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登凤
摘要: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其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同时,又会作用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指导他们为人处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不同思想品德观念的学生,其日常行为举止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高中政治是一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学科,在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方面,它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理念,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做好高中德育教学,使青年学子在新时期的各方面冲击下能够因为具有规范的思想认识、政治认同和道德观念,而不受到外界的过多干扰,从而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德育活动;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引言:中职教育阶段是学生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那么,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呢?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教学模式,为各位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开展辩论模式,提升道德品质
道德教育为了把社会的期望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理成分中去,必须让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去活动,将道德理论变成他们直接相关的对象,并在活动中实现对学习对象的创造性把握和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者必须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当的情景,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知识对象和活动目标能够在活动中形成有机的统一。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将教师教导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以独立的方式和积极的姿态去感受。现在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一些诸如“人的本性是否自私”、“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假如我富裕起来,该做些什么?”等问题,经过学生的自我体验,道德理论变成了他们的一种需要,在讨论、演讲和参与辩论的自我体验活动中,在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中,反省或重新选择正确的道德观念。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对的放任与权威都不适合理性反省能力的发展。比较合理的教育方式应当是在要求受教育者遵循基本的规则之外,多提供给他们探索世界、发现事实的机会,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故事导入分析模式
善用德育素材,加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较高的德育水平,故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侧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高中思想道德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素材,向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价值观念相关的认知和态度,将德育贯穿于政治课程开展的始终。例如,在教学《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挖掘课程内容中与德育培养相关的素材,以正确引导学生。在讲到“诚信”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正面的例子,如海尔集团是一个诚信企业,会销毁不合格的产品,绝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流通于市场,从而逐渐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通过正面的案例,学生可以了解诚信的重要性,也会主动建立诚信的观念,为未来的创业、就业和生活奠定诚信基础。
三、寓教于活动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内容与时事政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主动关注时事政治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部分高中生对于重大的时事政治事件不够关心,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高中教师在讲述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时,要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选取社会热点,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时事。学生通过对当前时事的思考,主动挖掘事件本质,政治观念、人生方向受到深远的影响。例如,在教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节课时,如果仅仅是讲授课程内容,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课题的理解并不深刻。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师要将其与本节的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课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实际的例子能够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认识更全面,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在校园里更加努力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开展活动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课已涉及到各个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等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并在高一新生开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通过这些实际活动,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了不少,很多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后,在周记里面表示在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并在学习和生活中明显感觉他们的目标明确了不少。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會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杨昭.德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教师博览,2020,10(36):88-89.
[2]包惠娟.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0(10):55-56.
[3]徐欣荣.德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6):125.
[4]杜敏.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教学模式[J].成功(教育),2013(09):248.
[本文系广东省吴川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课题,题目:《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结题论文,课题编号为:WJY2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