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东北抗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1-03-07 11:58:46贺彦凤温洁心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抗联东北日本

贺彦凤,温洁心

(牡丹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1 东北抗联文化产生的背景

早在明治天皇即位时,日本帝国主义便显露出其贪婪而又歹毒的内在本性,“大陆政策”就是日本妄图通过武力来征服中国、朝鲜乃至整个世界,以实现日本法西斯“开拓万里波涛”将“国威布于四方”狼子野心的侵略总方针。1894年日本法西斯先是侵略朝鲜,随后又打响甲午中日战争,野心勃勃的日本法西斯在尝到战争带来的“甜头”后更是猖獗起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法西斯出兵中国,为维护其本身的在华利益和更好的同其余列强在中国展开利益角逐,便颁布了一系列对华政策纲领。再加之日本国内,国民经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和关东大地震带来的破坏,日本为转移国内注意力,便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为此日本法西斯颁布各项法令,从经济、军事、政治和舆论等各个方面进行周密部署,为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积极进行各项准备。

1.1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用几万人来对抗近二十万的东北军并且用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占领了整个东北,是因为日寇长达数十年的谋划。以花谷正、土肥原贤二、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为核心,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企图通过以武装和军事的力量来占领东北进而攻占整个中国。为了扫清阻碍,以进一步蚕食中华大地,日军于1928年6月4日炸死东北军阀张作霖。其后,1931年9月18日晚10 点,日军用炸药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干道,随后用提前准备好的榴弹炮对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袭击,并于次日凌晨攻占北大营,至此“九·一八事变”全面爆发。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侵略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占领了东北三省绝大多数城市,使东北沦为人间炼狱。

1.2 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人民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便发表了一系列宣言,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满洲事变”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狼子野心,并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决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的立场,号召全民族共同抗日,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以实现民族独立。在山河破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之际,无数热血的有志之士不顾一切投身到抗日的队伍中。东北广大的市民、学生、工人组织,停课、罢工、举行反日游行,组织、参加抗日救国会,以期通过自身行动救国救亡。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东北白山黑水间燃遍了抗日的烽火。在两年多的战斗中,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拼杀,虽然之后由于缺乏严格的纪律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在人数与装备上与日本帝国主义差距悬殊,多次义勇军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行动给予了日本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有效地减缓了日本帝国主义蚕食我国领土的脚步,为最终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3 东北极端恶劣的条件

由于该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只有简陋装备的抗联战士们在天寒地冻、 啼饥号寒之际同装备精良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很多战士因为没有物资、医疗的及时救助,所以只能“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穿,就用破布或麻袋片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人搏斗。[1]”而负伤得病的战士由于极度缺医少药,很多牺牲在白山黑土之间。

东北抗联战士们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凭借超人的意志力与坚定的理想信念,同装备精良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顽强的抗争。最终,日本帝国主义在1945年宣布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是无数中华儿女用汗水和血肉换来的。抗战期间,东北抗联的战士们在作战间隙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坚持军事、政治理论学习。在艰难困苦的抗战中,根据真实事件、人物创编的歌曲、话剧、诗词通过口口相传、报纸等方式广泛传播,不仅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和伪军的丑恶嘴脸,还表现了战时的艰苦和民众的爱国之情,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抗联文化。

2 东北抗联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艰苦的抗日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伟大抗联精神不仅是抗联文化产生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爱国主义精神

东北抗联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华夏儿女在国家危亡之时,义无反顾地奔向战场以抵抗外来侵略,并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施以援手的爱国主义精神[2]。日本侵略者践踏我大好河山,破坏、掠夺我国珍贵的矿产资源,欺凌、虐杀我中华同胞,在华夏大地犯下了种种不可饶恕的罪行,其罪恶程度令人发指。在此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保我中华大地、护我子孙后代,愤怒地喊出“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悲壮口号,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抗争史。

2.2 英雄主义精神

抗战期间,先辈们用生命捍卫了我国的国土完整,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的奉献,歌颂传扬他们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让他们的精神焕发新的活力[3]。在日军的疯狂反扑下,东北抗联战士们经常缺吃少穿,只能以路边的树皮、野草等充饥。杨靖宇将军死后被惨无人道的日军剖开腹部,却发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棉絮,他英勇不屈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侵略者。此外,抗战期间一大批巾帼英杰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书写了抗战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英雄们前赴后继,一个个壮烈的抗战英雄事,如八女投江、十二烈士、十三勇士等,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2.3 革命牺牲精神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无数心怀家国、信念坚定的有识之士,或是直接参加到前线战斗,或是在敌后开展地下活动,或是用自己的方式支援前线抗战,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战中。在最艰难的时刻,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后方的同胞建起一层层屏障,哪怕是流干身上最后一滴血,拼尽全部力气都在奋勇地同日伪进行着殊死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惨烈的反侵略战斗中,无数革命先辈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悍不畏死,4 万万中华儿女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地同日本帝国主义做斗争,为子孙后代捍卫了我中华大好河山,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2.4 艰苦奋斗精神

东北抗联战士同日伪进行了数年之久的对抗,战况之惨烈令人触目惊心,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心中的理想信念,以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精神为动力,誓死捍卫国土[4]。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物资匮乏等挑战,还需要一次次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不断挑战极限,战胜自我。

2.5 国际主义精神

在同日本法西斯战斗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独自奋战,而得到了苏联等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充分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崇高价值。

3 东北抗联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给予大学生东北抗联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滋养,使得新一代青少年在了解和学习优秀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3.1 形成东北抗联文化的研究特色

目前对东北抗联文化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东北地区,需要将抗联文化的研究推广至全国,吸引相关学者加入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中。诸多研究者在融入自己的想法后分别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概括整理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解。在之后的研究中需要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凝练,通过革命遗迹、大量文物文献等证据并借助亲历者或其后辈的讲述构建起全面详细的抗战史,并将抗联精神与抗联史联系起来,用文图并举、 列举真实事件等教材编排形式诠释抗联文化,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大学生来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

从教育部门到学校,从老师到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文化培养,并且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不应只是局限于课本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爱国、团结、协作、勇敢等正确的思想意识[5]。学校领导必须对除应试和技能教育以外的文化内涵培养重视起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学校结合学校所在的地域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传播形式,并与学校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东北抗联文化发挥其真正内在潜力,使当代新青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2 科学规划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上课时观察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和进行有效的反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将抗联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中,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和学习到东北抗联文化的内涵价值,教师可以从以下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抗联文化或依据思政基础课程的不同特征巧妙地融入东北抗联文化。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同的课程特征突出不同的主题教育内容,把东北抗联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将抗联文化写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及当代价值观、法制建设导向,从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对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进行批判,使当代新青年客观地认识反侵略战争是行正义之事;将抗联史实写进《中国近现代史纲纲要》 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抗战史地基础上,激起学生内心的爱国之情,在新时代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中详尽讲解抗联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全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力战胜残暴的日伪军,使当代大学生坚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将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3 创新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

进入新时代的新青年在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不能忘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新时代条件继续将东北抗联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第一,实践教学基地的考察。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依托这些基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教学基地通过还原当初的设施、环境,可以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当时战士作战的艰难; 对学生们讲述各个时期不同地方的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 带领学生唱抗联歌、颂抗联诗;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东北抗联文化。

第二,请抗联老战士或抗联文化研究专家到思政课堂讲述抗联故事,解读抗联文化。在听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或转述上一辈人的故事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与邀请来的人进行互动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抗联战士的伟大。之后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由学生讨论、 讲解或情景剧的方式对东北抗联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准备、讲解、探讨和更深层次的研究学习,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东北抗联文化形成自己的思考,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可以锻炼学生收集、筛选信息和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

第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革命纪念活动。在特殊的纪念日可以带领同学到当地的纪念馆、 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也可以让学生通过VR 身临其境地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状况,使新青年铭记历史。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对革命遗址进行探访、 清明时节举行烈士林园扫墓等有意义的纪念活动。

第四,学校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多个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多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以抗联为主题系列活动,把抗联文化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主题活动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文艺作品来学习东北抗联文化。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的真相不会被掩盖与埋藏,无数的纪录片、 影视作品和歌舞等文艺作品都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揭露了当时日寇如何通过惨无人道、泯灭人性的侵略,奴役和迫害我国无辜的东北人民,而且也展现了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压迫下,无畏生死坚决同倭寇进行殊死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6]。

第五,组织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关于东北抗联精神的作品创作,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渠道。各学科间是相互联系的,为使抗联精神可以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了解东北抗联文化,组织相关的竞赛活动,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创新能力。例如,舞蹈生可以编排相关的舞蹈或剧目,声乐专业的学生可创作或改编相关的抗联歌曲,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编程将抗联文化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猜你喜欢
抗联东北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MADE IN CHINA
汉语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1:50
Make ’Em Laugh
探寻日本
中华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4:14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意林(2021年3期)2021-03-11 03:07:24
大东北的春节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重走抗联路
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