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在双减下如何实施学困生转优的策略研究

2021-03-07 00:04:57李杰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语文

李杰

摘要:在所有的学龄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那些智商属于正常水平,但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而使其学习成绩一直很差的人,又被称为“学困生”。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不管是学霸学生,还是学困生,都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其向“学霸”“靠拢”。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困生转优

“双减”将给中小学的办学生态带来巨大变化。加强学校教育的主战场地位,无疑会使我们的教师肩负更大的责任和更高的职业要求。尽管“双减”的工作量略有增加,但促使我思考如何提高作业质量,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这就是“双减”对教师的积极影响。实行“双减”,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开展常规教学。长久以来,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学业表现,把学业成绩分成了学困生和学霸两类,同时,由于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多老师都会下意识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好学生身上,导致了学困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学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意愿、学习方法等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尽管这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教师应当且必须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学困生实现转优,以践行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

一、“双减”的解析

实行“双减”以后,多个地区性教研部门开始组织教师科研作业的设计。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语文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发现作业设计的转换主要集中于“控制”与“形式”。在控制方面,有三个选项可供选择。第一,控制任务量,例如一天最多几个题目;二是控制完成工作的时间,如“几分钟内一个问题就完成”等;第三,控制工作所完成的范围,例如仅限于上课或在辅导期间完成等。

就形式而言,有两种变化。最初的改变出现在认知领域,原本设计的作业只照顾考试,因此通常都是要求学生进行同类型作业反复机械化地训练。而现在的设计可以根据某种认知层面来划分,允许不同的任务针对不同的层次。

二、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从主观角度来看,初中语文学困生首先普遍都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过程中容易开小差、活泼好动、不愿配合老师、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其次是缺乏科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上不做笔记、不擅长归纳整理知识等;再者就是意志力较为薄弱,稍有困难就难以坚持,没有足够坚定的自信心。

从客观角度来看,一方面家庭环境是催生学困生的重要原因,这里的家庭环境包括生活上的拮据、家庭残缺不全以及父母监护人教育理念落后等。比如有些父母离异,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辅导班,学生既缺乏安全感又得不到正确、科学的引导,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故意抵制或低效率;再比如有些父母或监护人不重视语文学科,强迫孩子花大量时间精力用在数理化上,久而久之语文学习自然远远落后于他人。另一方面,学校原因也是导致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关键。具体包括了教材的原因,比如教材编排不合理、内容不匹配学生学习能力等;学校自身的原因,比如中高考巨大压力导致学校采取机械化管理,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原因,比如教师能力素质跟不上教育需求,教学过程与评价方式难以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裨益等。

三、初中语文学困生转优的教学策略

(一)在阅读教学上的转变

很多学困生从学习语文学科开始到现在,接触了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见识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文章,然而其阅读能力总无法提高,远未达到同等阶段合理的期待。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在讲解课文时还仅仅停留在字词解析、划段分层、简单概括与课后练习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对学生答题的训练,很少涉及情感价值的培养与想象联想等的训练。以上因素导致学生感受不到阅读学习的乐趣,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师应当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具体的文章抽象地教,抽象的文章具体地教。简单来说就是要关注文体特点、文章标题、文章重要语句、文章关键词、文章里的名言警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对于文体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不同文体的主要特征并谨记于心,比如议论文的特征是“本文的观点是……主要从……来论证此观点。”说明文的特征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其特点为……”等。对于文章标题,教师要培养学生从标题中概括文章主旨或大意的能力,比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直接告知文章所要讲述的事件,《最后一次演讲》标题启示学生文章的重点在最后一次演讲的内容上;对于文章重要语句,教师要指引学生找出这句能够概括全文大意的关键信息,比如《与朱元思书》全文都在围绕“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句来写的;对于文章关键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那”等代词、“但是”“却”等转折关系连词等;对于文章里的名言警句,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感悟,深化阅读教学。

第二,把握好深文浅教和浅文深教。教师要根据初中不同年级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是深入浅出还是由浅入深,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比如《社戏》一文字数较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从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部分进行划分,把长文章教短;再比如《陋室铭》一文短小精悍,需要教师运用联想、补白等方法帮助学生拓展想象,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二)在作文教学上的转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本就存在难度,而传统教育方法往往更多地指向写作技巧,或者单纯地示范优秀例文,整个教学过程对学困生极不友好。为了让这些学困生在写作上转化为学优生,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逐步提升写作水平。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引入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比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课本所描述的情景,让学生体验人物当时的感受,再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最终形成自己的文章,如此一来便能让写作更贴近学生心灵,从而逐步建立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结语

学习困难学生的生存问题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其成因也日益复杂,但是,在当前的教育观念下,我们应该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中学语文困生在阅读、写作和语言运用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其从目前的学习困难中逐渐摆脱出来,向学优生转变。

参考文献:

[1]滕翠柏.“学科育人”视角下品赏阅读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1):3-5.

[2]符陈换.课本剧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中的运用——演名著引领学生读名著[J].课外语文,2021(31):119-121.

[3]王雨静.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预习提示的妙用——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5):51-52.

[4]葉劲榕.初中语文哲理性散文自读课文的剪裁教法——以《永久的生命》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21,40(11):42-44.

[5]王烁,刘奕彤.初中语文回忆性叙事散文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以《背影》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1(31):75-76.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6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8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