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06 10:17刘碧源伍参荣申可佳陈超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免疫学中医学中医药

刘碧源,伍参荣,申可佳,陈超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9 年底我国武汉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可见中医药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直是我国人民战胜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法宝。

“5+3”中医学专业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一种新型医学教育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中医思维,以及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并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3]。新的培养模式对中医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因为中医只有坚持继承与创新,注重知识交融,融会贯通西医知识,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如何使中西医有效结合,是中医院校西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一门重要基础医学学科,与中医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明朝隆庆年间,我国就采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开创了免疫学的先河。同时中医药又蕴藏着丰富的免疫学理论和实践[4]。而医学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又为中医中药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所以学好这门课程对于“5+3”中医学专业学生吸收现代医学成果、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5+3”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授课现状分析

大多数中医院校是将免疫学基础、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采用三合一的模式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授课,一直参照1983 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西医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的规定安排教学,总课时为54 学时,其中免疫学基础为14 学时[5]。免疫学发展初期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但是随着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广泛渗透到临床的各门学科,如果仍然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理想,使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迅速发展的现代免疫学知识,以及在中医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学与祖国医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并且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中医药院校已经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对课程进行了探索与改革。不同学校改革的方式不同,但都趋向于单独设置医学免疫学这门课程,在不给学生增加学业压力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课时[6]。朱丽玲[7]最早提出了中医学专业免疫学宜独立开课。贺新怀等[8]对中医药院校独立开设中医药免疫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将原来的免疫学基础并入中医药免疫学,安排50~60 学时,发现独立开课后教学效果良好,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广泛关注。关洪全等[9]也把基础免疫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讲授,发现教学效果比三合一模式要好。但是还有一部分中医院校对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程仍然沿用三合一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虽然将免疫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作为选修课,学生根本不重视。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只在中医学七年制基础科研班和七年制针推专业单独设立了医学免疫学,为必修课,而其他七年制中医类专业均为选修课,导致一部分学生放弃了医学免疫学的选修和学习。但是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强烈感受到免疫学知识的重要性,又要求重修该门课程[10]。可见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现代免疫学知识,这门课程也需要改革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 我校“5+3”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改革与探索

“5+3”中医学专业执行的是5 年本科加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分段培养,但不应该是简单的本科教育加研究生教育,其课程设置应有质的突破。与五年制本科相比,“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要高很多。由此可见,在免疫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其传统的三合一教学模式不利于“5+3”中医学专业学生对现代免疫学知识的学习。我校中医类专业免疫学也是采用三合一的教学模式,但在中医学和中西结合学七年制专业曾经将医学免疫学分开单独授课,教学效果比三合一教学模式要好。因此,学校在制订“5+3”中医学专业培养计划时,将医学免疫学单独成立一门课程,理论课23 学时,实验课9 学时。根据“5+3”中医学专业培养要求和医学免疫学特点,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期找到适合“5+3”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的最佳教学模式。

2.1 制订新的教学大纲

根据“5+3”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制订新的教学大纲,确定“5+3”中医学专业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有效掌握和理解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免疫学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了解中医药治疗临床疾病的免疫机理,并能运用所学免疫学知识解释中医中药是怎样防治疾病的。同时开展中医中药的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

2.2 构建适合的教学内容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曹雪涛主编的《医学免疫学》第7 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1)穿插中医药与免疫学相关知识:在讲解免疫学基本知识的同时,穿插中医药对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中医药与免疫的关系,能从免疫学的角度理解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将来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服务。(2)增加临床免疫学内容:近年来自身免疫病、肿瘤和艾滋病等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为让学生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研究前景,增加临床免疫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引导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疾病。同时补充中医药对这些疾病的防治作用,让学生体会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喜欢中医、爱中医,促进中医人才的培养。(3)增加免疫学发展前沿知识:如单克隆抗体药物、免疫检测点和CAR-T 细胞等是现代免疫学发展的最新领域,增加这些内容,并引导学生把现代先进的免疫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推动中医药发展和创新。(4)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5+3”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应注重科研和临床全面发展,让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注重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科研素质。将教师从事的科研项目引入教学,启发学生应用免疫学技术研究中医药作用和配伍的机理。把免疫学原理和实验技术与中医中药领域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3 年研究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3”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是基础知识扎实、外语水平高和接受能力强,所以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要采取更适合该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讨论式教学法:临床免疫部分一般采用病例讨论式教学。以一个中医药防治典型免疫性疾病的病例为切入点,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PBL 教学法,引导学生研究教材、分析病例和查阅文献,启发其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由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问,相互探讨,直到所有学生都没有疑问,最后教师归纳总结。(2)参与式教学法:选择一些容易、简单的教学内容尝试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上课讲解,这样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3)辩论式教学:在学期末组织一次学生辩论赛,由学生围绕“中医药与免疫”进行选题,如“中医药是促进免疫功能还是抑制免疫功能”等。确定题目后,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制作PPT。辩论时,由正、反方各4 人组成辩论小组,围绕中医药与免疫的关系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免疫学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免疫知识和技术来发展中医药。

2.4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为提高“5+3”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开设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中医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制备一个免疫学缺陷小鼠,选用不同的单味中药或复方进行治疗,再收集相应的标本用所学的免疫学技术进行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检测,了解中医药对免疫系统的整体调节作用和影响,同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免疫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使其对免疫与中医药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将来设计和完成研究生课题打下实验基础。

3 结语

“5+3”中医学专业开展医学免疫学课程独立授课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喜欢,有学生反映这门课程是他们学过最有兴趣的学科之一。因为学习免疫学知识后,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玄妙、抽象和晦涩的理论,启发了学生的中医科研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从事中医医疗、预防和保健等工作的中医临床精英人才。“5+3”中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实验课较少,创新性实验的开展往往要利用教师和学生课外时间来完成。由于教师都不是学中医出身,其中医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只有教师中医知识水平高才能确保将中医与免疫知识有效结合,更好地满足“5+3”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免疫学中医学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