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伴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大众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环境均在持续完善和丰富,信息化环境下的诸多教育理念与教育观点亦在持续出现和更新。在这一时代浪潮下,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恰恰如此,从2002年开始,高等院校旅游英语翻译教育改革逐渐向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方向转型。白板、手机等信息工具和iSmart等信息平台走进英语翻译课堂中,成为辅助英语教师教学、创新英语教育模式的主要手段。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与支持下,传统旅游英语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有所改善,以往单向化的教育方式亦更加生动立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信息工具、信息平台的支撑息息相关,其所生成的碎片化学习模式促使学习活动可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层面,可赋予学生丰富、自由的选择。但是,基于iSmart平台的旅游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仍面临诸多困境,旅游英语翻译教育资源数量和类型的分散化限制了教育活动多元化发展,而教育工具的单一化则造成教育模式出现重复封闭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整合有关信息技术,把iSmart平台与传统旅游英语翻译课堂教育充分融合,对资源表现形式和教育模式进行合理重构,尝试并健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现如今旅游英语翻译教学摆脱封闭困境,优化相关教育问题的核心所在。
iSmart平台属于网络学习平台,平台中蕴藏形式多元且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慕课与微课等多样性课程形式[1]。并且,iSmart平台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如现实生活般进行真实自然的相处,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还可借助iSmart平台和学生群体展开实时互动与交流,也可以利用平台功能组织随堂练习、批改学生作业等。将iSmart平台引进到学科教育过程中,不但能够拓展学生知识学习空间和时间维度,而且还可有效提升其学习质量和效率。如此一来,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便可获得较大限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利用iSmart平台能够引导学生们基于个体实际状况进行学科学习。把iSmart平台运用到学校旅游英语翻译课堂教育活动中之后,每名学生在运用iSmart平台过程中,均可按照个体当前学情独立择选适宜的学习资源来辅助其进行课程知识学习,在较大限度上转变了以往课堂固定化的学习模式,也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进而促进自身精力与时间获得最大程度利用。另外,旅游英语翻译知识的学习并非单词、语法及语句的单纯记忆问题,而是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综合实践运用,因此,听力和口语两个方面是旅游英语翻译学习的关键内容,而恰恰iSmart平台便是针对该问题对有关教育内容进行了有效且完善的设计,把声音评测与视频表现等诸多层面的形式、内容有机融合,学生群体不仅可提升学习旅游英语翻译的兴趣,同时还可有效掌握、应用所学知识。
混合式教学是以互联网线上学习软件或者平台为依托,把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融合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2]。Margaret Driscoll于2002年针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界定进行了4个方面的解释:首先,结合或者混合网络技术落实既定教学目标;其次,融合多种教育方式得到最佳化的学习成效,具体包括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择选应用或者不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再次,将任何形式的技术手段与面对面教师教学指导充分融合,例如视频与线上培训等;最后,在实际教育任务中引进教育技术手段,从而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成效。此时,混合式教学注重技术手段的运用[3]。而伴随移动技术手段与“互联网+”思维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混合式教学理论概念界定提供了全新认知的角度。Goodyear表示,混合式教学理论概念现已超出单一化的面对面教育和线上教育的有机融合,其更为重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育模式和辅导形式的充分融合。另外,还有其他学者表示,混合式教学并非单纯地在课堂教育中引进信息化设备和技术,亦难以用计算机代替教师课堂教育地位和作用。混合式教学旨在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与网络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高参与度的学习体验。伴随学生课堂地位不断提升,教师从传统课堂主导角色逐渐向指导角色转变,社会大众也逐渐基于学习者视角思考混合式教学的作用和优势。
众所周知,混合式教学指的是除了以往教育工作者口头传授学生学科知识内容的形式以外,增加了信息化教学这一形式[4]。信息化教学的诞生,催生了诸多新兴教学辅助工具以及教学平台,推动了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实现多元化发展。若根据以往课堂教育模式而言,教育工作者所讲述的英语单词或者语法知识只能利用多次重复的字母拼写、单词发音以及理论讲解让学生进行记忆,而此种教育模式存在明显的机械化弊端。但是,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引进混合式教学,可以促进课堂氛围更为活泼生动,构成英语单词的每个字母均可以富有丰富含义、可以以跳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如此便可让学生们对英语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将知识刻在记忆最深处。一门学科课程的知识学习本身便不是机械化的知识讲解过程,运用iSmart平台能够使学生群体自由选择课程学习资料形式以及学习方式,把个体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诚然,以iSmart平台为基准的旅游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可完全放任学生独立学习而不加管理,教育工作者仍要在学生群体学习活动中进行诸多维度的评价和观察,在学生们学习生活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针对学生群体学习过程加以指导,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真正帮助学生群体实现高效、深度学习。
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设计者角色,这在较大限度上对教育成效具有一定影响[5]。教师应积极面对从原有课堂主导者角色想混合式教学指导者、引导者角色的转变问题,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并能够熟练应用移动设备与网络技术,使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教学处在平衡状态下。何克抗教授表示,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发挥教师启发、引导与监控线下课堂的作用,同时还应经学生群体视作学习主体,最大程度表现其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优化课程教育成效。“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旅游英语翻译学科应用混合式教学带来了实践条件,促进混合式教学可顺利引进传统课堂当中,并且还可推动混合式教学快速发展。首先,学生群体在互联网平台中的慕课与微课中获取丰富、充实的学习资源,以此支撑课后的拓展训练,学生学习场地和时间亦可按照个体状况来决定,摆脱了以往课堂单一教育空间的桎梏。其次,互联网中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了诸多教育及管理工具,可帮助教师由课堂教育主导中心逐渐向课堂活动促进者与引导者转变。
一般来说,混合式教学强调主导和主体并重,而学生身为学习主体,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与现状,均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分析。现阶段,从整体上而言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生源存在多元化特点,旅游英语翻译基础良莠不齐,学生学习专注力以及学习动力较为薄弱。尽管大学生愿意接受网络在线学习,对混合式教学,在旅游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学生学习自律性与自主性相对欠缺,所以,对学生群体当前知识储备、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必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全面旅游分析英语翻译教材文本,对于教材文本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取舍,以便于日后设计科学的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判断学生群体通过线上线下学习而产出的主要成果。
所谓教学设计,主要指的是提出有关最佳教育手段的一门学科,而这些最佳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得学生群体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产生理想化的变化。旅游英语翻译教育活动设计主要触及确立目标、评价目标与导向目标。旅游英语翻译教学的混合式模式,集线上与线下资源于一体,教师身为教育主导人员,不仅应全面考虑如何合理设计线上平台教学内容,以及在教育平台中上传哪些学习资源。同时,如何合理设置学生学习时间与任务,设计学习检测环节以及交流互动环节。除此之外,旅游英语翻译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如何合理设计线下课堂教育内容,要推动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互相连贯、互相支撑。
有效创建的线上教育资源涵盖微视频、语音、活动、探讨、问答、测试以及作业等,旅游英语翻译教师可以借助iSmart平台所蕴藏的课程教育资源,还可链接、参考慕课或者其他学校所创建的SPOC教育资源。诚然,旅游英语翻译教师亦可凭借iSmart平台中的DIY板块,创建适宜大学生群体基本学情的教育资源并将其进行发布。
众所周知,混合式教学具备将线下面对面课堂实际教学和线上学习活动充分融合的优势,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围绕学生主体以及自身主导充分融合的教育模式实施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教育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得到最优的教育成效及学习成果。除此之外,在完成课下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群体往往面临着技术障碍以及时间管理缺乏合理性等困境,此时,旅游翻译英语教师应为学生群体提供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综合评价作为最终教育成果的有效检验方法,为科学、客观评价基于iSmart平台的旅游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实现日后教育工作的全面优化,旅游英语翻译教师应充分收集教育信息数据,例如,学生群体在线上学习的具体状况、学生群体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同行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以此来完善教育反馈信息数据,提高教师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及客观性。
传统旅游英语翻译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始终具有绝对权威性,且在课堂当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然而,在iSmart平台当中,旅游英语翻译教师可发布文档、音频与视频等学习资源供学生们下载观看,同时,教师还可自建课程,并在课程中适当增加与旅游英语翻译教材文本相匹配的资料或者拓展类课程,以供学生群体进行课后自学与复习巩固,而且借助平台当中Dashboard能够全面监控学生群体知识学习范畴、学习进度、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成绩,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群体当下学情与学习动态。除此之外,iSmart平台当中还可设置学科试题。iSmart平台具有相对完善的试题库,该题库涵盖多种试题种类,如英语AB级以及四、六级等,具体试题类型包括英语听力、选择题、完形填空、问答题、改错题、阅读理解、英语翻译以及英语写作等,教师亦可根据自身教育任务及学生学习需求自主创建试题。在这一平台中,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群体测试完成情况、具体完成时间以及完成次数等。测试题目可在线上直接完成并在线提交,平台会进行自动批改,学生与教师均可及时查阅错题、测试分数,而这一便捷化的形式促使传统笔试考试的试卷批阅、分数统计以及数据分析整理等过于消耗时间、精力的工作能够高效、快速完成。而教师监督考评和系统综合评分充分融合,也使得学生更加认同最终评价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单纯扮演课堂主导者,其更是学生学习引导者、监督者与促进者。
现如今,多数学生存在对旅游英语翻译课程学习热情和兴趣低下的问题,这便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英语翻译学习兴趣,使其对旅游英语翻译产生轻松有趣的认知。教师可将每一单元划分成多个版块,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完成知识导入、词汇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板块的学习,教师可从iSmart平台后台掌握学生群体学习城下与完成状况,教师借助微课或者慕课等新兴教育手段加以讲解。另外,课堂任务主要在于借助小组协作与情景模拟等形式加强学生们口语水平及翻译能力,最终落实课堂翻转。除此之外,因iSmart平台具有便捷性,可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操作,所以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教师所承担的责任不仅包括选题、布置作业与整合资料,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版块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析,督促学生们自学,并对学生在线学习数据进行全面记录。基于时间维度而言,学生个体线上学习时长的不同,对于旅游英语翻译学习兴趣不同,在线上学习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亦存在差异。基于期末成绩方面而言,但凡参与线上自学活动的学习,其成绩在整体上均可得到明显提升,不论是进行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均有显著提高[6]。
当前我国部分学校并未专门设立旅游英语翻译课程,教材文本中的教育内容也鲜少涉及学生听力、口语及翻译技能的培育,加之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并不会自觉、主动展开语言训练。所以,翻译教学始终是英语教学相对薄弱的环节,但在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旅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及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故而,将iSmart平台融入旅游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把测试与活动等多样化功能渗透到课前、课堂与课后的各个环节中。首先,在课前阶段,教师可借助iSmart平台合理设置单词自学、单词跟读与句型跟读等实践任务,旨在帮助学生群体学习旅游翻译课程知识奠定基础,缓解其课堂中的焦虑情绪,真正做好准备学习英语翻译知识和技能。其次,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通过iSmart平台检验学生们课前预习成果,如单词连线等。同时,在课堂中发布投票和展示等趣味性活动。以iSmart平台为依托组织投票,既具有准确性也更加快速,且投票结果公开透明[7]。另外,课堂中对于投票结果应组织自由发言和小组探讨等活动,提升探讨真实性与针对性,规避传统课堂教育中以教师为核心的局限性。最后,在课后阶段,iSmart平台在该阶段的运用具体表现在提升练习与巩固练习两个层面。相对于传统旅游英语翻译课程作业而言,借助iSmart平台检测设置的课下翻译练习,内容更具全面性,形式更为多元化,视频和音频的充分融合,可切实提升翻译练习趣味性,从而实现加强学生旅游英语翻译能力的目标。
综上所述,基于iSmart平台的旅游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中均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虽然iSmart平台在应用过程中或许会出现部分问题,但是仍然不妨碍其积极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