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营口理工学院 辽宁 营口 115014)
一直以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都是高校体育工作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体育生活和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具有积极作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直接促进了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中引进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管理水平,能够大幅度提升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效果,且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鉴于此,本文加强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信息技术是多形式的,可采用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表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动作进行分解、组合、交互等操作,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空间和知识库。在现代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发挥出重大作用,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体育教师讲解为主,课堂气氛主要由教师一个操控调节。而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形式往往是单一、乏味的,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在教学实践中引进多媒体,即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传统模式下体育教学主要以体育教师理论讲解、动作示范为主,而学生则是反复模仿练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和讲解,并非绝对地准确。而在教学实践中引进多媒体则不同,除了教师讲解和动作示范外,还可以采用挂图、多媒体来进行教学,部分难度大的体育动作,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分解,或者采用慢放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体育动作技巧,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建立体育动作概念,并领会体育动作的要点;
(3)突出重难点。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引进,能够运用多媒体将重难点突显出来,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慢放、反复播放等功能,多角度、多形式地把重难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动作要领,进而快速掌握正确的体育动作,这对攻克体育重难点知识教学极为有利。
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认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并愿意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且拥有十分明确的锻炼目标。但是,绝大部分大学生未能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无法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使用正确的方式参与其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其在学习中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轻视体育锻炼,导致其未能掌握系统的体育锻炼技巧和技能。同时,学校方面也具有责任,尤其是近些年来高校规模的扩大,大学生人数增加,而体育器材、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未能提升,使得大学生无法正常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
(1)信息技术是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的重要载体。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推广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直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能够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对于体育工作者来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收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分析,进而能够为个性教育提供依据,且结合信息分析结果向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课外体育锻炼方案,对提升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效果极为有利;
(2)两者有效融合能够实现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效果的提升往往受制于多种举措,其中,有效地指导是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中,应重视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现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技术支持。总体来说,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学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信息技术融合条件下的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工作,管理者往往会采用一类智能软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课外体育锻炼效果,促使其在课外体育锻炼中能够实现体育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与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的有效融合,能够极大地增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趣味性,且可以控制运动强度和方式,便于激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兴趣。
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基于手机APP的教学与监管一体化模式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手机APP掌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实践情况信息,并通过分析明确大学生的运动需求和兴趣爱好,后据此对教学进行全面优化,对每个大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可行的课外体育锻炼计划。不仅如此,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锻炼需求,在教学中传授学生锻炼经验,并帮助其合理调整课外体育锻炼计划,能够促使高校体育向个性化、人性化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当下,主流运动APP具有一定的运动量测量功能,能够在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为体育教师监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提供了支持。在运动APP的支持下,体育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行为,并实现了同一社交圈内的用户排名,从而便于体育教师结合运动APP的排名,对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排名,进而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大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直接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中,也应采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高校通过创建基于网络化的课外体育活动考勤管理模式,不仅为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便利,还为监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提供了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觉进行课外体育实践锻炼。不仅如此,基于网络化的课外体育活动考勤管理,能够自动生成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并给予客观评价,进而能够据此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体内容进行全面优化,最终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被吸引到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
除此之外,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工作中,体育资源管理是重要内容之一。在信息技术应用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的背景下,可以构建基于网络化的体育资源管理模式,采用一些先进的后台管理软件,以手机客户端、服务器终端为依托,实现随时随地查看体育资源的使用情况,即可避免体育资源使用在时间维度上产生冲突。如传统模式下的体育资源管理,往往无法明确体育资源的使用情况,会造成部分体育资源被多人占用,不仅影响课外体育锻炼效果,还会威胁大学生的安全。而基于网络化的体育资源管理模式,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学校体育资源的具体情况,从而不会出现抢占或者多人占用现象,便于提高课外体育锻炼效果。
在高校体育课外锻炼实践管理中,课外体育档案和情报资料管理是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课外体育档案和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等工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被完美展现出来。首先,在课外体育档案管理中,高校课外体育工作管理者可以运用计算机管理软件,自动分类处理各类信息,如体育成绩排序、课外锻炼信息统计表等,且可以将业务训练计划、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工作总结等体育档案,制作成电子档案后存放在计算机中,便于管理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检索功能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其次,在情报资料的辅助管理中,高校课外体育工作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体育信息及时性地完成收集、存储和利用等操作,便于全面优化高校体育工作。不仅如此,在扫描仪器的支持下,管理者可将图文体育情报资料收集到计算机中,并在合理分类处理下将其放置在不同目录下,便于后续查阅使用。
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应重视对大学生课文体育活动的智能化管理。而大学生课文体育活动形式众多,其中,课外体育俱乐部是重要形式之一,应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首先,调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课外体育锻炼具有绝对的自主性,但是都有一个运动动机,要么在某运动项目上具有特长,要么是根据个人需求和身体条件来选择运动项目。究其根源,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至关重要。在大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引进智能化管理,即可更好地监督大学生在课文体育俱乐部的具体情况,便于其坚持锻炼,长期如此,就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其次,扩大高校体育影响力。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应营造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不断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以在高校校园内形成人人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良好局面。因此,在课外体育俱乐部智能化管理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连接一切体育资源,不断壮大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力量,进而扩大高校体育的影响力,使得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中,为其养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夯实基础。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中,能够方便课外体育工作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且有利于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是提升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实践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高校体育工作管理者,应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实践和研究,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