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和实践初探

2021-03-07 19:49胡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思政德育课程

胡楠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1 概念界定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德育教育占据首要地位。并且根据年龄阶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分层次进行教学。在《我国古代不同年龄层次的德育方法及其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既要符合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同时也是知行合一的。过去大多从横向的角度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再到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笔者认为,思政课一体化是指,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要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进行总体设计和安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教育及教学过程中注重价值观的整体培养。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术领域的概念范畴里并没有“思政课”一词,但并不意味着国外就没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是在他们所使用的定义与我们不同罢了,他们更多运用的是“德育教育”的概念。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国外德育教育也更注重“隐性教育”,虽然不命名为“思政课一体化”,但是从本质上体现了这个特点。美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杜威旗帜鲜明地反对“道德灌输”。在美国, 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在总结了二次大战后国内道德教育的方式后, 提出了五种德育学习模式, 其中之一是“体验”,指出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体验。20 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欧美国家涌现出了大批德育教育理论家及学说。美国学者杰克逊 (P.W.Jackson) 1966 提出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 概念,该理论的借鉴意义在于,指出了德育教育中应注重发挥各学科、 各种学术活动对思政德育教育的载体渗透作用,各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都会成为思政教育的媒介。日本的公民教育中,也把以“修身”“忠诚”为标志的国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并注重纵向的统一,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德育举措。[1]陈立思(1999)在《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到,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提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避免灌输, 建立一种 “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这是一种“开放的”和“发展性的”德育教育,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或实践获得道德的成熟。张金顺(2006)在《国外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中提出,虽然不同历史阶段下、不同国家目标各异,但都以爱国主义为中心道确立德教育目标,树立其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同时也注重人的个性化和主体性。

综上,从研究现状和现阶段的研究成功来看,国外对思政政治、 德育教育一体化的研究还是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在实践层面上也有一定的实施,很多方面值得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去研究借鉴。但是要注意区分意识形态的差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国情吸收借鉴。

2.2 国内研究现状

宋翠丽(2011)在《我国当代中小学德育的现状与展望》中提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德育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价值多元化、利益为上金钱第一和信仰的缺失等等都是当代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必须要推进学校文化、 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019年3月,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 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因此,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内:2013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及其“大中小学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和管理研究”等,表明教育部已经把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研究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2014年,教育部强调要根绝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建成大中小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教材体系。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再次提出“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思政课一体化,是指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要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体设计安排,形成有机整体的过程,已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顺序性、连贯性和衔接性,在内容的分布和深度上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分工,即各学段“守好一段渠”。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在建设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思政课体系,以改变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封闭割裂性、内容超前、简单重复性、 与学生认知阶段脱节或不对应的设计性缺陷。卢黎歌(2020)认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教育领域中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必须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

首先,教育部不同学段都革新并采用了新教材,部分地方也在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其次,很多学者都认同,教师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关键力量,王世娟(2020)提出,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六点要素’,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探索专题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教学、网络教学等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专题轮训、集体备课等方式不断壮大队伍,强健学科,夯实教学根基,打造了跨学科、跨学段的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再次,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梁指出,思政课一体化的实施需要探索机制问题,强调要做到“教育目的和目标融合发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协同推进,同时强调实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有序共享是关键和保障。最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内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2020)认为,我们要“构建有机衔接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

综上,现阶段大多数还停留在理论的研究阶段,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非常不成熟。如何紧跟时代步伐,获取优质资源,转变传统教育模式,高校实施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因此这项研究具有切实可行的理论实际意义。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归立德树人的本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学科课程教学规律,通过顶层设计,细化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增强政治共识、更好地提升人才质量、凝聚人心,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高校教育的育人之纲、师生的价值导向,更是贯彻中央教育方针理念、提高国民素质、推动人才强国的重要一环。

(2)提高思政课理论意义,构建科学育人体系。研究和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创新,把握思政教育总体要求与不同学段、 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注重不同学段中思政课教育的衔接和贯通,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 体系庞大、系统完备、逻辑严密, 为推进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也为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实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理论参考价值。

3.2 实践意义

该研究是基于高校大学生身心特征的思政课程改进和创新,必然会使大学生转变对思政课的刻板认识,真正愿意接受思政课的内容,把思政课从“必修点名课”变成“网红课”。同时重视思政教育的递进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因时制宜更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做好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有效转化。

就国家而言,该研究也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实践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始终聚焦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主题,探索如何遵循思政教育的规律、教书育人的根本和学生的成长规律,聚焦不同的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群体特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是本研究的意义之一。

就学校而言,本研究可以发挥各门学科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内涵,构建科学育人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虽然现阶段总体而言,学生在政治思想方面是积极向上,比较均衡发展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然面临不少新形势、 新任务和新挑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还需要深化”,统筹学科衔接、完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的思政教育目标,是该研究的主要意义之一。

就教师而言,该研究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研究全面综合进步。

优化教师队伍,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教育内容,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互动、促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教育者获得自我发展。同时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

就学生而言,该研究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能力,并且深化对思政课程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一体化应该更明确同样的理论在不同学段有不同定位,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学过程应该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味“炒剩饭”,这样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这就是思政课的意义,亦是该研究的意义之一。

4 研究内容和实践

针对现状,首先,要把握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同时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上,注重传统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充分融合:一方面,注重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结合,构筑全方位多视角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重视课堂参与与课后实践结合,注重知识传授、素质培养和实践应用的一体化。研究主要从学生教育和教师培训两方面入手。

4.1 学生教育方面

课前准备阶段:聚焦课堂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做好课堂设计。思政理论课既要体现整体观念,同时要提升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体现差异性。

课内内化阶段:在教学内容方式上,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依据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进行梯度设计,增强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践行,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紧密结合。

其次,与其他相关学科联合教学,将思政课程的德育教育目标更综合性地内化其中(比如,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可以与大学语文相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去理解时代精神和革命文化的形成),在教学方式上也要讲究多样化和综合性,充分运用新兴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多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时代语言、网络热词进行教学,真正做到思政教育一体化。

课后巩固阶段:与校团委的学生“支教”工作安排结合,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到中小学进行思政课程、德育教育的讲授工作,分享自己从中小学阶段到成年大学阶段的心路历程变化,真正做到教育成果的一体化实践。

考试考核阶段:我们采用的是综合考核的方式,加重学生课程实践的比例,以求改变“重术轻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重视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追求及其承载的价值理性和传承使命。

4.2 教师培训方面

(1)加强建设一体化的同城平台。武汉作为高校集中的教育型城市,要利用好优势条件,多向部属高校示范性思政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经验,多和类似的兄弟院校交流;同时对接一至两所中学,与相关思政课教师的定时研讨,集体备课、集体说课、集体攻关,以实现共同发展;(2)运用大数据手段,结合特殊时期网上教学累计的经验,开展教学过程中音频、视频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共享,运用“互联网+”,便捷化快速化听课学习方式,多渠道实现交流;(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学段的教师兼职和轮岗,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形成合理分工,对不同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有更深刻透彻的理解;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帮助学生区分不同学段学科内容的区别,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增强获得感;(4)建立一体化的备课机制。更新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落于实处,与不同学科教师多进行集体备课,在不同学科中发掘德育、思政教育的元素,共同完成理论讲解、价值认同和实践转化。

猜你喜欢
思政德育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