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鹭升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在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体育教育开始受到各方关注,并将体育教育作为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坚实平台,为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了最大化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的同时提高身心素质,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关注体育训练有效性提升策略的研究,促进体育教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确保体育教育的质量。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发挥指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主体发展的平台,在师生的密切配合与相互协调之下达成体育教育目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长效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现如今学校为了加快体育教育的改革步伐,在体育训练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越来越关注体育教育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关注体育训练,运用多元方法着力提高体育训练有效性,对于当前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改变体育训练落后的现状,调整学生健康状态。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去的体育训练方法单一,目标模糊,整体效率和质量都不理想,也导致学生呈现出亚健康状态。通过多角度提高体育训练有效性,可以打破传统训练模式的约束,改变学生体育素质与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的状况,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获得更为理想的体育教育创新改革效果;第二,有助于推动体育训练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体育训练有效性的提高综合涉及到思想观念、技术、方法、行为、制度等多角度的优化创新,因此可以对各个体育训练环节进行科学设计与灵活把控,最终助推高校体育训练步入到一个科学化与标准化的发展层次,顺利找到体育训练改革的内在规律,构建好体育训练的未来的发展蓝图,在标准化和科学化层面走得更远;第三,有助于践行人本原则,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训练道路。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而着力提高体育训练有效性,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训练效果,提高体育训练的竞争力。整个过程彰显了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对人本原则的践行,符合当前阶段体育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也能够给体育训练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生机;第四,有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促进体育训练与时俱进。着力提高体育训练有效性,可以帮助学校增强体育训练方面的优势,督促学校在新环境下认清体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规避风险,提高体育训练对新环境变化情况的适应性。
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是培养现代化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径。提高体育训练有效性对于学校和广大师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难度较大,任重道远,所以在具体的体育训练当中需要坚持正确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体育训练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和全面,要想保证训练效果,必须把全面性原则落到实处,具体来说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确定出面内容,做到体育训练面向所有学生,确保全面训练的效果;确保体育训练内容和学生身体协调性高度一致,坚持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保证训练内容全面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健康性原则。教师在确定体育训练内容时,需要把健康性原则贯穿全过程,确保制定的训练内容,可以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设置的运动训练内容需要和教学目标高度一致,积极防范安全事故,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三是针对性原则。考虑到学生个体存在也非常明显的差异性,那么教师要想确保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落实针对性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引领学生个体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各自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实现综合提高,拥有一个自我发展和锻炼的平台。
在体育训练活动当中,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并由此让学生对运动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体育训练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由此可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好的教育环境是体育课程收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意识,保证学生体育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有了这样的正确认知之后,教师在体育训练的安排当中就需要将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作为重中之重,并通过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调整参与体育训练的状态。例如,在武术训练当中,为了让学生对参与武术训练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可先借助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黄飞鸿》影视作品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帅气武术表演的过程中生成学习武术的欲望,发挥情境渲染的作用。为了确保体育训练有效性,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掌握了武术动作之后,让学生伴随《男儿当自强》的歌曲投入到练习活动当中,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始终让学生沉浸在活跃自由的学习氛围当中,让学生把运动兴趣转化成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提前预习为后续训练做准备,例如,班级建群通过线上事先把训练内容提前告知学生从理论上介绍指导动作技术过程和要领,让学生初步体会所要学的训练内容从而让学生建立动作的概念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合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必备能力,也是适应激烈社会竞争环境的必要保障。在体育训练当中,如果教师只是重视用机械性灌输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要领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持续学习动力也会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一系列阻碍。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体育训练当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的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当中,在活动当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也让学生真正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学生主动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鼓舞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方向上的保障,增强学生合作互助的自觉意识,强化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例如,在足球训练当中,当学生掌握了足球运动的要领以及训练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组建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技巧训练,鼓励学生互相纠正,相互帮助,找到最佳的练习方法。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我观照和与他人对比的过程中发现各自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为查漏补缺奠定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小组比赛活动让学生真正在足球竞赛当中建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享受竞争与合作的乐趣。
在当前的体育训练当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运用寓教于乐的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有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当中张扬个性,实现个性化发展。体育游戏是一种非常新颖的体育训练模式,强调的是把游戏活动和体育训练结合起来,把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引导学生建立良好体育意识,塑造学生体育精神。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必须要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符,包含体育训练当中的重难点以及核心技巧,最大化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例如,在教学篮球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投篮这一技巧,教师可以专门组织设计投篮游戏,每人总共有5次投篮机会,投中次数最多,用时最短的可以获得游戏的奖励。另外,在篮球技战术的训练当中,教师可以专门组织开展篮球比赛游戏活动,并确定竞赛的规则,强化学生体育精神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游戏活动当中,享受游戏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促进快乐体育理念的落实。
在对以往的体育训练模式进行综合考察后发现,体育教师常常会利用统一性的教学训练方法,没有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层次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体育训练因为一刀切而无法获得理想训练效果。要想提高体育训练有效性,真正解决体育训练当中的实际问题,必须把因材施教理念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以生本理念为指导,真正深层次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掌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与要求确定出体育教学策略。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针对性帮助之下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享受运动锻炼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健美操时,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训练当中获得有效锻炼,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出不同训练内容。有的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所以安排的训练内容要更加倾向于基础,适当降低训练难度。有的学生则学习能力强且基础扎实,那么教师就可以布置难度较大的训练任务,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
体育是一门更加关注实践的学科,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技能的发展需要在实践当中得到落实。不过在体育训练当中,理论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和实践能够相辅相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生可以通过理论学习为接下来的实践训练提供指导,当然学生也能够在实践当中验证理论的科学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体育训练当中,应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边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边做好示范演示,指导学生掌握实践当中的技术要点,保证体育教学训练更加科学全面。例如,在教学三级跳远时,教师就要先对三级跳远的理论知识进行恰当讲解,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三级跳远的规则,接下来运用生动直观的视频资料展示三级跳远的动作技巧和训练要点,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之下投入到实践练习当中,提高训练有效性。
在大力推动终身体育事业发展,强化个人终身体育意识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就必须把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作为重要突破口,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状态与健康体魄迎接未来挑战,磨练意志品质,培育体育精神,逐步成长为高素质人才。为确保体育训练的实施效果,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训练平台,优化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环境,与此同时,要在课程改革的引领之下变革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策略,督促学生把体育锻炼变成一个体系,一贯在不断丰富理论和实践素质的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