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妮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1172)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新闻传播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多地接触和交流,传媒人才在新闻传播和文化传播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代表中国形象,用事实说话,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因此,传媒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新闻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事件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社会影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把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真实、有效地传递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建立正面的大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由此可见,在媒体快速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如何紧跟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传媒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跨文化交际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顾名思义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 组织,甚至是国家之间进行的交流。简单来说就是跨文化交际活动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已久,在古代,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进行战争、贸易、甚至是通婚,近现代中西方社会体制、政治制度、变革革命之间互相影响,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更是频繁地去往其他国家和地方进行商贸活动、旅游参观、求学工作等,这些都可以被称作跨文化交际。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普遍存在,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更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多的方式不断的互相影响,大到国家领导人互访,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小到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甚至是和外国朋友的私人交流都是跨文化交际的活动。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不但要全面了解自己的母语文化,也要充分地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的知识。在和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时,因为语言、环境等很多方面的差异,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得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明白对方的观点等都是跨文化交际领域探讨和研究的内容。由此可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疑会极大地拓展个人、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综合竞争能力。对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他们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媒介手段报道、传播、讨论着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事小事,也把发生在其他地方和国家的消息快速地传递给中国人,让大家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同时也了解世界的各个地方。然而,事件的报道和新闻的传播也不能主观臆断、信口开河,在报道中要结合不同事件发生的地方、背景、环境、历史以及发展和变化,客观准确的传递信息才能有效促进个人、民间、组织机构甚至国际交流,承担起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很多方面,而其中最基本,也是传媒专业学生最应该学习和熟练掌握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外语,尤其是国际通用语英语的习得以及使用能力,其次了解并熟知本族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更是不可或缺。
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促进中国和不同文化的国家和人民的有效交流是传媒类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相结合的综合型应用人才至关重要的步骤。然而一些高校的传媒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却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包括教师对本族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或者比较浅显。“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作为传媒类大学一线英语教师,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包括传媒专业的学生在作业任务,课堂表现,四六级考试中表现出了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欠缺和不足,中国文化理解有误或者英文表达错误等问题也屡见不鲜。例如,每年都会举行的四六级考试中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段落翻译题目,每次考试结束网络上的新段子比比皆是:中国四大发明的火药直接翻译成TNT,龙舟赛是Longzhou PK,药草翻成medicine grass 等。这样的英文表达很难准确地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给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的文化缺失还体现在单纯的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是无法合理表达及准确将中国文化的内容展示给其他文化的学习者。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的饮食文化、餐桌礼仪丰富而多样,这体现在不同地域,比如,南北方,不同场合,家宴和做客甚至是国宴中。有些学生平时吃饭时根本不会注意餐桌上的合理的言语行为到底是什么,自己没做好的情况下,没有办法以身作则传达给别人我们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另一方面,传媒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之所以较弱,是由于教学中对语言运用能力、对目的语国家文化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所致。中国学生从小学习英语,大部分是应对考试,中国的英语教学也一贯比较重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同时中国学生在学习中也鲜有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主要的学习来源于学校和教材。即便是在大学,英语教与学还只是把重点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且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是以传统的背单词短语、熟练语法、翻译为主,虽然近年来大学英语也在不断的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但大部分的改革侧重点还是在语言能力上,增加了更多的关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文化的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依然是薄弱环节。有些学生语言语法表达上没有问题,但却在正确传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导向方面一无所知。比如,中国梦,有学生能够准确地翻译出来“Chinese Dream”,但其本人并不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价值导向作用,课堂提问时,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过分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文化知识习得的缺失是目前大学英语教与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语言和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一种语言,就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就是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提高传媒专业学生的文化习得以及有效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乔姆斯基曾说过: 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的过程。然而在中国,我们从小到大的英语教与学都是把重点放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这些基本技能上,只要单词背得多,语法学会了,考试成绩好,能用英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行了。但是,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的日益提高,随着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出适当调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贫乏。
因此,教师在课堂可以把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化习得结合起来。(1)在英语精读课堂,就所学课文中涉及的英语文化现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查阅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课堂上做陈述。比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的第一单元,作者提到自己写了关于小时候吃意大利面的故事,并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在课堂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安排他们查阅西餐文化和餐桌礼仪,分享资料并讨论,然后在课堂展示。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另外课堂展示还可以刺激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 性格比较内向而不敢开口发言的学生,让他们做好准备再发言,教师也可以对他们的材料进行辅导,提出修改建议,他们熟悉材料之后也会更自信。教师还可以将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询问他们吃西餐的经历和有趣的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有话说。学生的展示和回答,教师应该及时给出正面的回馈,给予他们鼓励,使其有成就感并愿意主动去学习。(2)在听力口语课堂,除了课本听力材料,可以加入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音频、视频、电影等资料,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英语国家生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和知识。听或者看之前,可以就相关话题给学生进行brainstorming,不断鼓励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学习过程中可以用提问、回答、概括等方法促使学生关注重要信息; 学习任务结束后要求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及时复习回顾,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3)为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传媒类学校还需要不断改善课程设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大学外语课堂之外逐步增加双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开设少量全外语课程,引进外文教材和聘用外籍专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和新闻传播的国际化视野。
培养中国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中国自己的母语文化。在中国与世界的各国文化交际不断扩大的时代,我们不光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提高高校外语教师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教师自身要不断读书、学习,保持学习动力,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比如,利用互联网和手机来丰富中国文化知识,英语教师还应该多多组织、 参与关于中国文化学习和探讨的座谈会以及相关讲座等。其次,英语教师作为中国文化传播者、英语语言文化和技能的培养者,他们身上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效果好坏直接受到教师自身母语文化的水平、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纳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刻意识到除了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不断学习和熟悉我们的母语文化的必要性,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将课文学习和听说探讨的话题与中国文化相联系,并适当补充相关话题。比如,之前所说的西餐文化和餐桌礼仪,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家乡的中餐文化和餐桌礼仪进行整理,与西餐文化和餐桌礼仪进行对比,既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英语文化,还可以不断了解中国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在以后与其他文化友人交际中把正确的中国文化有效传播出去。
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的需要。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平台,布置给学生语言、文化方面的具体话题、任务,给学生安排相关的材料查阅和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并在课堂展示,及时给予评价和奖励,这样形成正向的学习、评价和反馈体系,最终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利用《査莉成长日记》,让学生直接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习俗,并把其中很多常见的生活化的场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安排完成对应任务,从而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安排观看《美丽中国》系列视频,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学习英语语言。此外,还可以在班级或者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主题演讲,模拟不同的场景进行中英文新闻播报,举行关于不同社会文化的知识竞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应用语言的机会,在实践中把英语语言技能和文化交流有效结合。
探究传媒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直面问题,同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应用和重要意义。在大学英语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自身中英文语言文化修养,给学生以明确指导,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以及中英文化交流水平,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