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伟
(湖南工商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 长沙 410205)
在近几年来,我国领导在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反复强调想要实现体育强国,就要以人民为思想中心,将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导者,满足广大人民的健身所需,而学校体育更是体育强国的根本,在实现体育强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校体育活动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健康体魄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命运,这也是国家是否可以实现体育强国的关键因素。目前,从我国中小学的体质监测的统计来看,我国中小学的体质现状在不断下滑,依旧是国家应重视的问题,而新时代的体育教学背景来讲,崭新的体育教学活动赋予了课程教学从多方面出发改善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实现学生自我突破的艰巨使命,对于传统的体育活动来说,已经满足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这种契机下,崭新的新兴体育活动才开始逐渐被学校领导所重视,作为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是完善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学者的重视,而体育教学更是学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也是体育学与教育学的融合学科,体育教学泛指的就是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体育教师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理论、技术。等各种有益技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身心品质。
体育强国不同于体育大国,主要是以数量质量、等级类别、参照对比所区分的,其中主要涉及的领域主要分为大众、竞技、科教、产业、文化5个相对应的领域。体育强国也是由各项综合实力来进行评判,区分为资源型实力和操作性实力,二者互为补充,国家综合实力就是以国家体育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相互结合而成,两者相辅相成,既是绝对实力的体现,也是对实力的评估。
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青少年群体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各类的体育活动都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崭新的运动方式来正确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结合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优点,还提出了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以健康为首要目标,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崭新的体育活动具有较为宽广的广泛性,相比于传统体育活动来讲,新型的体育活动缺少激烈的对抗性,新型的体育活动的教学方式较为简便,动作也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活动更加随性,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生理特征、技能水平的高低,开阵相对应的体育活动。例如,滑板、民族舞等已经逐渐的被大部分中小学生所接受,成为新型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新的体育活动并不像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着较多的规则模式,对于新型体育活动来说,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自身条件的影响来改善运动器材、简化对抗等,就目前来讲,部分新型的体育活动都是由传统的体育活动演变而来的,例如,花样游泳、橄榄球等。以此看来,新型体育活动不仅显现出本身的价值,更是传统体育活动的延伸,同时,也帮助中小学生的体育课资源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影响了新型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的体育课程中更为侧重于中小学生对运动技能水平的熟练度,认为运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运动成绩的优差,而运动成绩带来满足感是学生目前所需的。而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了学生一昧追求 “锦标思想”的体育思维,过于重视对竞技体育运动员水平高低的栽培,忽视对于新兴体育活动的开发及创新。在这种陈旧的传统体育观念的前提下,直接影响了新型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较为匮乏,当下的体育师资队伍都是由传统体育活动来进行教学,伴随着新型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新型的体育活动教学也都是任命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学,这不仅说明我国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显现出体育教师对于新型体育活动不明确现象,严重缺少专业相对应的培训与指导。体育教师对待新型体育活动的开展立场,对于新型体育活动的认知度,以及对学习新型体育活动的态度等因素直接反映了中小学对待新型体育活动的开展。
除了以上几点因素影响开展新型体育活动,还存在这一些客观因素阻挡着新型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源于物质和资源等多方面,例如,场地缺乏、器材种类、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场地设备的缺乏一直以来都是影响着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需要场地较大的足球、篮球、跆拳道等等。因此,想要确保顺利开展新型体育活动,首要的目标是要解决场地缺乏、器材种类、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所带来的问题。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在急速发展,综合国力有着明显提升,体育事业也随着时代脚步得到进一步发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向全世界证明我国由体育大国逐渐向体育强国所靠拢,响应社会进步的号召,以全新的面貌推动体育发展,将体育发展作为新的出发点,努力成为体育强国,国家相关部门提出重视中小学生的体育发展,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的学习相关的新型的体育教学理念,帮助中小学生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一方面在职的体育教师没有进行关于新型体育理念专业的培训,另一方面受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关注中小学生的体育成绩,导致中小学生过分重视自己的体育成绩,从而给中小学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伤害。
由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相对应扶持,相关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促进积极教育,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潜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将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因此,体育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传统教学观念的优点融入到崭新的教学理念当中去,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方式,敢于转变,乐于转变,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帮助学生优化自身体育思想。
由于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开始重视新型体育活动的开展,新型的体育活动内容变的更加多样化,需根据场地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而新型体育活动可以简单分为;改变规则的新型体育项目类、优化器具的新型体育项目类、融合游戏的新型体育项目类等。不同类别的新型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特色,开展的困难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想要保证新型体育活动顺利开展时,应关注地域文化的差别,结合场地环境的影响,将可以开展的新型体育活动甄别出,其次在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个人喜好、生理特征等因素筛选出相应的新型体育活动,促使新型的体育活动更加适合中小学生。
在原本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传统体育活动已经呈现出对中小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的不可取代的重大意义。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体育活动已然不能满足对中小学生的所需,传统的体育活动不仅约束了中小学生的眼界,也在一定条件下禁锢了新课改的体育教学理念。按照严格意义来讲,并不是对于传统的体育活动的彻底否定,而是针对传统体育活动应适当融入新型体育活动独有的特色,也可以说是结合传统体育活动的优点,完善新型体育活动。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还引导新型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新型体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形成趋于更为科学合理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对于校园来讲,师资力量的充足和场地建设的实施是影响学校繁荣昌盛的关键因素,部分学校为了跟风新兴体育活动的脚步,忽略影响自身的客观因素,一昧的引进新型体育活动,将新兴体育活动盲目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去,不仅没有显现出良好的成绩,甚至还出现了相互排斥的问题,过度浪费了体育仅有的资源。因此,只有完全了解并掌握新型体育项目的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和场地设施齐全才能进一步促使新型体育活动自然的融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去;其次,在师资力量的扩充方面,应及时选派愿意接受新型体育活动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式的培训,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掌握新型体育活动的教学方式,还可以通过招聘相应教师来弥补师资力量的缺乏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场地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天然优势,将周围进行规划以及整合,或者租借公共体育馆的方式来作为资源共享的方式来解决场地不足的影响。
总而言之,中小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业务水平人才的重要基础,中小院校也是我国目前体育强国的主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对于中小学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也应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结合相应的优点,努力实现创新体育教学活动,了解并掌握新型体育活动的教学方式,将改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主要任务,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教育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