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沙 陈一楠
摘要: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众多高校日语教学的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日语教学已经逐渐显露它的弊端,日语教学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其中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本文阐述了在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根据实际提出了在高校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这也验证了经验主义课程论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文化导入;经验主义;文化感知能力
1.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丰富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接受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日语学习中去。老师可以在日常的日语教学中,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日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中日建交已经很多年,中国的很多文化已经渗透到日本文化中,但是在宗教信仰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日本与我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使学生深入的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避免产生误会和歧义,更好的实现语言交际的作用。
2.高校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策略分析
(1)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积极的寻求原版教材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在日语文化方面的综合素养。原版教材无论在课程的设定还是内容的编排上,都比我国高校当前使用的传统的日语教材更贴近实际,更能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的内容,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2)教学方法的改革。虽然中日两国建交多年,中国文化也已经渗透入日本文化中,但是两国的文化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对比法,使学生对中日文化进行差异性学习,通过学习两国的风土人情、价值理念、民族差异、行为习惯、用词标准等,有针对性的学习日语,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日本文化,更好的学习日语,提高自身的日语理解和使用能力。
(3)日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不光要同时具备中日两种语言的修养,还要具备分辨两国文化背景的能力,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化对日语表达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发音、语法和应用上的错误加以提醒和改正。高校日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时的补充自身的知识量,加强日本文化的学习力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4)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高校的日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更好的知识,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素养的最好的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日文书籍、报刊和杂志的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日本文化的熏陶,积累日本文化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合的日本影视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日本的日常生活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日语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观后讨论的形式来提高对影视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日本文化和日语在相关语境中的灵活使用,以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
(5)充分的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在高校的日语教学中,往往都会聘请地道的日籍教师进行授课,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外籍教师相对于国内的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地道的发音,适中的语速和音量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日籍教师可以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新鲜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日本各个地域的文化背景,避免在日常的交际中出现误会。
(6)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外,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比如举办日语讲座、编排日语话剧、举办日语辩论赛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日语环境,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日语的内涵,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更好的实践中得以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然,我们现在强调的文化导入体现了经验主义课程的流派思想,但是也有着其不可忽视的短板,那就是过于重视实践和实用性,对日语教学的学术性关注度不够,接下来我们会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学术性和逻辑性进行课程的调整,加入一些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的元素,争取做到两全其美,让我们的日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朱奇莹.新时代语境下日语翻译教学创新探索[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06):77-82.DOI:10.16350/j.cnki.cn12-1442/g4.2021.06.020.
[2]王顺兰.基于续理论的情景互动式听力教学新模式[J].海外英语,2021(22):1-2.
[3]朱莉莉.日语语义的语境依赖性[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04):36-42.
[4]张桉菂.浅谈人工智能翻译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学改革[J].长江丛刊,2020(09):71-72.
[5]崔佳. 杜威心理学思想演变研究[D].河北大学,2019.
[6]李晓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DOI:10.27492/d.cnki.gzdzu.2019.000122.
[7]高士晶. 非制度化教育研究[D].浙江大学,2019.
[8]贾临宇,吴玲.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电子化教学改革与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808.199.
[9]柯英,高瑞芳,郭学行.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与少先队活動课程优化策略[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32(02):51-55.
[10]杨紫婉.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以《背影》教学实践为例[J].老区建设,2015(18):58-59.
[11]王贞.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12]关春园,徐宏亮. 多元化视角下的日语研究[M].新华出版社:, 201501.158.
[13]黄成湘,李兴红. 外语教学与文化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501.236.
[14]黄珊. 对社威基本教育命题的静观式分析[D].山西大学,2014.
[15]刘汝萍. 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6]林兰. 论杜威“艺术即经验”思想及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7]郝杰. 探究课堂下影响教师教学决策因素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18]谢亚非.创新课程建设与运行机制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05):7-11.
[19]谭辉旭. 实践课程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0]肖明全. 论杜威的课程理论及其现代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
此文章用于河北外国语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经验主义课程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的结项,课题编号:HWJG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