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的论述及启示

2021-03-07 09:49:54陈方健
物流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十四五纲要供应链

陈方健

(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湖北 襄阳 441002)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文于2021年3月正式发布,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定下了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规划纲要》明确了物流供应链的发展要求,将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列入了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领域,为我国现代物流供应链在新阶段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物流供应链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空间得到进一步提升。

1 《规划纲要》关于物流与供应链的表述

经全文统计,《规划纲要》(含20个专栏)先后29次提到了“物流”,15次提到了“供应链”,还多次提到了“配送”“流 通”“交通”“运 输”“储运”“存储”以及“产业链”等与物流供应链密切相关的词汇。

在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二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提出要“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在第四节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中提出要“规范和降低港口航运、公路铁路运输等物流收费。”

在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的第一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中提出要“推动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等服务创新发展……提高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发展水平。”

在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第三节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中提出要“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统筹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区域分拨中心和末端配送节点建设,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展高铁快运等铁路快捷货运产品,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提升国际海运竞争力。优化国际物流通道,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在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第一节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中提出要“鼓励建设海外仓,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在第二节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中提出要“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机制……支持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在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第二节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中提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在第三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提出要“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

在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第二节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中提出要“聚焦支持稳定制造业、巩固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优化增值税制度。”

在第二十三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第三节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中提出要“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在第二十四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第二节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中提出要“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

在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的第三节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中提出要“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在第四节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

在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第三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中提出要“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

在第四十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第四节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中提出要“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国际供应链保障合作。”

在第四十一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第三节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中提出要“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在第四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第一节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中提出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第五十一章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第二节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中提出要“推动就业社保、养老托育、扶残助残、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物流商超、治安执法、纠纷调处、心理援助等便民服务场景有机集成和精准对接。”

在第五十七章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和资产管理体系。”

在专栏5交通强国工程中的03普速铁路项目中提出“建设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和重点港口铁路专用线”;08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项目中提出“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在专栏8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中的05区块链项目中提出“要加快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在专栏9数字化应用场景中的03智能制造项目中提出“促进设备联网、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和供应链协同响应”,在08智慧社区项目中提出要“建立无人物流配送体系”。在专栏10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中的06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项目中提出“建设30个全国性和70个区域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在专栏11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中的05现代社区培育项目中提出“完善社区物流配送等服务网络”。在专栏20经济安全保障工程中的01粮食储备设施项目中提出“整合布局一批大型粮食物流枢纽和园区”,在06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项目中提出“建设一批应急物资物流基地”。

总之,《规划纲要》对物流供应链的关注前所未有,在许多方面诸多领域,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物流降本增效方面、产业物流方面、民生物流方面、军事物流方面、应急物流方面、农业和农村物流方面、城市物流方面、国际物流方面、智慧物流方面、绿色物流方面以及创新运用“供应链”方面等均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服务要求。可以预见,“十四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的物流供应链发展将迎来难得的机遇期,获得又快又好的发展。

2 《规划纲要》对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的启示

2.1 “双循环”: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适应这种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此次《规划纲要》重点提出了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的重大战略构想,也就是说,在十四五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将以构建一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物流供应链体系作为促进物理实体商品供给与消费相匹配、相协调的核心环节,是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实现手段,其稳定与创新是保障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抓手。所以,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必须把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如前所述,《规划纲要》中许多章节都提到了大力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我国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充分的市场条件,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所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我国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2.2 “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作出了一个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次《规划纲要》也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毋庸置疑,今后我国经济将从片面追求高速发展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要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的效果与效益。物流业是衔接生产与消费,兼具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双重属性的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这一转变,也就必然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未来我国物流业也必须进入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要采取措施尽力降低物流作业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如前所述,《规划纲要》也为我国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完善的设施设备、政策环境、人才支撑等条件,加之目前世界正进入技术大变革新时代,这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及今后更长时期物流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3 信息技术大发展: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提上日程

《规划纲要》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中提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这一表述对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物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典型的重资产特征,作业效率和利润率也一直偏低。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依赖人力的物流行业不得不开始努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所以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处理大量、多样化的订单数据,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物流,运用科学地思路、方法和先进技术快速高效地完成物流作业、解决物流问题,并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数字化智慧化将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未来决策与运营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规划纲要》还专门在专栏8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这为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将逐渐步入数字化智慧化时代。

2.4 “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绿色物流发展正当时

“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也是《规划纲要》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规划纲要》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中就指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第十一篇中也专门论述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关问题,提出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物流作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物流活动过程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均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与“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目标以及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我国物流业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如在包装、运输、装卸等环节不断引入绿色、节能、环保的新理念新技术,积极开展物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研究,加强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推动物流包装物、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循环利用,通过技术进步、工艺改进、流程再造、布局优化等措施,降低物流能耗,减少污染排放。也就是说,在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物流业也必须建立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绿色物流发展正当时。

2.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大力发展乡村物流

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此,“乡村振兴”也就必然成了《规划纲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规划纲要》“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就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乡村振兴与发展将成为我国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当然,乡村振兴与发展同样离不开乡村物流的发展,所以《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30个全国性和70个区域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成围绕县城、乡镇、自然村为核心的三维一体的物流仓储与配送体系,为商品流通和农产品上行提供高效保障。国家重视,乡村振兴需要,然而乡村物流却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短板之一,存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低,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应该抓住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向农村进军,抢占先机,将物流服务逐渐向乡村延伸,大力发展乡村物流。

2.6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国际物流发展支撑

《规划纲要》第十二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中指出了我国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除了各国政府的努力外,物流全球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然而尽管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贸易大国,但是中国物流的整体水平并不与此相适应,国际物流也是我们的短板之一。因此,我国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应该抓住经济全球化与“一带一路”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契机,眼光朝外,积极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国际物流。科学规划搭建国际物流体系,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实施国际化物流管理,最终做到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实现业务、人员、信息等物流要素经营的全球化,不断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水平。

猜你喜欢
十四五纲要供应链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北方经济(2019年8期)2019-10-11 03:14:45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