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民歌的音乐特征与传承创新研究

2021-03-07 12:38朱佳敏
艺术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创新发展

关键词:五河民歌;音乐特征;创新发展;历史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3

0 前言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自安庆、徽州。安徽江淮一带民歌有凤阳民歌和巢湖民歌等,五河民歌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民歌之一。五河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于淮北和皖中的交界,与明光、凤阳、泗洪、泗县接壤。宋朝时因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被称为五河。在这片拥有南北交界的地理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的土地上,五河民歌得到了快速传播,在悠久的历史中逐渐发展为淮河文化区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

1 五河民歌简介

五河地处南北分界点,隶属安徽蚌埠,勤劳的五河人民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灿烂的音乐文化。五河文化具有典型的交融性,五河民歌、钱杆舞、旱船舞、花挑舞、清明庙会等纷纷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安徽省音协编订的《安徽民歌》中还提及卫调花鼓舞、木偶戏、泗州戏等民间艺术。五河民歌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例,其中传唱度较高的《摘石榴》曾经在南宁国际民歌节上荣获金奖,以动听的旋律和风趣的音乐风格传遍大江南北,还流传到东南亚地区。

五河民歌中既有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牛号子》,也有歌颂爱情的小调《打菜苔》。这些歌曲大多保留着中原地带的风味,流畅平稳,多采用民族五声调式。五河民歌从题材到体裁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裁分为劳动号子、田秧歌和小调三种,在这三者中,小调最多。它们经过一代代五河人民的口传心授得以传承下来。

五河民歌在文献中的最早记录是清末民初的《五河县志》,五河民歌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吴楚文化的共同影响得以产生和迅速传播开来。悠悠淮河水养育了数代五河人民,五河民歌凭借淮河水得以传遍整个中国甚至东南亚地区。隋唐以来的文人们也在诗词中记载了五河民歌,可以说五河民歌的发展与淮河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是同步。20世纪30年代,安徽地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民歌演唱者,他们推动了五河民歌的发展。同时,本地人无论老幼都能哼上几句小调。逢年过节更少不了炒热气氛的打钱杆、唱小调等活动。20世纪50年代初,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歌收集和整理活动,各地文化局工作者深入农村采风,当时一大批五河民歌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安徽歌谣》《安徽民歌选集》《安徽民间音乐》《蚌埠民歌》都诞生于这一时期[1]。

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著名歌唱家马留柱和国家一级演员曹新云将五河民歌《摘石榴》唱响全国,两人也成为安徽民歌演唱代表人物。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安徽民歌集成》在中国版本图书馆公开出版。2007年开始,五河县开展了全县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收集了众多的民间音乐曲目。21世纪以来,在国家十分重视非遗传承的背景下,五河民歌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五河县只有做好文化传承的布局和创新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五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这要从五河民歌的内部生机和外部发展共同考虑,才能为五河民歌的传承创新提供保障。

2 五河民歌的音乐特征

五河县的民间艺人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气候等创作出五河民歌,经过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发展最终演变成今天的五河民歌。五河民歌是淮河一带重要的民间文化组成部分。独唱、对唱、齐唱是五河民歌的主要演唱形式,演唱內容有帮助劳作的号子和歌唱男女爱情的小调等,其中小调流传最广,也最具五河民间特色。五河民歌采用的是当地方言,五河民歌和五河地理位置一样,兼具南北旋律特色,既有南方民歌的婉约悠扬,又有北方民歌的简洁爽朗[2]。

五河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调是经典的老少皆能吟唱的《摘石榴》和《打菜苔》等。表面上描绘风物景致的《摘石榴》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活泼、生动地描绘了一对热恋中的年轻人私下幽会、打情骂俏的场景。这首小调最初产生于清末,为了配合国家对农村地区群众的思想改造,带着对美好爱情向往的人民创造出了这首民歌,歌曲表达了对包办婚姻的反对和对自由恋爱的期盼。秧歌《如今农村新事多》和《牛号子》等流传也较为广泛。五河民歌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演唱题材广泛,有赞美劳动、盼望丰收的,有弘扬爱国精神的,有歌颂纯洁爱情的[3]。

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利条件,诞生于该地区的五河民歌也受到南北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五河民歌蕴含了地理和文化的过渡性特点。《摘石榴》作为五河民歌的代表,是五河地区的瑰宝。《摘石榴》中既包括大二度、小三度连接,使歌曲具有南方民歌的婉转柔和,曲中的变徵、变宫音又为歌曲增添了北方民歌的自由豪放,赋予了歌曲南北融合的韵味[4]。

土生土长于五河的民歌自然使用当地的方言,在荧幕中演唱的五河民歌《摘石榴》《打菜苔》等多用普通话,而当地人的演唱不似歌唱家那么专业、标准,却多了一股家乡味。五河民歌是历代五河人民生活的缩影。以笔者生活的五河天井地区为例,农闲时期,大爷们常在村头的弥陀寺组成乐队,三五人演奏梆子和柳琴,二胡一拉便开始演唱他们对过去的回忆,时不时也有阿姨上去唱两首,热闹非凡。老年人闲了大多到村头聚集,唱也罢、听也罢,总在说自己过去的故事。正如后浪剧场所说,“民歌是条河,岁月牵得多长,歌就牵多长”,五河民歌是五河民间历代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文化,不仅仅是人们口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凝聚了各个时期五河人民的智慧,让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3 五河民歌的传承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地年轻人不再待在农村,他们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也到城市里读书,这些民歌被他们称为老掉牙的东西,只有老一辈在唱、老一辈在听,传承出现了断层。由于社会的忽视和城镇化的大趋势,五河民歌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五河民歌传承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对五河民歌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发扬本民族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需要对五河民歌进行创新发展,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以此推动传承人、学校教育、社会和新媒体的传播。

在城镇化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下,五河民歌面临传承断层的情况。由于缺少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许多经典的歌曲面临传播困境。一方面,亟须对五河民歌进行创新和改编,使其能够立足于当下社会。另一方面,只有注重对原有五河民歌继承人和非遗文化的保护,才能守住五河民歌的根,给五河民歌提供发展动力,推动五河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总而言之,随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传承工作的推进,更多有建设性的策略和方法应被运用到五河民歌的发展和传承中。应该融合多元的方法,结合实际保护和传承五河民歌,促进五河民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五河人的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能为五河民歌更好传播、传承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3.1 合理融入现代元素,进行曲调再创作

在五河民歌中适度融入现代元素是五河民歌通过创新得到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五河民歌的曲目十分传统,在流行音乐横行的当代,曲调无法适应如今的社会,其中的内容也较为落后,与当今的城镇化生活不符,无法满足当代年轻人对艺术的需求。不创新、不变化的五河民歌难以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下去。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才能为五河民歌注入新鲜血液,激活五河民歌的生命力[5]。

在合肥市的大型晚会上,歌手王菲与阿宝演唱了加入现代元素的《摘石榴》,对传统五河民歌进行作曲和配器的重编,在保留传统民间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能够更好地应对世界多元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冲击,战胜当今五河民歌面临的巨大困难。《摘石榴》是在不断的改编中形成的,从霍锦堂到张荣阳和王万龙,《摘石榴》经过多次加工,形成了今天的三段旋律加衬句。作曲者通过对传统五河民歌进行和声与配器的重新编制,融入现代的元素以顺应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将开头结尾改编,丰富了歌曲曲调,让五河民歌有了新的变化,能够吸引年轻人加入其中,振兴五河民歌。让沉睡许久的五河民歌,流露出新时代的气息,绽放新光芒。

3.2 运用多媒体和主题活动传播民歌

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新媒体渠道宣传安徽五河民歌,对民歌的珍贵文献和经典唱段进行数字化保存,以及在安徽电视频道上推广也是五河民歌传承的重要一步。“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河南卫视就用这一举措,在全国的观众面前展示河南文化,讲述河南故事,只有结合本土内容和本地的艺术文化才能打造出具备自己鲜明优势和特征的作品,精品节目和传承经典是任何一个地方频道都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节日和节气举办系列传统文化活动是利于五河民歌传播的重要措施。在清明庙会、农村的集市上有各式各样的表演,如打钱杆、唱民歌、扭秧歌、狮子舞等。大小商贩售卖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有当地的土产杂货、花灯绣球、腊肉香肠等。有的人甚至专门从其他城市赶过来,就为了感受这种民风民俗,可見人们对文化传承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可是由于政府的忽视和年轻一代的不了解,庙会和农村集市一年一年衰落,不似往年热闹。如若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传承人也大力宣传,让传统民俗、民歌走进校园、走入社会并不是天方夜谭。

3.3 在学校教育中规划校本课程以及加强高校教学互动

五河民歌的传承创新保护方式大多是采风与表演。笔者认为可在学校教育中规划校本课程,以及在当地高校的音乐课程中加入五河民歌的内容,以改善在非遗文化申报成功后传承较难的情况。首先对五河民歌进行改编,将不适合教学的内容与糟粕删除,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再将改编后的音乐作为五河民歌的传承载体加入当地高校相关课程中。当地的学生不知道有这样值得他们骄傲的民间文化,不会演唱五河民歌。笔者作为一名五河人,感到十分难过和伤心,也进行了反思。音乐教育应该用真正的民间音乐作为重要的材料,只有根植于民族的音乐,才能真正促进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对本土音乐的学习,应该从小抓起。让五河民歌深入幼儿园、中小学乃至高中阶段,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各级学生的生活和课堂中。这种渗透不仅体现在不同年龄阶段,也体现在各个学科中。音乐课堂更加不能放松,要挑选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演唱的五河民歌,并有机补充到音乐教材中,使学生从小就热爱家乡的音乐,接受本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只有这样的音乐教育才能让各级学生自觉发扬和传承五河民歌。

仅仅靠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传播当地音乐文化是不够的,更应该将当地高校列入学习阵地。在这一点上,南通大学就做得很好,该校不仅开设了海安民间音乐课程,还将当地的号子和其他文化传承人请到学校传播当地的非遗文化。我们也应当尽快将五河民歌纳入高校相关课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演唱五河民歌的经典曲目,把握五河民歌的风格特征,让学生在审美和学习中自觉牢记五河民歌的地方特色。将《摘石榴》等经典小调列为必唱曲目,在音乐课堂上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开设民歌即兴伴奏课堂,将传统民歌作为伴奏编配的作品,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小调等民歌的演奏技巧和创作技法,也能让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传承五河民歌。最好是编写根植本土的音乐教材,开发校本课程,从当地实际出发,更好地促进五河民歌的发展与传承。

4 结语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流行音乐的发展,传统的五河民歌失去了原来传播的阵地和条件。为了将五河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当地中小学音乐教育应将民歌的学习与演唱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改变民歌的演绎形式,还是运用多媒体举办民歌主题活动,都可以让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得以流传和发展,由此,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也不会忘记过去的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 施咏.新中国70年安徽民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40(1):20-22.

[2] 武松林,李城.五河民歌的传承机制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4):60-62.

[3] 余亚飞.从五河民歌音乐结构基因看淮河文化过渡区的“南北融合”[J].中国音乐,2019(4):46-48.

[4] 朱美玉.安徽五河民歌中小调的演唱风格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9.

[5] 孙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8):179-180.

作者简介:朱佳敏(1999—),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创新发展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