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海,张翠英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始建于公元前468年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杰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国家颁布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是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的社会基础。
浙江境内有着丰富的运河资源。杭州是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交汇点。为了研究社会公众对中国大运河的了解、认知和情感认同程度,该文在杭州展开实地调查,通过问卷数据来分析公众对杭州、浙江及中国大运河的认知情况,结合乡村振兴和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时代背景,探索大运河文化传播的社会化路径。
京杭运河浙江段与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两个重要部分。京杭运河浙江段自湖州至杭州,全长120km,沟通了太湖和钱塘江。浙东运河又名杭甬运河,全长238km,自杭州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区至宁波三江口,它沟通了钱塘江与甬江,实现了京杭运河向东的延伸,也为京杭运河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
浙江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类型丰富。除运河河道以外,浙江拥有各类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及遗址,例如船闸、渡口、码头、古桥、粮仓等,同时具备其他地区不多见的古纤道、海塘、溇港、塘河等资源。当然,浙江境内的运河沿线古镇、古城、历史街区等大运河聚落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比较丰富。
总之,类型多样的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与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浙江大运河文化。浙江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大运河文化传播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浙江省政府在2019年工作报告中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列为建设行动计划,杭州市也出台了《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杭州运河沿岸的旧码头、旧民居、旧厂房、旧仓库,不断向“文化+”方向转变,同时,杭州运河沿线特色文化创意工坊、 运河智慧产业园等新兴文创基地不断诞生。
为了深入了解浙江杭州公众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等方式开展了实地调查。调查围绕杭州公众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度、 公众了解信息的途径及其对大运河发展的建议展开。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寻找受访者,最终收集到有效问卷331 份。该文同时访谈了杭州当地水利管理、文化旅游管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与相关博物馆、图书馆等管理人员展开座谈,目的在于从管理部门及相关视角获取全面信息。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大运河文化在杭州公众中的传播效果如下。
当前公众缺乏对大运河形象的认知,说不出大运河文化的整体构成[1]。完整的中国大运河遗产项目由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浙东运河3 个部分构成。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公众并未清晰且全面地了解中国大运河的构成,在中国大运河遗产项目的3 个构成部分中,京杭大运河的知名度和公众知晓度较高,而其他二者往往被很多受访者所忽略。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许多受访者并不了解中国大运河的完整内涵,却自我评价为“比较了解”,调查显示,76.79%的受访者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了解大运河文化,但实际上,只有60.71%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中国大运河的构成。
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公众的自我评价较高,但实际上其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在对运河传统文化认知度概念的辨析中,借鉴张岱年对文化分类的观点,可以把大运河文化分为3 个层次,表层是日常生活中包含运河元素的文化、饮食、娱乐等民风民俗[2];中间层则是被物化的文化形态,包含运河发展中保留的古遗址、 古诗词等文化遗产; 最核心的是思想层面,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例如,大运河千年历史中沉淀出的精神内涵。从调查结果来看,公众对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完整内涵及中国大运河的文化意义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这也对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提出了要求。
中国大运河的多元价值是伴随着其发展历史不断发展、进化演变的。最初修建运河的目的是运输,后来大运河也具备了经济发展、文化沟通等功能。但是,根据调查,在对大运河价值的认知方面,公众认知度最高的是大运河的运输价值,有42.86%的受访者认同这一点。23.21%的受访者认为大运河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还有19.64%的受访者认为大运河的价值是稳固政治。遗憾的是,公众对大运河的文化传承价值认可度不高,仅有10.71%的受访者认为大运河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调查结果不仅反映出部分公众尚不能全面认识大运河的综合价值,同时也体现出普通公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与政府期望及学者的观点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当然,全面正确的公众认知固然是大运河文化传播的目标,但必须清楚的是公众认知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需要政府、媒体及各相关方投入一定的资源,并为此开展必要的工作。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途径日益丰富。除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传统媒体之外,新兴媒体不仅有效地扩大了人们对感知范围,还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3]。尤其是对时政、法律、医学、文化等特殊信息的传播而言,因其信息具有更广泛的公共性、权威性和亲民性,因此在这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更注重信息真实性、时间敏感性和相关舆情分析[4]。也正因为如此,政府相关的政务新媒体、官方公众号和官方APP 等新兴媒体日益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在大运河文化传播过程中,政府作为较权威的信息发布机构,制作及发布的新闻、专题片、纪录片等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既适合传统广电媒体,又能够经过再加工以适应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体。不仅能够精准推送,还可以覆盖绝大多数受众[5]。
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出公众的实际认知与理论研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实地数据显示,当前社会公众了解大运河文化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通过传统媒体,如31%的受访者表示通过书籍了解大运河文化,而通过网络和广播电视了解此类信息的受访者分别为14.55%和10.91%,另外,还有9.09%的受访者通过报纸接收此类信息。尽管也有5.45%的受访者通过政府宣传了解大运河文化,但这一比例还很低。调查数据一方面说明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大运河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政府网站等新兴媒体在大运河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仍需要加强。
总体上来说,社会公众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度还存在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群体之间的认知度也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从年龄层次来看,18~35 岁的年轻人和60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对大运河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中年群体更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8~35 岁的受访者中,对大运河文化了解程度较高的占样本容量的11.94%,而36~60 岁的中年群体对大运河文化了解程度较高的仅占样本容量的3.18%,但60 岁以上的对大运河文化了解程度较高的老年受访者占该组样本量的8.79%。从数据来看,相较于其他年龄段而言,18~35 岁的年轻群体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度更高。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全社会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短视频及网络信息传播风靡社会,同时作为传播受众和主体的年轻人,相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更容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
文献研究发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其自身学历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唐慧超在研究公众对运河及其文化构成种类的认知问题时,也指出公众对此问题的认知与其教育背景呈现显著的中等强度相关。该文实地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中,对大运河文化了解程度高的受访者占该群体的比例为24.24%;而在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6.09%。通过访谈发现,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群体更愿意关注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更有参与意愿。在这一点上,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认为运河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除了生活在运河附近区域的群众之外,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对大运河的认知还停留在最表层。对其而言,运河文化几乎是一个陌生的符号,更谈不上大运河文化带给其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
当然,大运河文化传播过程中采用的传播载体、传播形式等也是影响公众认知度的重要因素,通俗易懂的信息,雅俗共赏的传播形式,公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载体,都有利于大运河文化的广泛传播。
政府重视是影响大运河文化传播的首要因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这标志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进入了新阶段。当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必须要有新视野,站在新的高度才能做好这一课题。同时,政府增强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不仅能有效提高社会各界对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的了解程度,促进大运河沿岸民众加入大运河创新发展的行列,还能够有效的吸引外来投资;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当下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热潮,吸纳相关专业人才,促进大运河文化的革新,推动运河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
在具体措施上,政府需要继续加大运河文化保护发展政策的落实力度,颁布针对重要的古运河遗址进行全面恢复和建设的政策,继续从古运河遗址中探寻各类具备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特征的历史遗存。同时,政府也可以倡导大运河沿岸的特色发展,例如,运河沿线城市以古典建筑特色为基础打造具备古老运河文化内涵的古城、古镇及传统乡村风貌;也可以通过对建筑意境、景观情境的规划和升级,从根源上促进运河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激活大运河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大运河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保护、传承、传播、教育、创新、发展等多种功能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有力的媒介支持。大运河文化发展关系到文化旅游、水利工程、文物保护等多个部门,因此,建议构建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渠道,由旅游等相关部门及企业牵头开设大运河主题文化旅游专线,打造“游千年运河,品中国历史”文旅融合品牌,探索以文化旅游、历史研学、建筑旅游、工艺旅游、戏曲旅游等形式促进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尝试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区域交流,并实现大运河文化的活化传承。
另外,大运河文化传播也应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和网络,借助微视频、短视频、VR 等新兴传播媒介,以大运河文化IP 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大运河文化活动。同时,开发大运河文创产品,一方面,文创产品有助于营造浓厚的传统文脉气韵和氛围,可以为旅游业和服务业注入生命力,另一方面,大运河文创产品也是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为了提高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效果,各类主流媒体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从多元化、多角度开展大运河文化主题报道,积极为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贡献力量。
大运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播大运河文化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同时大运河文化也是优秀的课程思政素材,围绕大运河文化,各类学校可以通过落实课堂教育、组织学生第二课堂,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引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大运河文化传播路径。
首先,各类高校可以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大运河文化课题研究,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情感。其次,大运河文化的传承过程是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甚至国家认同的过程,可以联合学校与校外资源开设第二课堂,让大中小学生走进大运河主题博物馆等各类场馆,通过参观考察,让学生在触摸大运河文明史迹和聆听运河故事的过程中,感悟大运河文化中所蕴含的团结和谐、无私奉献等精神内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传承与传播大运河文化的主力军。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逐渐成为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掌握先进技术的青年群体既是新媒体信息传输的主要接收者,也是信息传输的主要传播者。同时,青年群体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主动学习、 传承和发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运河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
因此,在大运河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作用。首先,青年人应主动学习和继承大运河文化,以大运河文化为突破点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不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次,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青年人应有效利用各类新媒体,如短视频、VR 技术等,从多角度讲述大运河故事与大运河精神,根据不同的故事内容和受众特征,选择不同的信息输送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效果。
中国大运河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做好大运河文化传承是当前时代面临的新任务。在我国大力发展大运河文化带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大运河文化传播和传承工作中来,社会媒体、学校、博物馆等也应紧密合作,为弘扬大运河文化、传播中华文明贡献力量。同时,各类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承担起大运河文化传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