敢天真欢悦。[1]”当然,在影片中女孩们身边同样也有纯洁勇敢的男生保护他们,孩子们在一起为美好的愿望而努力。“少女”是宫崎骏系列动画中的一个关键词。女孩子在宫崎骏的故事中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格:纯洁、美好、率真、善良、勇敢、机智、宽容、聪颖、独立、坚忍等。当然,这些女孩儿们也带有女性通常的弱点,他们小心眼、有的时候没有头脑、冲动或者是执拗倔强。正是因为这些人物有优点,有弱项,所以才能够栩栩如生的出现在荧幕上,才会充满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在这里特别的提到两位女主人公:一位是《风之谷》里的娜乌西卡,另一位是《千与千寻的神隐》里的荻野千寻。这两位女主人公最能够代表宫崎骏在动画电影中对女性角色的偏爱、诠释以及巨大的转变。
(一)《风之谷》——对完美女性的欣赏和赞美
电影《风之谷》在1984年推出之后引起了极大轰动,宫崎骏的卓越名声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电影版《风之谷》由宫崎骏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人类曾经征服自然,繁荣一时。但自从“七日之火”大战争发生后,以繁华为代价的产业文明就此崩坏。在以后约一千年的时间里,仅存的人类即将被栖息着虫类的广袤森林“腐海”所征服。在腐海的一角,有一个以风抵挡虫类的小国“风之谷”。娜乌西卡是此谷族长的女儿,她是个能和人人害怕的虫族以心相通,充满不可思议亲和力的女孩。可是野心勃勃的多鲁美奇亚人却想彻底征服世界,为了彻底消灭腐海,竟然攻占了培吉特。培吉特人为了报仇,竟以小虫为诱饵,想引王虫来消灭多鲁美奇亚人。面对着战争和敌意,面对着疯狂的王虫,展开白鸟之翼的娜乌西卡,努力承担起守卫家园的责任。
娜乌西卡一名是取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拜阿基亚国公主,同样是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浪漫气质和勇气的少女。《风之谷》的女主角娜乌西卡也拥有的这一气质和勇气[2]。她是完美女性的典型代表,拥有不可思议的亲和力,心思敏锐、勇敢坚韧,为了维护人类和虫类之间的和平不惜牺牲自己。她具有男性中勇敢、果断的一面,同时也有女性温柔、博爱的特点。在这个角色中,宫崎骏集合了人类各种美好品德,就像动画片的结尾那样,将娜乌西卡神化,仿佛是神仙下凡来,托起一片和平。当然,对于过于完美的人物我们往往会存在诸多的距离感,很难将这种对女性的尊崇应用到生活之中。所以随着宫崎骏电影的不断出现和发展,我们也看到他对女主角的重塑和再造。
(二)《千与千寻的神隐》——平凡女孩的华丽成长
2001年《千与千寻的神隐》再次获得了超高的票房,并且一举拿下了2002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奖。这个年仅十岁,鼻子塌塌,单眼皮、长得再平凡不过的小女孩一夜之间被人们所熟知。影片中,在没有进入神秘世界之前的千寻只是一个终日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宠溺下,怯懦、娇气、懒惰、爱发牢骚的普通女生,是现实中年轻一代的典型写照。在《千与千寻的神隐》开场中,看上去没有丝毫优点的千寻曾经让许多观众都十分不看好她。
在大浴场里经历过许多必需面对的困难中,千寻学会了忍耐、尊敬、诚实和尊重别人。她帮助无面人找到一个温暖的落脚处;帮助小白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和记忆;带领汤婆婆的宝宝见了外面的世界等。在千寻帮助他人前行的同时我们也看见她自身的成长和蜕变。
千寻是平凡生活的代表,她的成长就和我们身边的女孩一样,从骄纵、自傲、不懂事的孩子慢慢转变成为成熟、稳重的少年。千寻没有距离感,亲切自然,让人没有压力。宫崎骏对女主角造型的揣摩和研究,成就了一个看似平凡但是暗暗闪光的新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三)角色从无暇到质朴的转变
在娜乌西卡和荻野千寻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宫崎骏对女性主人公造型的转变。从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智慧少女到平凡自然的邻家小妹,宫崎骏对宇宙自然和人性的思考使得他对主人公的把握有了更进一步的飞跃。那些在人们身边时时可以遇见的平凡女孩,带着孩童特有的纯洁生动、自然质朴的气息,她们的成长是人们所喜欢的。因此,没有必要将人物过分理想化,从集无数美德于一身的娜乌西卡到会用魔法的琪琪,再到平凡无奇的五月、小米和千寻,人物设计的演变过程正是宫崎骏思考过程的一个体现。
从宫崎骏对主人公造型的贴心选择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孩子那纯净无暇的心灵的喜爱与赞美,他极力的描绘孩子的美好世界,也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重新拾回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希望、勇气,在无限的绮丽故事中,寻回自己那颗藏匿已久的童心。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是一个有着传统的恋母情结文化的国家,日本人所崇拜的“天照大神”就是一位女性。作为从小受到日本传统教育的宫崎骏来说,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宫崎骏又是倡导男女平等主义者,女性崇拜在他的电影中也体现的格外明显。
最后,宫崎骏的作品呈现出了一个在影片的年代上由未来的世界逐渐的向现实世界拉近的倾向,女主角的更替也是这一点的反应。作品的主题由幻想世界的冒险旅程或者是对人类和文明的拯救的宏大选题转换到对生存和现实的确认肯定以及对日常生活哲理的思考。这种向现实主义的风格的倾斜也是他努力尝试寻找与同时代对话的可能性的必然结果。所以从女性的转变和成长之间,我们“观一叶而知全貌”,能够完整的了解宫式电影的独到用意。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对我国动画片的启发
纵观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我们印象较深的依旧是经典的国产老动画,例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这些七八十年代的动画片深深的影响了如今的“八零后”们[3]。随着动画产业技术、艺术水平的飞速提高,我国动画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也渐渐显现出来。在这里尤其值得说道的是,国产动画中的主人公多为男性,这是中国传统中“男尊女卑”的体现。在如今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宫崎骏无疑为女性撑开了她们应得的半边天。在众人眼中,精神领袖大多都是男性,在男性领袖巨多的动画电影里,女性的出现无疑是动画影片里刮过的一股清新的风。看惯了硬朗之风后,女性特有的温婉坚韧柔和让观众对英雄女主角有了全新的认识: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驾驭全局。在国产动画里我们也更期待女性的出现。
另外国产动画的英雄情结往往是直接的表达,存在一个“英雄成长模式”:英雄出身平凡、命运多舛,敌人看似不可战胜但最后定会被英雄打败。这样千篇一律的说教动画令人食之无味。以说教的方式来表达电影的主题和内涵,过于直接,没有令人回味的余地。相反,在其他国家的动画电影或者说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留给了观众许多遐想的空间。虽然宫崎骏所要表达的主题永远和“环保”、“和谐”有关,很容易让人体会到他的用意,但在领悟他动画意蕴的同时,我们可以在他的影片里寻找到其他美好的影子。即便宣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本思想,但有关童年、父母、成长、动物,因为个人经历的不同也就有了对动画片多样的理解。“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宫式动画的魅力就在于,主题含义永远能够和附加的情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我们对主题顿悟的同时,也能勾起人们对生活的遐想。“言传身教”与“潜移默化”并存,这是我们能够从宫崎骏动画电影学到的最完美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建强.影视动画艺术鉴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