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青青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幸福是指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幸福划分为4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1]。而幸福感,即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观集中体现为三大统一: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相统一,享受和创造相统一,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在本质上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人不但是生物性、社会性的存在,也是精神性的存在。幸福既不是超验的、纯粹的精神体验,也不是单纯的肉体感官满足。作为人,除了外在的物质生活,还有内在的精神生活。恩格斯说:“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绝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享受和创造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创造是享受的前提,享受是创造的结果[2]。可见,幸福感来源广泛,并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该文集中探讨怎样营造一个有幸福感的思政课。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来讲,人的幸福感既来自外在的物质生活,也来自内在的精神生活。而学生学习的幸福感更多地来自内在的精神生活。如何打造有幸福感的思政课,应该是思政教师最高的职业追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幸福感直接关乎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从短期来看,较强的幸福感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长远来看,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幸福指数,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四有”人才。随着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高校教育将教学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幸福感,学生认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不高。
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求学。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方式亟须改进。部分教师仍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呆板、单一。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教师滥用教学方法,这部分教师误以为改变教学方式就是要以新的教学方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然而,每一种教学方法自有它的优势所在,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不同的效果。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被看做是最优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任何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一堂课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并注意将这些方法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最优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方式由单一转向多样综合后,存在分不清方法的主次性,用法不得当的现象,效果无法发挥到最优。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的形式可以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提供广阔的天地。
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可以说涉及物质、精神的方方面面。社会因素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着巨大的影响。社会对教师具有非常高的期望值,同时又容易忽视教师自身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这就使得教师承受着较高的社会压力。学校因素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的人事制度、发展空间、绩效考核、 薪资待遇等管理制度往往对教师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自身的工作热情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当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了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除此以外,家庭的支持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与会教师热烈反响。思政课的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不可替代作用。但是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学生把职业大学简单地理解为学习一门技术和技能,与思政课并无直接的联系,表现出大道理不太懂又不愿听的倾向。到大学阶段,年龄、知识、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习生活较为自由,学生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也不高。
大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幸福感,体会思政课的价值与乐趣所在,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将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清晰把握人生目的,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奠定基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让学生懂得“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创造辉煌的人生[4-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应该是能从事多种活动的、 在许多部门发展的以及可以自由变换劳动活动的人[7]。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也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引导学生如何创造出幸福的人生。当一个人处于幸福状态时,他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付出努力。因此,提升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幸福感,具有较高的价值目标与意义[8]。
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能不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能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证明,若不紧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和国家事业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实要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需要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体现思政的价值所在。
思政课应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主心骨”,是最核心、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应将思政课在整体学分中的占比加大,并发挥它的作用。要花功夫加强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和思辨性,打造能让学生信服的“金课”。思政课的学习应有一定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不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要“质”与“量”两手抓,不仅要增加思政课的分量,更要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思政课既要有透彻的学理分析、思想解读、理论阐释,又要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把道理学深学透,从中感受到真理的强大力量。
思政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思政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如果因循守旧,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就很难取得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教育教学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10]。首先,要找准思想政理论课的规律所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与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其次,思想政理论课要坚持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学不能老是只研究、 讲授一些老内容,要把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此外,还要探索信息化教学路径。要因势利导,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特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科学研究表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成功的概率是70%,而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只有20%。要想抓住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点,首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了解,找准不同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结合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思政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善于捕捉最新科研成果、最新数据资料,并且能积极投身到科研工作当中去,做到与时俱进。最后,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11]。抓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机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上课下的讨论、点评当中。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论述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合理安排课程教学,不仅要加强自身知识传授的能力,更要提升学生问题探讨的能力,留下学习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倡导学生个性化解读书本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分组比赛等方式锻炼学生个人的书本分析能力。第三,做好课堂总结与反馈。课堂总结与反馈不仅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给予了肯定,能够提升其存在感和参与感; 还能够对于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讲解; 并且能够对课堂呈现的整体效果做好反馈,以期下次课堂能够避免或及时处理,提高大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第四,发挥优等学生的带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等学生的培养来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比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其关键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2]。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核心队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更是衡量教育管理工作的试金石。教师和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动因素,他们是学校的管理对象,同时又扮演着管理主体的角色,因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幸福感。
那么首先,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积极去奖励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做出突出工作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动力、有能力、有精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应想教师之所向,急教师之所急,解教师之所困。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切实解决好教师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这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关键。
营造有幸福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追求、一种享受,更是学生们的渴望。让我们拥抱幸福,用饱满的热情,鲜活的理念,去打造有幸福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师生共同翱翔在幸福感爆棚的学习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