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2021-03-06 18:49彭召方陈蒙萌袁玲国伟罗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户外运动登山

彭召方陈蒙萌袁玲国伟罗赣

(1.贵州医科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登山户外运动泛指在山区进行的攀登活动,包括高山探险、攀岩、攀冰、滑雪登山、山区徒步等活动。随着登山户外运动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参与登山户外运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时间充裕和精力饱满的大学生越来越热衷于登山户外运动),随之而来的是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的频繁发生,事故死亡人数也不断攀升(据国家登山中心统计,2017年发生登山户外运动事故289起,事故总人数1007人,死亡人数41人;2018年发生348起,事故总人数1135人,死亡人数45人;2019年发生272起——事故总人数942人,死亡人数69人),因此,有效防范或减少登山户外事故的发生是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风险意识是风险文化理论的核心,是指人们对于风险现象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积极态度,既包括对风险现象的感知、理解和态度,也包括运用理论积极认知、反省批判和应对。2018年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显示,风险意识淡薄是导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提升风险意识成为有效防范或减少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发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提升路径,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意识,推动我国登山户外运动的更好发展提供助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校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为研究对象。主要选取较早系统开展登山户外运动课程的中国地质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等有登山户外运动经历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借助知网、Web of Science、Scopus等中外数据库,广泛查阅近几年有关“体育运动风险意识”、“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影响因素”、“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提升路径”等方面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建议和本研究的实际需要,制作“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现状”调查问卷,向(中国地质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等)有登山户外运动经历的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200份,回收177份(其中,男127份、女50份;体育专业157份、非体育专业20份;大一年级4份、大二年级10份、大三年级43份、大四年级61份、研究生59份),回收率88.5%,有效问卷177份,有效率100%。

(3)专家访谈法。

就“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提升路径”等问题,广泛听取相关领域专家的建议和意见。

(4)数理统计。

采用Excel、Spss 17等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现状

2.1、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风险意识的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对风险意识非常了解的大学生仅占12.99%,较了解的大学生占46.33%,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仅了解一点 (占38.42%)。可见,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了解并不乐观。进一步统计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对风险意识的了解无显著性差异(p=0.120>0.05),不同专业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了解无显著性差异(p=0.507>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对风险意识的了解无显著性差异(p=0.834>0.05)。

(2)大学生对风险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认为风险意识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大学生共占90.96%,可见,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重要性的认知较好,但必须注意的是,仍有7.34%的大学生认为风险意识非常不重要。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对风险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均无显著性差异 (p值分别为0.795、0.686、0.942)。

2.2、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具备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认为自己完全具备风险意识的大学生仅占17.52%,一般具备的占50.28%,完全不具备和具备一点风险意识的占32.2%。可见,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具备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

2.3、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预防意识和转移意识

(1)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预防意识。

良好的风险预防意识,可以使大学生在登山户外运动的前期准备和登山户外运动进行中都会更加小心和谨慎,以规避风险或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提高户外运动的安全系数。通过调查发现(表1),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主要预防途径包括:出行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出行前制定相关规则,并登山户外运动中严格执行所制定规则;携带应急/医疗/自救设备等出行;出行前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出行前到当地有关部门报备,或将出行计划告知亲人/朋友等。然而,大学生在登山户外运动装备齐全度、不携带有缺陷的装备出行、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出行前期进行必要的体检、以参团为主要出行方式等各指标方面的预防意识还有待加强。

(2)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转移意识。

风险转移是试图将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或减少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转移途径主要包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出行前签订相关协议 (如与俱乐部签订责任协议,与组团的同行人员签订免责协议)。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直都会购买登山户外运动意外伤害保险的大学生占63.84%,偶尔会和完全不会购买者仍占较大比重(21.47%)。出行前一直都会签订相关协议的大学生41.81%,而出行前偶尔会和完全不会签订相关协议者仍占较大比重(33.9%)。可见,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转移意识仍需加强。

3、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影响因素

3.1、对风险的认知

风险认知是风险主体对其自身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感知和识别,风险认知与保险意识即风险转移意识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风险认知程度越高,保险意识会越强烈。反之,风险认知程度越低,风险转移意识也会越弱。通过调查发现,仅12.99%的大学生表示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感知和识别 “非常好”,46.33%的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感知和识别“较好”,而有40.68%的大学生表示对感知和识别“不好”,可见,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认知程度较低,进而影响了其风险意识。

3.2、对风险的态度

风险意识既包括对风险现象的感知和识别,也包括对风险的态度,即在对风险现象正确认识基础上,对风险所持的态度,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懈怠?对风险持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会采用各种风险预防途径和风险转移途径,如出行前期进行必要体能储备、出行前的体检、出行前对运动装备进行仔细检查、携带应急/医疗/自救设备等出行、出行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出行前签订相关协议(如与俱乐部签订责任协议,与组团的同行人员签订免责协议)、出行前到当地有关部门报备或将出行计划告知亲人/朋友等,以规避风险或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反之,对风险持消极态度的人往往不会采取必要的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他们认为风险不可以预知,只能听天由命。

3.3、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力度

人的风险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更多靠的是后天的经历和见识。就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来说,经历和见识就包括登山户外运动经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经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见闻等。对登山户外运动新手或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淡薄的人来说,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是尤为关键的,因为风险意识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即通过间接经验提高的。闫丽琛在加强对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路径的分析中就曾提出,加强社会、家庭、高校大学生风险教育体系和学生自我培育能力,再次强调了风险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3.4、社会媒体的宣传和文化的感染

新闻媒介对运动事故进行报道,也会影响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形成和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信、QQ、微博、抖音、快手等逐渐成为了大学生了解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的主要途径,此外,周边人员对于此类事故的口口相传也让学生潜意识里面对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个认知,这些都有利于风险意识的形成。除了社会媒体的宣传,文化对风险意识的改变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近几年户外运动的不断开展,关于户外运动方面也形成了相应的知识文化体系,在进行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对于风险意识有相应的知识板块学习,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到生命的安全。

3.5、其它因素

个体的性别、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程度、登山户外运动相关理论知识水平、登山户外运动经验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个体性别不同,在登山户外运动过程中体现不同,如相比男生,女大学生的风险意识更好,因为女生的心理更加细腻,更加注重安全意识,但是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不同的身体素质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不同的身体健康程度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在对近几年登山事故的统计中发现,发生事故最多的是相对于其他项目,要求较低的徒步穿越和登山,在这些事故中身体素质较好的人越容易降低风险意识,容易发生事故。不同的体育知识水平对风险的预判能力不同,不同的运动经验对风险的评估和处理不同。

4、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提升路径

4.1、提升大学生对风险的感知和识别能力

针对大学生风险感知和风险识别能力差的问题,高校可以开设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相关课程,通过户外登山专业老师和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运用课堂传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登山风险基本知识、风险预判和风险识别技巧等,并通过户外活动实践去了解风险、感知风险、识别风险。通过理论学习和课下实践提升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感知能力和识别能力。

4.2、转变大学生对风险的态度

风险意识既包括对风险现象的感知和识别,也包括对风险的态度,因此,在对风险现象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风险要持有积极的态度。首先,我们在思想上要解除风险不可揣摩、对风险只能听天由命的消极心理,其实大多数风险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并非毫无办法;其次,出行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携带应急医疗自救设备、运动装备仔细检查、体检、体能储备等,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最后,当遭遇风险时,我们要积极应对和冷静处理风险,包括及时科学的自救、互救和求救。

4.3、加强对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

风险意识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首先,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教育,包括风险认知教育、风险心理健康教育、风险应对能力教育、风险责任教育等;其次,加强高校登山户外运动师资队伍建设,并定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到校开展登山户外运动相关知识讲座等,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最后,对违规操作参与登山户外运动的大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警示。

4.4、新闻媒介对事故进行精确报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的传播变得日趋快捷和多样,然而,为了提高收视率,部分媒体还会对事件进行过多渲染,夸大事实甚至扭曲事实,进而出现不同媒介对同一个风险事件的报道往往会有多个版本的现象,这就很容易带偏大众。因此,作为新闻媒介,需要客观精准的报道事故,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始末、周边环境、人员、具体原因等,从而给大众一个真实的事故呈现,切勿主观臆断、任意发挥。就我们而言,要关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对于部分非主流媒体的报道要加以识别和判断。

5、结语

当前,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了解不足、大学生对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重要性的认知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具备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的预防途径主要包括出行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携带应急医疗自救设备等出行、出行前向有关部门报备等。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转移途径主要包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出行前签订相关协议。对风险的认知与态度、风险意识教育、社会媒体的宣传和文化的感染、身体健康程度等是影响学生登山户外运动风险意识的主要因素。为了以提升大学生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意识,推动我国登山户外运动的更好发展,应该从提升大学生对风险的感知和识别能力、转变大学生对风险的态度、加强对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新闻媒介对事故进行精确报道等方面努力。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户外运动登山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冬季户外运动
登山
登山有几人
多用登山杖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区域开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