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转弟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1921年发表在《新青年》短篇小说《故乡》是鲁迅的众多代表作之一,小说以“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描写出了闰土、杨二嫂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生活的艰难困顿,以及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束缚,所造成的人的精神麻木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但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我” 也相信可以寄希望于青年一代。
日本最早对《故乡》的翻译可以追溯到1927年。1932年,佐藤春夫通过英译本翻译的《故乡》译文发表在了杂志《中央公论》上,佐藤春夫作为作家在当时日本文坛已有一定地位,随着他的译本发表,日本文学界开始关注鲁迅及其作品[1]。作为日本学界研究鲁迅不可绕开的人物之一的竹内好,他的《故乡》译文一直被收录在日本中学教材之中,被中西达治称为“安定教材”。竹内好被称为日本鲁迅研究第一人,他是在形成了独特的鲁迅观之后,开始对鲁迅作品进行翻译的,这是他日译鲁迅作品最突出的特点[2]。而藤井省三在《故乡·阿Q 正传》译作的译者后记中提出,竹内好的日译鲁迅作品是迎合了日本受众的本土化翻译,没能充分体现鲁迅的文风和思想。因此藤井省三试图汲取前人之长,摒弃前人之短,努力使译作保留鲁迅文风和思想,使译本“鲁迅化”。
现有对竹内好和藤井省三两个《故乡》译本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两位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的对比研究,却鲜有对两个译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翻译目的和译本所达到的交际效果的研究。该文通过采用翻译目的论进行分析,摆脱了单纯从语言学翻译角度对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翻译法孰优孰劣争执不休的困境,对于理解翻译的本质和译文的评价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费米尔创立的。他认为,翻译需要达成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原文、原作者意图或原作读者阅读效果的再现,翻译所寻求的应该是成功达成与翻译读者之间的新交际,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译文导向:重要的并非回顾借由既存原文产生的交际,而是前瞻借由译文产生的新的交际这一视角,由此引申出关键词“翻译目的”(skopos)。费米尔认为翻译行为中最重要的就是翻译目的,所以在其翻译理论三原则里首先是“目的原则”,其次是“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3]。该文运用目的论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由于竹内好没有在译著里直接表明翻译的目的,所以该文试从译者和出版方两个方面出发去探析该译本的翻译目的。译者的目的考察一方面不能忽视竹内好自身的鲁迅论,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时代背景。竹内好鲁迅日译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他是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鲁迅观之后,才开始对其作品的翻译。所以我们在探析翻译目的时不能绕开他的鲁迅论。郜元宝在《竹内好的鲁迅论》一文中指出,竹内好并非对鲁迅作为启蒙者的思想不感兴趣, 毋宁说,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鲁迅的思想。问题在于,他不认为鲁迅和大多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分享的来自西方的启蒙理念就是鲁迅自己的思想, 他坚持认为鲁迅有其独特的思想, 这独特的思想只能通过鲁迅的文学呈现出来[4]。由此可见,他在翻译鲁迅作品时首当其冲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把鲁迅思想呈现给日本读者。竹内好译《阿Q 正传·狂人日记他十二篇》初版发表于1955年,虽然战后日本经济民生得以恢复,但长期受美军占领和间接统治,不难理解译者想通过鲁迅这一启蒙思想启迪国民,保持自我立场。
而出版方的目的在竹内好译 《阿Q 正传·狂人日记他十二篇》一书中附有的岩波书店的创始人岩波茂雄的「読書子に寄す」一文中可以探察。文中写到「真理は万人によって求められることを自ら欲し、芸術は万人によって愛されることを自ら望む。かつては民を愚昧ならしめるために学芸が最も狭き堂宇に閉鎖されたことがあった。今や知識と美とを特権階級の独占より奪い返すことはつねに進取的なる民衆の切実なる要求である。岩波文庫はこの要求に応じてそれに励まされて生まれた。それは生命ある不朽の書を少数者の書斎と研究室とより解放して街頭にくまなく立たしめ民衆に伍せしめるであろう。」,不再把真理和艺术束之高阁,让它们走向街头,走向民众,便是出版方的初衷所在。
藤井省三译本的翻译目的其实在其译作的《译者后记》一文中明确做了说明。他指出现有的鲁迅日译本,并没有能完全传达出鲁迅的文风和思想,都是带有明显归化倾向的翻译。比如,他指出竹内好在翻译过程中把鲁迅原文长句分解成很多短句,丢失了带有鲁迅思考的饶舌体,使译文中鲁迅的思考分节化。藤井省三表明他的译作不是要把鲁迅作品采用归化手法译成日语,而是把译文鲁迅化,努力传达身处时代大变革期的鲁迅的苦恼,尽量采取直译手法。在其译作的最后同样也附有出版方的「いま、息をしている言葉で、もういちど古典を」一文,文中写到「いま、時代は大きな転換期を迎えています。まれに見るスピードで歴史が動いていくのを多くの人々が実感していると思います。こんな時わたしたちを支え、導いてくれるものが古典なのです。光文社の古典文庫は、さまよえる現代人の心の奥底まで届くような言葉で、古典を現代に蘇らせることを意図して創刊されました。気取らず、自由に、心の赴くままに、気軽に手に取って楽しめる古典作品を、新訳という光のもとに読者に届けていくこと。それがこの文庫の使命だとわたしたちは考えています。」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强,我们迎来了新的大变革期,这个时候读者们不再需要看似被权威解读的文学,而是从文学本身中自己去寻找支撑自己力量的东西。所以不过度加入译者解读的译本才是带给读者自由独立地获取文学力量的新源泉。
下面我们将结合译文实例,分析对比为实现各自的翻译目的两位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策略和方法是否有助于实现他们的翻译目的。
竹内好译本主要由译文、译注和译者后记(「呐喊について」)3 部分构成。藤井省三译本除了译文、译注和译者后记外,还附有解说和鲁迅年谱两部分内容。此处对译文暂不分析,两者译注部分的区别也不是很大。但译者后记的部分两者却有很大的区别。竹内好译者后记(「呐喊について」)中在简单介绍完《呐喊》的出版年月,文章排列顺序后,对其中收纳的每篇小说进行了解说。如对《故乡》一文他是这样写的:「魯迅は一九一九年の末に、帰郷して家を整理し、一家をあげて北京へ移住している。そのときの体験を加工したものであろう。過去と現在、自と他、願望と挫折などが主人公「私」の行動において統一され、破綻のない、未来性をもった作品世界が構築されている魯迅の代表作の一つである。」,这其中除了介绍《故乡》的写作背景,也加入了自己对《故乡》一文的解读。如果读者在读译文之前读到解说,必定会有先入之见。对比竹内好译文的翻译目的,他努力想把鲁迅的思想呈现给读者,虽然这种思想大部分是自己解读到的,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注解的确有助于读者了解译文所要表达的鲁迅思想。
藤井省三的译者后记在前面分析翻译目的时已有提及。他先是提出现有鲁迅日译作品都是带有明显归化倾向的翻译。如他指出竹内好译本中通过把鲁迅原文长句分解成短句的翻译,从而把鲁迅的思考也分解化了,他认为鲁迅的长句表达其实是其行文的一大特点,即饶舌体,这种饶舌体呈现了鲁迅似迷路一般的思考。另外也指出鲁迅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在文学革命中的意义,而现有日译本并没有关注标点符号等。最后提出自己的翻译是参考了前人翻译基础上的鲁迅化的翻译。先不论其对现有日译本的评价如何,在译者后记中其实藤井省三指出了自己的译文是高度还原的,鲁迅化的。当然这一点也是符合出版社的初衷,即把原原本本的文学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去寻找如今时代下能够支撑自己的东西。其次藤井省三译本中的解说部分和鲁迅年谱补充介绍了鲁迅的生平,文学生涯,以及各部作品的时代背景等,这些对于支撑读者全方位解读鲁迅作品和鲁迅思想有很大帮助。由此可知,这些内容的添加也是译者考量如何给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鲁迅作品及思想的结果。
藤井省三在《鲁迅文学日语翻译思考——以竹内好的〈呐喊〉为中心》中指出竹内好译作使用了多于原文数倍的句号[5],使原本数行的长句被切断成为众多短句,使鲁迅的思考分节化了。我们在这以实际的例子来看两位译者在翻译长句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通过之前所探析的翻译目的来分析采取这种翻译策略的缘由。
原文: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6]。
竹内好译文:このとき突然、私の脳裏に不思議な画面がくりひろげられた―紺碧の空に金色の丸い月がかかっている。その下は海辺の砂地で、見わたすかぎり緑の西瓜がうわっている。そのまん中に十一、二歳の少年が、銀の首輪をつるし、鉄の刺叉を手にして立っている。そして一匹の「猹」を目がけて、ヤッとばかり突く。すると「猹」は、ひらりと身をかわして、かれの股をくぐって逃げてしまう[7]。
藤井省三译文:このとき、僕の脳裏に突然神秘的な絵がぱっと現れた―深い藍色の空には金色の満月が掛かり、その下は海辺の砂地で、見渡す限り緑のスイカが植わっており、その中に十一、二歳の少年が立ち、銀の首輪をかけ、手に鉄の刺叉を握って、一匹の猹めがけて想いきり突くのだが、その猹は身をよじるや、少年の股をくぐって逃げてしまう[8]。
这段文字是描写“我”脑海中少年闰土形象的,鲁迅原文一百个字左右的描述仅用到一个句号。竹内好译文将其分割成为五个短句来翻译。而藤井省三保留了和原文一致的结构,翻译成了一个长句。其实不论是中文还是日文,短句易读易懂,长句有时需要下功夫分解其句子成分,才能读懂其含义。竹内好的译文通过五个短句确有把一个画面分割成几个画面之嫌,但依据目的论的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三原则来看,作者优先了对目的性和连贯性的处理。就这个例子来看不管是竹内好的分割翻译还是藤井省三的保留原文的翻译都是符合其翻译的目的。竹内好及其译本出版社的意图是让真理走向街头,走向人民,简单易懂是传播的第一要务。而藤井省三则不仅只想传达鲁迅的思想,也想通过呈现出鲁迅文章的结构等来体现鲁迅文学的特点和思想。当然不论是改变句子结构或者保留长句结构的处理也是符合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的。所以可以看出两个译本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其主要的原因是目的考量的不同。
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两位译者所采取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如下面对杨二嫂“豆腐西施”一词的翻译。
原文: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
杨二嫂,人都称伊“豆腐西施”[9]。
竹内好译文:そうそう、思い出した。そういえば子どものころ、筋むかいの豆腐屋に、楊おばさんという人が一日じゅう坐っていて、「豆腐屋小町」と呼ばれていたっけ。
藤井省三译文:ああ、思い出した。僕が子供のころ、筋向いの豆腐屋ではたしかに一日中、楊おばさんという人が座っており、みんなから 「豆腐西施」と呼ばれていた。
在注解中两位译者都对“豆腐西施”一词做了注解。竹内好译文注解为「原文は豆腐西施。西施は古代中国の呉越の争いに登場する美女。日本の小町と同じく美人の別称。」。藤井省三译文注解为「西施は春秋時代の越の国の有名な美女の名前。丸尾常喜著『魯迅「人」「鬼」の葛藤』によれば、「豆腐西施」は清代の風刺小説『何典』に出てくる若い女性の幽霊の名であるという。」。竹内好采取了归化的方法,翻译为「豆腐屋小町」,而藤井省三则直译为「豆腐西施」。竹内好的归化译法一方面方便读者理解,另一方面在注解中解释原文用词及其来源又没有脱离原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其方法是符合了优先目的,再次考虑连贯性和忠实性的原则。而藤井省三在直译的同时,在注解中加入了丸尾常喜的解读,有意指出其词义的讽刺性,辅助读者去理解鲁迅的用词意图。这也符合他想呈现给读者一个“鲁迅化”译文的目的,译文在连贯性和忠实性并无影响。
目的论并不将翻译视为符码转换行为,而视之为基于源语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在目标语文化中进行的信息提供行为,即交际行为。其翻译的目的、连贯性、忠实性三大原则呈阶梯排列,因此我们在考察译本所达到的交际效果时可以把这三大原则作为依据去考察。
通过以上对译本进行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竹内好译本不论是通过添加译者后记解说小说的内容和主题,或是翻译过程中把长句分割成几个短句的译法,还是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所采用的归化译法,译者都没有拘泥于原文,而是尽量迎合日本读者,并试图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把鲁迅思想传达给读者,符合其翻译目的。其次,将长句分割成短句以及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采用的归化译法加译注的策略,一方面方便读者理解,另一方面也能让读者了解到原文内容,也是综合考虑了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的处理方法。藤井省三在尽量采取直译方法的同时,添加了对现有译本的评析、鲁迅生平和其文化活动等内容。可见其不仅希望读者通过译文去解析鲁迅文风和思想,而且通过这些补充材料充分了解其时代背景、写作目的等。这和他想呈现给读者一个“鲁迅化”的译本的目的是相符的。他完全依照原文结构,把鲁迅饶舌体长句呈现出来,虽然易读性较差,但对于了解鲁迅文风是有帮助的,这点和其翻译目的分不开,只是译者做了目的优先于连贯性的处理。基于目的论及其三大原则,两个译本均为符合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受众群的力作,达到了各自的交际目的。
该文基于翻译目的论理论,首先从译者和出版方两个方面,探析了两个《故乡》译本的翻译目的。其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他们各自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做了分析对比。最后利用目的论三原则对两个译本所达到的交际效果进行了考察。竹内好和藤井省三两位译者同时都是有名的鲁迅研究者,他们对鲁迅及鲁迅文学都有各自的解读,竹内好是想把自己解读到的鲁迅思想呈现给读者,希望读者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通过鲁迅文学鲁迅思想得以启发,受众期望的是当时社会的大部分人群,所以他的翻译尽量采用归化的方法,句子结构也简单易懂。而藤井省三则是想呈现给读者一个完完全全的鲁迅文学鲁迅思想,所以他努力使文章结构,句子结构都和原文尽量保持一致。他们所采取的这些翻译方法和策略都是服务于他们各自的翻译目的的,具有同等适用性,并非一种策略优于另一种策略。且两位译者均摆脱了被动、从属、模仿的地位和角色,成为积极主动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