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探析

2021-03-07 11:58刘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黄河精神

刘娟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文系,山东东营 257061)

1 黄河文化概述

黄河文化,或称“黄土文化”,概指产生发展于黄河流域的一种地域性文化[1]。它包括三秦文化、中州文化、 齐鲁文化3 个核文化区和三晋文化、 燕赵文化、河湟文化3 个次文化区[2]。黄河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到唐代达至鼎盛时期,明清时期逐步衰落,与长江文化最终交融,实现了中华文化一体化。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黄河文化形成了刚健自强的奋斗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尚实重质的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和仁爱和谐的“和同”精神。这些黄河文化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黄河儿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精神来源。

2 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

2.1 刚健自强的奋斗精神

数千年来,黄河哺育了华夏亿万儿女,但也为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与黄河的相处中,先辈逐渐形成了勤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奋斗精神。自上古神话开始就体现了黄河儿女一往无前、 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尤其是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大禹子承父志历经十三年终于治理水患取得成功。中国上古神话大都凸显了人的积极作为和主动精神,从女娲补天到鲧禹治水,再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和后羿射日,面对滔滔洪水、 汪洋大海和烈烈艳日,古人并没有逃避,而是采取“治”的自强精神,充满了战胜的自信和力量。女娲溺亡变为精卫仍日衔木石要填平大海;刑天已被斩首扔操干戚以舞;共工争神不胜,怒撞不周之山,致“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虽败犹有如此神威;蚩尤被擒杀,其桎梏化为枫林……都是自强不屈精神的形象体现。上古神话中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是世代相承。鲧伯为治水盗土,不惜牺牲,但“鲧复生禹”以继续他未竟的事业。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坚守与自信更是将刚健自强精神世代传承[3]。

神话传说里黄河流域祖辈留下的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对历代黄河人民影响深远。三千多年前,商朝君主商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汤之盘铭”形象体现了其自新自强的自我进取精神。《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而文明”。这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的阐述深入人心,对后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对自己的评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是刚健自强精神的生动写照,他不仅以此律己还教育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是对颜回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人格表示赞赏。墨子亦是“以治天下为事”虽枯槁不舍。孟子也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观念。此后积极有为、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的黄河文化精神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精神。在此精神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正直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感、使命感,都保持着大有作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一点也是黄河文化达致繁盛阶段的重要主体条件。千百年来“自强不息”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启发每个中国人积极进取,永不懈怠,成为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宝贵精神财富。

2.2 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

黄河流域是旱地农业经济,共同修建水利设施和治理水患的生存利益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水为生的水利灌溉事业催生了先民们关注社会、万众一心的团结合作精神。受此影响,周朝对官吏“大公无私”的要求就体现了“天下为公”的群体精神。

由黄河流域自然地理触发的大公无私、 崇尚群体的黄河文化精神经儒、 墨等诸子百家的传扬逐步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儒、墨两家文化都是黄河文化的分支,都倡导以天下为己任。墨家特别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要求“利他”与“利人”并达到“无我”的境界。孔子对舍己为公、公而忘私精神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论述体现了他建设“大同”社会的目标。荀子提升了大公无私精神的理性高度,全面地论述了群体思想,希望通过“立君以成群”“修己以合群”两种方式建立“群和”的理想社会。儒、墨文化以群体利益为重的精神对后世黄河儿女中华民族的社会价值观影响重大。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包拯“铁面无私辨忠奸”;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尤其是宋以来,在激烈的民族对峙、冲突、融合中,黄河文化精神中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得到了新的锤炼和更新,逐步发展成为爱国主义精神。陆游、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戚继光、 郑成功等民族英雄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代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名句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直到近现代的抗战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沂蒙精神、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航天精神……都是黄河文化大公无私群体精神的一脉传承。

2.3 尚实重质的务实精神

由农业社会导致的一种心理趋向——务实精神在三代时期的文化中已经体现。《周易》记录了周人的占卜,而占卜是从河南龙山文化时期一直延续发展下来的文化心理,一方面是出于对自然现象无法把握而产生的迷信,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人生中具体问题的重视。《尚书·洪范》这部周初的哲学著作,就开始用水、火、木、金、土5 种物质元素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发展,而不是把一切都归之于人类生活经验之外的玄妙莫测的上帝。虽然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无法真正摆脱对“天命”的依恃,但周人已从殷亡的教训中动摇了对“天命”和上帝、鬼神的迷信,把治国的立足点确定为现实中人事的治理。重人事而轻鬼神、重实际而默玄想的黄河文化精神,即发端于此。

周朝尚实重质的精神,影响了先秦文学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诗经》中有大量历史诗、政治诗和民生诗,大雅更是被称为周族的史诗,其质实风格洋溢着浓重的现实风采,体现着“尚实重功”的文化精神,开启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先河。《孟子》为证成观点共列举242 则事例,其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128 则,当代事例和事物通理50 则,引经典及前贤语50 则,此三类共228 则,占94%。《孟子》论证中大量的社会历史故事和前贤语句的运用,体现了黄河文化尚实重功精神,也加重了文章的实质风格。

在清代尚实重功、 务实致用的精神随着实学和启蒙思潮的浪潮进入高潮。早在12—13 世纪,陈亮、叶适等人就提出了“功利之学”。面对社会的大动荡、大巨变,李蛰、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戴震、颜元等启蒙思想家在继承务实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经世致用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培植中华民族的壮举真精神、科学精神、实效精神和功利精神,对近现代中国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4 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地。作为中华文脉的起源,域内每一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都浸透着创新创造的精神。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开始种植粟类作物、饲养家禽家畜、制作石质工具;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器物种类多样、纹饰生动;马家窑文化已有麻布类衣着;殷商时代桑丝纺织水平较高。从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发现最早的契刻符号,到安阳殷墟出土中国最早的汉字体系甲骨文;从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到李斯规范书写“小篆”“书同文”,到许慎编写出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再到活字印刷术和宋体字的发明和使用,汉字文明的每一步创造创新都发生在黄河流域[4]。儒、墨、道、法等诸子思想也大多在黄河流域创立并完善。此外经史子集无数经典国学著作,青铜铸造、天文历法、陶瓷为代表的科技与天文成就,乃至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都是在黄河流域创造的。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伴随着滔滔黄河穿越千年延续至今,尤其是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中国迅速探索推出一系列疫情防控新举措,科研人员更是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并成功开发新冠疫苗,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防控”与“中国创造”的实力。

2.5 仁爱开放的“和同”精神

黄河文化的“和同”精神一方面体现在人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与人以及与邻邦国家、民族的仁爱宽容、包容开放、求同存异。

2.5.1 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的精神源于黄河流域原始人类“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与信仰崇拜,黄帝神话、大禹治水神话中黄帝骑龙升仙,大禹化身为熊等想象都是这一原始信仰的体现。此外,黄河流域先祖祈雨等祭祀仪式以及龙王庙、 祭祀建筑等文化遗迹也是人神沟通、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精神的具体表现。天人合一的精神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必然产物。长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祖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步领悟了天地人之间相互协调统一的哲理,萌发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顺应自然”“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念[5]。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思想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人对天道的遵循;刘禹锡有“天与人交相胜耳”的主张;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认同并强调了人与物相统一的观点。黄河流域的先辈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顺应自然、协调发展的“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精神有利于黄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2.5.2 包容开放的“和同”精神

黄河文化文明融合的性质对兼容并蓄的精神特征形成有重要作用。黄河文化最初的萌芽仰韶文化是裴李岗文化、 磁山文化和陕甘大地湾文化结合的结果。大汶口文化则综合了青莲岗文化和东夷土著文化。最终,龙山文化又综合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之后炎帝族、黄帝族、东夷族和三苗族接踵进入黄河流域,也是在彼此的角逐和合作中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上古时期和谐统一、宽容博大的黄河文化精神特质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存在“中央”和“四方”的观念。西周末年史伯最先提出了“和同” 理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之。”《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提出了博大宽容的精神。厚德载物团结、 博爱的群体主义精神在《尚书·禹贡》中也有体现,设定了贡服体系,在这由中心、四方、九州、天下构成的空间观念中,六大文化区域中的文化精华如彩陶、玉器、青铜、宫殿等,都在交流之中汇集成了一个共同的体系结构,形成了一种天下交融的和谐样态[6]。

儒家学派对包容开放的思想最为推崇。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讲的“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孟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董仲舒讲的“仁在爱人,不再爱我”……都是“仁爱”“包容”精神的体现。在包容开放精神的统照下,黄河文化不断吸收异质文化而增强了自身的生命活力。从历史上看,黄河文化就像一座大熔炉,许多异质文化与之接触之后,都被它熔化了。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文化为内核,北方的游牧文化,南方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都汇集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融合了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化和江南的优秀文化。唐代时期,对印度文化,中亚文化、西亚文化、南亚文化都兼容并蓄。

总之“尚中贵和”“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不仅指导着中华民族的人际交往,在区域、民族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同”思想的影响下,黄河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中始终保持着包容开放、 兼容并蓄的精神,与各种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交流,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3 结语

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坚守刚健自强的奋斗精神、 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 尚实重质的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和仁爱和谐的“和同”精神,让黄河文化精神发挥时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黄河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