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明
摘要:新课改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课程设计的新思路,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成为了教学效益提高的推动力。教师不能将新课改的实施作为负担,只看到其中的要求,更要抓住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思想,设法为课堂注入新动力,加速提高教学效益。本文将在新课改指导下提出几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引言:
高效课堂是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能够容纳更多知识,教学难题都能迎刃而解的优质课堂。坚持采用传统教学法很显然已经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从不断更新的课程教育标准中寻找授课的新思路。
1.课前预习,自学设疑
新课改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发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评价学生。这说明教师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给他们留出一定的自我发展空间。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同时也因学生在课前了解了重要信息,做好了充分准备而能够节省课堂上用于导入的时间,可提高授课效率。
如在向学生介绍爱迪生及其伟大的发明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人类在没有电灯之前用什么来照明?”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思考。课前预习的目的是对以往知识储备进行整理加工,并在自学教材中获取新的信息,或在搜集资料中归纳整理,将旧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结合,形成新的知识储备。学生课前预习处理得好,课堂教学效果就好。通过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1]。
2.交流互动,解决问题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要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历经归纳、总结、分析、概括等完整的思维活动,得到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构建这样的高效课堂,教师需要重新调整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学生展开双向、平等的互动,增强他们的思维活力,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高效推进教学活动。
如八年级上册中,对于为什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向井冈山进军这一问题,学生们通过激烈讨论得出共识:第一,当时敌强我弱,城市敌人过于强大,而农村敌人的力量比较弱。第二,井冈山的地理位置,山高路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富。第三,群众基础好。交流时,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必要时教师可以稍作点拨。教师要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或许学生在预习时所发现的问题,某些见解即便是教师也自愧不如,这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及时鞭策;当然也可能出现没有问题或见解浅显之类的现象,教师不得讥笑,应正确引导[2]。
交流互动环节,需要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放下权威,下大力气激发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全班交流时,要确保发言人的发言能代表本组成果,形成“想说”、“会听”的良好局面,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是一种进步,质疑同学的发言是最大的收获。惟有这样日积月累,教师才得以解放,学生才得以发展,一言堂才能变成真正意义的群言堂,学生才会有收获,有发展,有提高。
3.引导点拨,深化认识
课程改革提出的最具颠覆性的教育理念就是转换了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被一再强调。但教师也需要认识到,体现学生主体并不是完全的自主学习,教师发挥的引导和点拨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传道受业解惑本就是教师的职责,我们应在学生陷入瓶颈时给予他们灵感,在学生迷茫时为他们指明出路,把握好点拨和指导的“度”,掌握科学的方法。1.顺势诱导,逐渐深入。如对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中国开始遭受列强欺凌,导致落后的结果会怎么样”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地作出回答。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能答出一二,且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应该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启发诱导,顺势点拨,使其认识更系统深入。2.搭阶梯,点迷津。当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应在认识陡坎上造阶搭梯,适时地扶一把,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3.归谬正误,转变认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难以使学生信服,且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就应指出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所在,使其幡然醒悟,转变为正确的认识[3]。
4.训练操作,反饋矫正
新时期的历史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掌握了方法,学生就能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纯理论化的历史教学注定是低效的,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强化实践。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侵略与反抗”,学生认为内容杂乱,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表格,内容包括:时间――战争――条约――影响,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在时间――地点――口号――性质――结果)的比较,从而理清思路,加深认识。只有训练才能培养能力,但练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要精选训练题,采用那些以一当十,有代表性的题,在必要的时候告诉学生怎样练习、怎样操作。当堂的训练任务当堂完成,千万不要放在课外,那种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堂松松垮垮课外紧紧张张的做法要彻底改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一环扣一环,不浪费一点时间,不多说一句空话。
在平时,还要多为学生总结一些好的历史学习方法,比如建立时间轴,搜集历史资料,绘制历史图表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这样教师的负担也能减轻许多,教学效益自然提高。
5.结语
总之,打造与新课改要求相契合的高效课堂,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实践活动的设计,课后的反思均不可少。教师应对新课改中增加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揣摩,明确意图,从中寻找新的教学思路,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始终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业亮.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133.
[2]韩娜.以史为鉴传承经典——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4):82-84.
[3]郎红立.浅析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