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乒网球项目左右利手间身体素质和认知特征的比较思考

2021-03-07 05:12:17张世超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回球羽毛球网球

张世超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1、羽、乒、网项目简介

1.1、羽毛球运动

羽毛球运动早期发展于日本,印度也曾有它的身影,而现代羽毛球项目在英国、中国开始发扬光大。中国羽毛球队凭借社会各界人士、政府的支持及相应的体育系统的推动下,开始整理各种相关资源、努力创新,开拓进取。

随着大众参与体育意识的日益增强,羽毛球危险系数低的特点和提升锻炼者身体素质的优势渐渐被人发现,并接受。羽毛球技术和战术开始逐步朝迅速、无死角、善变的特点发展,根据现有发展来看,今后几年里,技术打法将围绕以“快、狠、准、稳”,配合更多的控网组合战术向好、向上、更具观赏性发展。

1.2、网球运动

网球作为世界公认的第二大体育运动,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较高影响力,甚至享有“贵族运动”美誉,由于该运动引入我国时间不长,大众基础较为薄弱,尤其在年轻学生团体中普及度不高,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带动网球运动普及,奠定了的经济上的基础建设,另外,一系列国际网球赛事在我国国内开始频繁举办、中国网球运动员在世界网球“大满贯”赛事和奥运会比赛上屡传捷报,这也都大大激发了我国广大青少年加入网球项目、参与网球锻炼的热情。

1.3、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项目的关键在于技术。1890年开始在英格兰发展盛行,因其类似于在桌子上打网球,而被命名为Tabletennis。该项目对场地要求低,很容易上手,这也是该项目作为技能类隔网对抗项群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与同类项群其他项目相比,更能体现其球小、速度快、旋转多、善用技巧性等特点。

2、身体素质与羽、乒、网各运动项目

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技术的基本。更是在激烈的、长时间耗能等的过程中,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2.1、力量素质

羽毛球:力量素质作为羽毛球专项身体素质中的基本素质,是阻止羽毛球训练者运动损伤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比赛中,如果希望给对手造成更大的威胁,就需要具备突出的爆发力,相应的快速力量增加,迫使出球速度增加、移动速度变快,防守能力也随之增强,进攻转为凶狠;加之良好的力量耐力素质,一同奠定了胜利比赛的基础。同时,核心力量,身体稳定性、协调性提高,共同作用于身体,并在各种空间维度转化中,保持了在躯体移动中机体维持的平衡,和动作技术发挥的稳定性;

网球:如今的网球比赛完美结合了速度与力量,男性打法开始出现在女子比赛中,更表现出力量化趋势。网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则发生在击球的质量上。究其原因可能为,专项力量训练过后,机体开始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从而加强肌肉力量的输出,单个肌肉群的力量也相应增加。随着各个肌肉群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在被动性协调增加,最终在击球上极大地提高了出球力量;

乒乓球:乒乓球运动既包含技巧性,同时也拥有力量性,其力量性主要体现在击球质量、连续发力和大范围的步伐移动,运动技术在比赛中的发挥往往伴随着较好的力量素质。

2.2、速度素质

羽毛球:该项目在我国主要的技术风格按重要性排列分别为:“快”、“稳”、“狠”、“准”四个特点。 由此可见,“快”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充分挖掘“稳”、“狠”、“准”特性,才能展示出羽毛球运动中技术的精髓;

网球:在该项目体能中的速度训练囊括了反应、位移、动作等几个主要方面,反应速度极为有效地提升运动员在赛场上处理网球运动难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参与者的获胜实力,赢得比赛胜利;动作速度可充分激发网球运动员的动作的频率以及幅度,并在挥拍等速度,力量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网球运动中的移动速度即运动员在对来球所采取的各维度上所产生的空间距离变化能力。与运动速度和反应速度相比,移动速度可从侧面体现出运动员接、发球以及进攻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乒乓球:本项目具有运动场地小,球速快等特点,其速度特点按动作结构分类属于非周期性的某单项动作速度,由三方面组成,分别为分析对手回球的反应快慢、为通过移动来获取有利形势的位移速度以及具有攻击性的回球速度,在多拍回合中,面对变化多端的球路组合,运动员可在第一时间(大约90ms内),依据对手回球动作特点,立刻进行判断,不受无效信息影响,下意识依靠动作自动化做出连贯流畅挥拍动作,由此可见,配合机敏的反应,结合灵活的脚步,在恰当位置,进行回球动作,才可以在回球后第一时间准备好下一拍。同时,灵活协调的脚步,可辅助运动员在某种程度上的击球节奏加快,破坏对手比赛节奏。增强速度素质尤为重要。

2.3、耐力素质

羽毛球:要求参与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要尽可能保持快速运动,这就形成有氧耐力素质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的特点,根据羽毛球项目的这个特点,在运动员耐力素质的专项训练中,应着重发展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并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坚持快速工作的能力;

网球:比赛用时相对较长,运动员的大脑皮层需长时间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所以网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要求比较高,这也是网球专项耐力素质重要特点之一;

乒乓球:思想上的坚持,长久的肌肉工作状态,从容的回击球等存在于每场竞技过程,都离不开好的耐力素质保障。

2.4、灵敏素质

羽毛球:对于年轻的羽毛球运动员来说,基础训练时间相对较短,运动员可能无法准确地判断运动场上的紧急情况并迅速改变身体空间位置,但可根据对手的情况迅速做出改变运动方向和动作技术的反应;

网球:在比赛时双方运动员为了不断建立比分优势达到赢得比赛的目的,在每一分的争夺中都会在有效得分场地内通过打出前后左右等方向,不同落点,不同旋转的回球让对手在场地内不断进行各种方向的快速奔跑、急停变向等一系列动作,直到有一方的身体平衡被破坏造成回球失误或者直接得分,所以运动员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快速启动能力和短距离冲刺能力即爆发力和速度,还有快速改变方向、身体状态和动作的能力即灵敏;

乒乓球:在羽毛球各类技术、战术训练和身体素质操练中,灵敏能力素质的训练都表现的尤其重要,第一步需注意提高大脑皮质神经相应运动过程及参与的重要性。

2.5、柔韧素质

运动员之所以成功赢得比赛,柔韧素质的功劳也不能小觑,它决定了每项技术动作的活动范围,力臂大小,发力的充分与否,协调性训练可在柔韧训练中穿插加入。

3、左右利手理论分析

多篇文献或文章均发表了在某些功能方面,左脑区优于右脑区的事实。具体地说,左侧脑区主要处理语言等信息,是数学和文字等的中枢,与阅读、写作、算术、布列、归纳、回顾和空间感觉等关系密切,它展示出认知的不间断性和思维的缜密性。右侧脑区主要掌管非语言等讯息,是进行抽象思维、感觉思维和整体类思维的中枢,与回忆、时空关系、辨认数理几何、遐想、梦境、发现隐性关联、声音感、节律、身体动作以及感情和观念等关系密切。

从理论上来看,左右利手运动员的认知功能调查或许应该为左手持拍受试者属于右脑型偏好,且在交流沟通、音乐节奏、观察、机体活动、视感、空间感觉版块中较右手持拍受试者得分高,更加符合项目特征,具有左手优势。

在面对左利手的对手,往往都会给人以不适应,且左利手更多的受到右脑控制,右脑的功能特点,恰恰符合了羽、乒、网项目的运动特点,这些都说明左利手在羽、乒、网项目中是或许是存在优势的,所以在选材的同时能看够考虑到这一点,在日后的技、战术学习和使用中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为成功提供很大的可能。

4、左手优势现象

左手优势,即为机体在机能方面所表现出的左侧面的长处,或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功能,在各项生理指标方面所展示出的左侧比右侧更具一定优势的现象。

现如今的体育竞技比赛环境下,高水平运动员中左利手运动员不断开始涌现,并渐渐在世界排名和竞赛成绩中表现出势不可挡,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拥有的运动天赋更令他们充分占据了战术等比赛优势,教练员也开始将关注重点转移至左利手运动员出色的表现,他们一致认为左利手运动员反应动作快、拥有灵活多变的球路特点。运动员赛后在面对采访时也表明出现了“不知不觉”、“发挥超常”、“状态极佳”等状态。

左手持拍的参赛者,其优势出现在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竞技体育比赛中。以技能为主的对抗类项目中,左手持拍参赛者在比赛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优势,这类项目需要竞争者具备快速和精力集中、处理事情应急能力、动作极速性,还需要运动员在空间和方位中具备很好的感受认知能力。有专家曾针对幼儿的左、右利手进行调查实验,在其实验中通过比较左利手与右利手,双利手与右利手,得出结论:在触感判定速度和识别率方面,左利手幼儿均高与参照组1倍,操控能力更是高出约1倍以上,机体运动机能、空间感、时间感、节奏感等也均高数倍。

羽毛球运动中,羽毛球几代天王,如赵剑华、张军、鲍春来、付海峰、大倔彩、林丹、Kento Momota等、马来西亚陈文宏和张维峰等、丹麦Boe Mathias等、韩国Lee Hyun等、西班牙Carolina Marin等为左利手运动员,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录像回看来说,在面对左手持拍羽毛球运动员时,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参与者常常表现出不适应等现象,由此可见,较其他运动员来比,先天左利手运动员或许是具有相对优势的。

将Rafael Nadal、Fernando Vodas两人作为网球项目研究对象来进行回球线路及技战术方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左利手持拍网球参赛者在战术,出球、回球线路等方面存在优势现象。经过回放竞赛录像,加上左利手持拍网球参赛者在发接发等表现、丢分情况以及取胜场次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统计,取得结论:左利手网球参赛者于比赛初始时期,由于对手对其线路和球路的不习惯,令参赛者在赛事的初始阶段便获得先机,能为全场比赛的胜利奠定基础。乒乓球项目中也存在左手优势现象,根据左利手乒乓球运动员徐鑫、梅兹和陈玘等人的技术录像分析,得出结论:左利手乒乓球参赛者在发接发方面、技战术使用和组合等方面,更加具备得分能力,可使对手产生相当程度的不适应。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羽、乒、网同项目中运动员左右利手身体素质比较,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感觉机能等均向着该项目特点进行发展;

(2)同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左利手持拍对手表现出不适应性,左利手持拍运动员存在战术上优势。

5.2、建议

(1)从教练的角度出发,可以试着从遗传角度更有重点的去选材,挖掘运动员的潜力;

(2)在进行专项选择时,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更容易创造优异成绩的羽、乒、网项目;

(3)指导教练对刚刚进入专项中的运动员根据其专项特点进行训练。根据其身体素质情况能够并有目标的去指导训练,向专项特点发展,在运动员体能和认知特征等方面形成战术优势,有利于取得优异成绩;

(4)或许可以试着鼓励右利手运动员改用左手持拍,维持左右两侧肌肉平衡,减缓运动员个体左右侧肌肉等方面的差距,为创造运动成绩提供可能。

猜你喜欢
回球羽毛球网球
羽毛球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羽毛球
幼儿100(2018年35期)2018-12-29 12:32:22
飞行的羽毛球
里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拦回球效果的比较研究*
体育科技(2017年2期)2017-10-20 06:10:28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28
妙用积分定义解题
羽毛球PK赛
小主人报(2016年2期)2016-02-28 20:46:35
中外女排比赛接拦回球效果及失误原因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