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珠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误区,因此,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其次要明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主要教学内容制定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合理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数学学科的学习贯穿于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因此,数学是学生在各大学科中学习所占比例最多,所花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非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反而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将数学学习流于表面形式。学生从课堂上学习知识,最终并没有得到其它方面的发展,而是把知识局限在了课堂或者学校的范围之中,使得知识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学科性质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同样在存在这样的问题。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提高,是当下教学中迫切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严肃课堂氛围下的单纯理论知识传授
出于达到纪律约束的课堂目的、或者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等原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课堂氛围是极为严肃的。在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成了高度统一的标准。学生与教师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之后,课堂即成为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地点。在长久固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数学思维更多的趋向于一种片面的单项化思维,如,某一习题只有一种绝对正确的解题方法、某一数学过程要的得到结果就必须要经过固定的步骤等。这样固化片面的思维模式,是造成学生将知识局限在课堂或者学校范围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考试成绩导向下的题海战术
无论是中学毕业升学考试还是高中升学毕业考试,数学科目都在其中占有很大的分数比例。因此,以成绩为导向是课堂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教师的教学动作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一致性。教师想方设法剖析考试的题型,解析考察要点,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孜孜不倦的刷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围绕考试展开,其它的教学目标被全盘弱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和教师成为考试的“工具”,这是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把握
为了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初中数学教学的总目标。初中数学的总教学目标应当围绕着课程和学生展开,将考试这一影响应所进行适当弱化。所以,既要明晰具体的理论知识传授内容,也要明晰学科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健全。
(一)理论知识技能的培养
数学课程不仅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更是所有自然科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最终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教育的基础,因此,明晰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初中数学总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初初等代数学习,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式、代数方程等;二是初等几何学习,包括三角形、圆、视图等图形和一些基本性质定理研究;三是简单的概率知识。这三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分布比例,教师要注意把握学期教学目标,做好内容大纲的把控。
(二)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这个素质不仅包含学习能力,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初中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关键时期,学生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形式研究科学,对学生的思维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数学思维培养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其中,要明晰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抽象符号意识的理解运用、函数表述方法、空间与数据分析观念等方面的学科思维;此外,还要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如,演绎推理的运用。这样,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科意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知识若局限于课堂或者学校的范围,就会失去其学科活力。在人们现实的生活当中包含很多数学学科的知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善于挖掘学生生活当中有关数学方面的问题,让其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1]。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因此,对于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三个重要目标。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数学问题层出不穷,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是数学的重要实践应用。由多种演绎推理的方法衍生出从不同角度寻求单一问题多样化解答的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中理解他人观念与评价反思能力,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一)重视学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设置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2]。这就要就教师要将学生本身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弱化考试的影响。教师要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在互动中逐步优化教学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课时《相交线》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讲一个关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并提出问题,麦哲伦环球航行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怎么证明的呢?借着学生的回答,就可以顺势引入“相交”这一概念展开教学。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问,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以做好教学策略调整。这样,通过故事性导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不断的问题互动,理清学生学习问题并加以纠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改善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交流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式,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3]。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合作中学生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效率的过程。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体与描述》为例,教师在学生学完这一章节内容之后,可以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一个项目式的研究课题,如“学生对学校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分析”,然后进行分组,结合章节知识点规定课题的计划要点、结果呈现方式等,然后让学生自由完成。采用这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章节内容做整体复习,以实践的方式弱化了“书面作业”,减弱了学生的排斥心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知识复习的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
基本的知识点时依靠课堂教学与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储备的,但要保证知识点更综合与扎实,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各项实践过程中,学会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4]。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四章《圆》第一课时《圆的有关性质》为例,学生在学完有关圆的基本性质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以十万个为什么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中关于圆的性质运用的问题进行考察探究,如:下水道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蒙古包为什么设计成圆形?通水管道为什么全都是圆形而不是方形?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将课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加深学生知识深刻理解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相对而言,初中数学因为初入入门阶段,整体难度不高。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合理制定教学大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教育目的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明晰教学中所做的无用功,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丁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2.
[2]李艳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20):340-340.
[3]王宏杰.提高初中數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00268-00268.
[4]胡云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0(04):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