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仙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红色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有所不同,它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所积累的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历史反映,它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人民的正确性。长达百年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红色文化内涵丰富,是党和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理想信念,这一理想信念凝聚着共产党人的心,带领着人民赢得了各种斗争的胜利,击退了各种敌对分子,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抵御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和威胁,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红色文化起着理想信念引领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发挥这种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坚定其信念,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红色文化是老一辈革命家在追求民族独立、争取人民解放、国家振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属于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将红色的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可以引导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红色精神和革命品质的内涵,树立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开展可以使民族情怀更深刻地扎根于大学生心中,带动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随着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红色文化已然成了其中的重要构成,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同样给建设工作提供了思想和精神指导,使得大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工作中来。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革命先辈的努力,是这些老一辈革命家在几十年的革命经验中所形成的,其中包含了很多的道德品格方面的内容,比如,为人民服务、以身作则、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等,都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的素材,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和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可以在红色文化融入中实现道德品格的塑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形成艰苦奋斗的品质。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同样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明确的政治导向,使得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中国的革命道路经历了重重考验和艰险,所形成的红色文化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且始终是以人民的利益实现为宗旨的。
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的融入已然成了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利用这一教学内容来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各大高校都增大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但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红色文化融入中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实上,红色文化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为保障总体的教学成效,必须要保障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完全融合,在实践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内容下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2]。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更为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内容的融入,再加上实践方式的单一性、环境的单调性,导致学生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充分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不够,无法提升自我价值和思想觉悟。
随着当下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在各个学科教学方面,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显著增多,尤其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使得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和利用,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红色文化融入,为保障总体的教学成效,必须要加强网络媒介的全面应用,但就当前很多高校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依旧停留在新闻收看和PPT 演示方面,并未完全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当下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渐进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红色文化融入方面,利用新媒体网络开展红色文化等思政教育时,可利用空间非常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虽然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但一些不良信息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冲击,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网络资源利用率偏低同样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融入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未来也需从这一方面来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融入时,为全面保障教学成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果。但很多高校在此项工作中,因为思想上对红色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再加上深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导致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在教学手段方面的创新,依旧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老旧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够,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不够[3]。当下的教学条件下,教学手段应保持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讨论会等多种活动的开展,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可以在各项教学活动中保持独立思考的空间。但显然,部分高校并未完全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无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的问题同样是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的突出问题,正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导致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对红色文化知识的掌握相对困难,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连接不够。因为大学思政课程的抽象化,学生在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枯燥感,长期下去觉得该课程学习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教学现状使得学生对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兴趣不高,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保障教学成果。
文化是一种无形性的东西,其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红色文化教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保障思政教育中的红色文化教学成果,拉近学生与红色年代的距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有形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红色故事的讲述来帮助大学生更为快速地接受红色知识。红色文化教育与传统的理论教育有所不同,在红色文化教育开展时,应注重传承红色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弘扬家国情怀,最为生动地还原红色文化产生的环境和背景,使得红色故事中的人物更为生动和形象,符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红色文化中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高尚品德,在开展这些核心内容的教育方面,教师可以收集与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 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并将其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可以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和分析问题,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用红色文化中的精神指导自身的学习工作,使得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各大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进行红色专题、红色专栏、红色大讲坛等的设置,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革命先烈和后代真实情感来进行红色情怀的传输。
思政教育不仅要从课堂教学出发,更要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经由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来弘扬和宣传红色文化。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时,同样要积极将红色符号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宣传语、口号、旗帜、徽章和宣传画等属于红色符号,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党和人民奋斗的精神浓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精神引领作用,使得人们可以在这些红色文化的带动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时,同样要加强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革命情怀、人文环境等多个角度,根据高校周边老革命区的特点,将历史革命事件、时间或者英雄人物等都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中镶嵌“红广角”“红色标志建筑”“红色人物塑像”等红色文化元素,使得学生可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习关于红色情怀方面的内容。
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时,因为红色文化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素材,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能够将红色文化的灵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保持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从理论逐步向信念上升并将这些信念逐步转化为生活学习中的准则与习惯。各大高校都应该结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现状、红色文化融入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红色文化教育规划,保持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交叉渗透性,校内校外联合起来构造全面的教育基地。在该红色教育基地内,重点是要弘扬红色精神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理念,通过游与学活动的有效结合,由教师带头组织学生重走革命道路、听革命故事、实地考察,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些活动的参与中充分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更能够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感悟核心思想,形成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加快推进教学中的系统创新,各大高校在开展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都要致力于教学内容的创新。思政教育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教师团队可以引导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与其本身的思想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红色文化融入,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其思想方面的问题,减轻教师在学生工作中的压力。为全面改变当下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应将教师团队的建立和教学内容的革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专门的思政教育小组,并定期对该小组内的教师加以专业化培训,使得这些教师可以动态掌握学科教学情况,从根本上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革新中。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将名人理论、古语家训等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内,这种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学生对这种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接受程度不强,无法保障教学成效[5]。教学内容的创新上,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进行教师单方面的内容输出,更要逐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融入关于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组织思政教育故事会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身的经历,用各种实践案例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接受程度更高,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更为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内涵、红色文化精神。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红色文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过程中,应充分加强红色经典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高度融合,因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各类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更为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红色经典与社会实践的高度融合可以提升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程度,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果,大学生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定期的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场馆等,在参与这些红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切实魅力,将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深入到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逐步引起人们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实现红色文化向学生内在思想品质的转变。红色经典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再加上其良好的感染力,完全可以保障其在学生心目中的思想指引。
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时,新媒体技术和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完全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新媒体技术呈现出高效化、互动性、即时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在当下的学科教学中,广受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大学生是新媒体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借助于网络极广的传播范围和力度,可以在红色文化向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比如,各大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中开设红色经典教育专栏,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等,利用新媒体来向大学生传播红色经典故事和红色经典电影。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时,可以加大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从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收集各种信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与教材资源的高度结合来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创新时,立体化培养同样非常重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规划,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开展个性化教育和指导,不断将教学活动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通过红色精神的弘扬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6]。各个专职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时,都应该始终坚持立体化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因为大学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元化,思政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分工与合作,为保障教学方面的系统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立体化培养的总体目标,使得学校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可以保持高度的配合与协调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体系,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困境,各大高校为实现教学创新与变革,都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加大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注重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全面保障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