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021-03-07 09:19程丹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问题良好习惯

程丹丹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有很强的助力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小学阶段为他们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真正的发挥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问题;教学方法;良好习惯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阻碍他们的成长,为此,教育部门在小学阶段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其目的就是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在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课程作用无法真正发挥,老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重点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积极的贯彻新课程改革重要思想,加强教学创新,打造优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理念不当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目标,是为了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形成,逐渐的养成优秀的个人能力和行为习惯,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要受到高度关注,这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没有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不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这些老师的认知中,文化课程的学习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错误教学理念的作用下,教学态度敷衍,一些道德与法治课程被占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化,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模式的调整和灵活变通,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科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渗透课程知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打造优质课堂的必要手段。就目前来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讲解,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性,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不当,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的引发学生的认同,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挥,阻碍优秀个人能力的形成,引发多种负面效果。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2.1渗透红色文化

在道德與法治课程开展中,教学方法要以知识渗透为主,通过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老师需要重点的进行文化渗透,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加深学生对战争的理解,让学生们真正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不易,激发他们的情感认同,同时,对红色文化进行不断的引申,通过老师的引导,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达到预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红色文化教育的渗透需要应用一定的方法,如果老师单纯以口述的方式进行红色文化讲解,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出现形式化的教育问题,老师可以利用道具,渗透红色文化,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深化。比如老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以红领巾为例,为学生讲解红领巾的来历和背景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持续的进行深化教育,从红色文化教育向着情感教育进发,增加学生的情感认同,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的认识到红领巾的意义,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助力作用。

2.2情境体验式教学,夯实基础素养

知识的开端来自感官,而最为深刻的记忆同样依赖于感官。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借助教材图文并重的优势,打造情境体验式课堂教学,营造严肃与活泼并重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基础知识的传输、理解与记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公民意味着什么”教学为例,对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含义建立准确、清晰的理解,能够运用法律法规分析关于公民身份的简单材料是本章节的教学重难点。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针对此情况,教师通过构建教学情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内涵。首先,教师以飞机场所展示“中国公民”字眼的实际场景为切入点,引出“公民”一词,并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所见或所知涉及“公民”字眼的场景,促使学生建立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图文形式展示具有不同身份的人物介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具象化的形态,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中国公民”以及“国籍”的定义。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对课堂知识产生更加深入全面的认知,而且也会形成各种正确的理念和思想,在老师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有非常明显的助力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结合新课程改革思想,重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断的加强教学创新,减少课堂教学问题,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丽梅.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常见问题及有效策略探寻[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05-607.

[2]夏佳佳.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02-208.

[3]章乐.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及其限度——兼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4):34-41.

[4]章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教学的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9-14.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问题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谈寄宿制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