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芸青,黄冬丽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史记》共有125条谚语,其中本纪8条、世家30条、列传85条、表和书中各有1条。所使用的谚语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
谚语是指流传于民间,使用较为广泛、含义较为简单却内涵丰富、通俗易懂的一种文化形式,在严肃中增添一份轻松和趣味性,多数谚语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经验,经过口头传播得以世代流传。许慎《说文解字》称:“谚,传言也,从言,彦声。”[1]95谚语可以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行为,传授经验,语言形式也具有艺术性。笔者在此将《史记》中的谚语分为五大类:(1)反映政治生活类:互为平等、相互尊重的公正、忠诚的君臣关系;(2)人与自然之关系类:要重视辩证的关系,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学会灵活通变,找到正确的方法;(3)人与人的关系类:要认识自己,更要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4)社会经济类:鼓励人们追求物质保障,使国家发展繁荣;(5)社会发展类:居安思危,秉持“中庸”思想,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司马迁对谚语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理性,所引用的谚语无论是来自古代文献还是深入各地田野调查所得,其论据都坚实有力,并极具说服力。这些谚语的出现不仅给本书增添一抹艺术色彩,也带来了更多哲理性思考,值得深入进行分析。
司马迁在《史记》中期望的君臣关系是平等、相互尊重的,臣子能够不卑不亢地辅佐君主,而不是谄媚迎合,君王对臣子能够赏罚分明,做一个明君。这样的观点在《史记》中有体现:“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在《史记》中作者讲述君臣关系时,引用了一些古谚语来说明君臣之道,司马迁更向往和谐、亲密的君臣关系。
1.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及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2]941
“将顺其美”语出《孝经·事君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邢昺疏:“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君有过恶则正而止之。君臣同德,故能相亲。”[3]59这样的君臣关系犹如鱼和水,相敬相亲,建立好的君臣关系对国家和社会都会有积极作用,使国家发展繁荣。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进经术之士,道之以帝王之路,将顺其美,匡救其恶。”[4]41汉代刘向《说苑·臣术》:“勉主以礼谊,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功成事立,归善于君。”[5]39
唐代陆贽《答宰臣请复御膳表》:“卿等诚在致君,将顺其美,顾惟虚缺,非所宜然。”[6]625宋代钱若水《宋太宗皇帝实录校注》卷八:“(张)洎性便佞,能伺候人主意。每上有所著述及赐近臣诗什,洎必上表广征引以将顺其美。”[7]785《金史·世宗纪下》:“而群臣偷安苟禄,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8]164
2.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2]643《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人,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2]1455又有“主忧臣辱”:君主有忧虑,是臣下的耻辱。《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2]1131
语出《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9]734忠臣为国为君而忧,因其忧患而自觉耻辱。后世也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10]74元曲中《连环计》一折也用到了这句谚语:“便好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若不与主上分忧,岂为臣子之道?”
之后也简化作“主忧臣辱”。《魏书·高崇传·附子恭之》:“元颢以蕞尔轻兵,奄据京洛,使乘舆飘露,人神愤恨,主忧臣辱,良在于今。”[11]1715宋代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明代冯梦龙《精忠旗·钦召御敌》:“今日何等时势,你还穿这等衣服?常闻主忧臣辱,御此绡纨何忍?”[12]203都表明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之心。
3.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2]639
语出《文子·上德篇》:“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怒出于不怒,为出于不为,视于无有则得所见,听于无声则得所闻。飞鸟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螀洋木,各依其所生也。”[13]228
这一俗谚对后世的影响是较为深刻的,是对于君主对臣子猜忌的讽刺,这样的君主无法得到臣子的拥护。作为历史典故也流传于后世的经典中。元代觉岸《释氏稽古略》:“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勾践卒。”[14]15
《史记》中多有客观辩证的道理让后世借鉴,告诫人们做事要找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正确的方法论,学会变通,灵活多变,同时也讲述了事物之间辩证联系的观点。
1.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2]1353又见《史记·赵世家》:“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2]669又见《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2]1000
语出《慎子·知忠》:“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故桀之所以亡。尧不能以为存。然而尧有不胜之善。而桀有运非之名。则得人与失人也。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15]37《墨子·亲士》:“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16]6
后世人们在引用该句时也传达了成功非一日之事,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汉代王褒《四子讲德论》:“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17]714南唐徐铉《舒州周将军庙碑铭》:“凌云之构,非一木之材;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18]5902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语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以此赞时人新剧,可谓完评。”[19]31
2.大直若诎,道固委蛇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2]1353
语出《老子》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河上公注:“大巧,谓多才术也;如拙者,亦不敢见其能。”[20]157-158
《韩诗外传》卷九:“贤士不以耻食,不以辱得。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罪莫大於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1]321
后世多作“大直若屈”。《后汉书·荀爽传》:“观其逊言迁都之议,以救杨(彪)、黄(琬)之祸,及后潜图董氏(卓),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22]2058《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马至,而果千里之马。故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23]664《全唐文》全书有三处使用到这句谚语,分别是卷九十二、卷四百九十五、卷六百六十九。如卷六百六十九:“大时不齐,大信不约,大白若辱,大直若屈,此四者,先圣之格言,后学之彝训,有国者酌之以行化也,立身者践之以修己也。”[18]4379
3.犹齿之有唇也,唇亡齿寒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卻,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且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2]747
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唇缺则齿露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24]347
东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边境者,中国之唇齿,唇亡则齿寒,其理然也。”[25]659《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六年》:“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26]4548孙枝蔚在《甲申述忧》诗序中也引用过该句谚语:“何况关中陷没,海内动摇,匪独唇亡齿寒,螫手断腕而已。”宋代释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荆楚,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27]60
亦作“唇竭齿寒 ”“唇揭齿寒 ”。《庄子·胠箧》:“唇竭则齿寒。”[28]150《吕氏春秋·权勋》:“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 高诱注:“竭,亡也。”[29]476《淮南子·说林训》:“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23]981《战国策·韩策二》:“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 鲍彪注:“揭,犹反也。”按,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30]847
1.不知其人,视其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2]1378又见《史记·田叔列传》:“赵禹曰:‘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传曰“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 ’”[2]1393
语出《韩诗外传》卷八:“欲知其子视其母,欲知其人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21]281
又见《孔子家语》:“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31]84
此为后世人们常用的识人、与人交往的准则。《四库全书》子部中有记载,唐代马总《意林》卷五引《邹子》:“欲知其人视其朋友。蒺藜在田,良苗无所措其根;佞邪在朝,忠直无所容其身。”明代焦竑《玉堂丛语·师友》:“语曰:‘不知其人观其友。’”清代包世臣《荆门州志士传》:“当荆门被围,(李)鼎数夜出捍塔山。围解,鼎复书九人者事以属余,言九人虽无战绩,然以庠生先后被执不屈,皆死。呜呼!不知其人视其友,则鼎可知矣。”[32]53
2.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如是而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吾闻之,‘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书曰‘成功之下,不可久处’。四子之祸,君何居焉?”[2]1135
《尚书·周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33]56于,以;监,通“鉴”,镜。《墨子·非攻中》中也有这样的论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16]165
后世常用“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亦作“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9]666《新唐书·魏征传》载:魏征去世以后,唐太宗临朝叹息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34]3880要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反思,才能够分清是非,知晓吉凶。
《史记·外戚世家》:“传曰:‘女无美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美女者,恶女之仇。岂不然哉!”又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2]806
语出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35]407这条谚语人们都用来表达当人们处于竞争时的对立关系,可以用作警戒。三国魏文帝《内诫》:“古之有国有家者,无不患贵臣擅朝,宠妻专室。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愚,入朝见嫉。夫宠幸之欲专受擅权,其来尚矣。”[32]3012后世也作“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谚曰:‘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疾。’惟陛下明察。”[34]5756
4.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司马贞索隐:“服虔云:‘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2]1169
语出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35]405此谚语用来说明朋友之间的情感,多用来表达交往深厚。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购兰亭序》:“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议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旧,今后无形迹也。’”[36]97该谚语的含义与“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37]7071但也作“白头如新”,只用于表达关系淡薄。
司马迁从不避讳鼓励百姓追求物质、财富等,肯定个人经商致富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他为此还提出要想在经营上取得成绩还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生之术”,即经商致富的诀窍。他把这种诀窍归结为知时、知人和出奇制胜三个方面。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尽管涉诉信访制度在联系人民群众、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较为明显。最主要的就是涉诉信访统计通报考评等机制加强了上级法院在“审判系统内部的司法行政方面的权力”[1]386,进而导致对下级法院审判独立的损害。
《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2]1763
初指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又见《松窗梦语卷之四·商贾纪》:“财利之于人,甚矣哉!人情徇其利而蹈 (“蹈”鲍廷博钞本及丁丙旧藏钞本皆作“忘”) 其害,而犹不忘夫利也。故虽敝精劳形,日夜驰骛,犹自以为不足也。夫利者,人情所同欲也。同欲而共趋之,如众流赴壑,来往相续,日夜不休,不至于横溢泛滥,宁有止息。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穷日夜之力,以逐锱铢之利,而遂忘日夜之疲瘁也。”[38]80
后来又多用作成语,熙熙攘攘、攘往熙来、攘来熙往、熙来攘往,意谓奔走忙碌、喧嚷纷杂之状。《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世路狭窄,人心叵测; 大道既远,人情万端。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39]577明代袁宏道《登晴川阁望武昌》诗:“遥知郁郁葱葱地,只在熙熙攘攘间。”社会的繁荣发展就是经济进步的结果,人们在“熙熙攘攘”中推进经济发展,使得国家展现出一派昌盛景象。
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史记·货殖列传》:“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2]1763
语出《国语·越语》:“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9]703
商人旱天购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等待货有所缺,伺机卖出。所以成语为囤积居奇。意在商贾需要发现市场规律,根据供求关系,把握时机,因循利导。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2]941
语出《管子·牧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40]3
《后汉书·志第八》中说:“礼,天子灵台,所以观天人之际,阴阳之会也。揆星度之验,征六气之端,应神明之变化,睹日气之所验,为万物获福于无方之原,招太极之清泉,以与稼穑之根。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22]3178《论衡》则通过实例来说明:“夫割财用及让下受分,有此同实。无财何割?口饥何让?仓廪实,民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让生於有余,争生於不足。人或割财助用,袁将军再与兄子分家财,以为恩义。”[41]772
也可作“仓廪实而知礼”。《全唐文·卷二百》中《对议漕运策》:“什一而税,布政之通规;九稔为储,经国之成务。仓廪实而知礼,夷吾之论有徵;金汤守而惟粟,墨翟之言无守。昔隋季凋残,廒庾并竭。”[18]1390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司马迁认为正当地追求财富是值得鼓励推崇的,唯有经济基础足够富足,百姓才能够知礼节,知荣辱。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周易》:“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居安思危的优良传统。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阐述。
1.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史记·平准书》太史公曰:“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2]1703
语出《战国策·秦策三》:“物盛则衰,矢之常数也。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30]176事物发展到极盛的时候便会衰落,到达极限的时候就会发生转变,这是万物终而复始的变化规律。
又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史记·田叔列传》:“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2]1393后世多用作成语“物盛则衰”。
《太平御览》中易简以“月盈则亏,物盛则衰”劝谏皇帝:“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满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万世基业,则天下幸甚!”[26]390《文选》中也表达了这一观点:“物盛则衰。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
2.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语出《史记·滑稽列传》:“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2]1706
《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23]711后世多将该谚语用作成语“乐极生悲”。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吕氏春秋》中有曰:“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淮南子·人间训》中也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的思想文化一直以来倡导“中庸”,“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的历史教训提醒着人们要居安思危,防止极端,只要尊道而行,知晓吉凶和是非,便会取得好的结果。
司马迁运用谚语向我们展现了他对不同问题的看法,还借用谚语表达他的观点、评价。列传中出现了85条谚语,记叙人臣事迹中引用谚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苏秦列传》中记载,苏秦为联合六国抗秦,劝谏韩宣惠王不要向秦投降称臣。韩国土地纵横千里,拥有良兵猛将,苏秦引用谚语“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来劝说韩王。劝诫人们不要依附于其他,坚持独立的精神品质。司马迁在这一文章中,将当时六国的局面展示给读者,同时也用“宁为鸡口,毋为牛后”这一谚语告诫后世:小到个体,大到民族和国家,都要保持自立,不要生活在强权之下。
在《范雎蔡泽列传》中,蔡泽以秦国商鞅的悲剧,楚国吴起的“不得善终”和越国文种的不幸结局劝告已经身居尊位、荣华富贵的范雎,要及时隐退,否则会重蹈前人之覆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司马迁呕心沥血写下《史记》,他深知历史发展的潮流如何,个人的命运又是如何。他借蔡泽之口告诫世人,要学会审时度势,随时势变化进退伸缩。
项羽在历史上的形象多为神勇无敌、心存大志,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描述有些不同。在推翻秦朝后,项羽杀了咸阳百姓和已投降的子婴,放火烧了阿房宫,司马迁说道:“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引谚从侧面讽刺项羽德不配位、徒有其表,讥讽项羽目光短浅。后世也借用这一谚语来批判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司马迁运用这一谚语鲜明地刻画了项羽的形象,使历史人物更加立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用来比喻因为品德善良、真诚而受到人们尊敬的人。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引用该句谚语赞美李广英勇善战、廉政不阿。因为人格魅力,不需要任何言语自然就引来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以此刻画李广,虽字句简短,但极具感染力。
《史记》中的文章夹叙夹议,司马迁时常使用谚语对人或事进行讨论与评价,不仅具有说理性,且极具趣味性。《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是信守承诺的人,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因此受到大家的赞扬。曹邱生为了迎合季布,一句“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得到季布一笑。作者引用这一谚语,不乏对其戏谑、揶揄。
司马迁引用谚语“女无美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形容扁鹊医术高超却遭遇不幸,太仓公自隐形迹还被判处刑罚,作者为他们的结局感到愤懑不平,为其惋惜。
“读史使人明智”,《史记》为我们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描绘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谚语不仅起到说理性作用,还因为其通俗易懂的特点,在严肃中增添一份轻松和趣味性。
《史记》是一部集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于一体的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字里行间中的抒情性展现出豪迈壮阔的文风。当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得比别人更惨的下场,司马迁写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在《郑世家》中,郑厉公为了谋取权位与郑大夫甫瑕相互勾结,得势后,因怀疑甫瑕有二心,便杀了甫瑕。“太史公曰:语有之,‘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甫瑕是也。甫瑕虽以劫杀郑子内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此与晋之里克何异?守节如荀息,身死而不能存奚齐。变所从来,亦多故矣!”司马迁极力批判封建官场的黑暗,又为正直坚守自身的人叹惋。
《史记》的文章夹叙夹议,议论中又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作者司马迁在议论中引谚,在简短文字的背后透出无限的情感和思考,不仅铿锵有力且让读者感同身受,记忆更加深刻,以此达到作者抒情目的。
《史记》中共有125处古谚,作为点睛之笔出现在各个主题的文章中,体现出谚语独特的说理性特征,具有思想性;向读者传递深刻道理的同时,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特点也提升了文章的艺术价值。作者借用谚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揭示社会现象,展现历史真相,其中蕴含的启示使读者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