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启示

2021-03-06 09:43牟德刚
关键词:先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

丁 强,牟德刚

(1.温州大学团委,浙江温州 325035;2.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社会追求现代化的运动史。现代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来说是一个因时、因地而异的问题,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和表述也不尽一致。但是,关于现代化的本质,如何认识,却是事关国运兴衰、民族存亡、人类前途的大事。五四前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蔡和森等先进分子对中国现代化的丰富认识,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并且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道路思考的发展历程

历史是不能按主观想象任意割断的,思想的发展则尤为错综复杂,从来都不是直线式前进的。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道路的思考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他们的思想不完全同步,而且各有侧重,但最终都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

先进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发端于对西方文明的追求。“现代化”一词何时开始出现于西方学术著作,尚不清楚。但这个词最初大概是用来取代西方学者早已使用过的“西化”和“欧化”一词,看来是不会错的[1]。“西化”和“欧化”实质上就是对近代社会变革趋势的一种认识,在清末出现的“新学”与“旧学”之争就显现了当时的人们对现代化的一种朦胧的认识。新文化运动初期,受当时国际、国内环境以及留学经历的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分子就倡导通过“西化”和“欧化”来实现国家现代化,这也是他们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旗帜开展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原因。陈独秀在《新青年》(时名《青年杂志》)第1卷1号《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一文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近代文明其实是古代文明,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文明是欧洲文明,他讲道:“‘近世文明’者,乃欧罗巴人之所独有,即西洋文明也,亦谓之欧罗巴文明。”[2]17陈独秀此时关于“现代化”的认识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普遍共识,后来求学日本回国的李大钊也参加到宣传欧美民主科学思想、反对中国封建专制落后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中。受到时代的影响,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等陆续开始加入到对西方现代化思潮的探讨和试验行列中,毛泽东和蔡和森等进行了“互助”“新村”的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后来,毛泽东和彭璜等人发起以人民制宪为核心的湖南自治运动,瞿秋白则从哲理上对西方民主主义进行思考,认为“德谟克拉西”在西欧已成为重新估定价值的问题,而在当时中国却很新鲜,他们的著作中也常出现“欧风美雨”“欧化”“世界文化”一类词语。

先进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激荡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凌唤起了先进分子对以西方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思想的反思、批判。李大钊最先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弊病,为了规避资本主义路线的问题,他在《青年与老人》《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等文中描述的“现代化”体现了东西方文明融合的思想,他指出,“现代之文明,协力之文明也”[3]32,他希望青年人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把东方文明介绍给西方,以期给世界文明做第二次贡献。一战结束,中国在巴黎和会的正义诉求失败后,陈独秀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出现了重大转变。陈独秀尖锐地指出,巴黎和会就是一个分赃的会议,与要实现世界永久和平与人类的真正幸福相差十万八千里[4]2。他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军国主义”“金力主义”给世界造成了无穷的罪恶,已经到了要抛弃的时候了[4]41。1919年12月,陈独秀指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不过是资产阶级要求权利的旗帜,根本不是人民的民主,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4]49。瞿秋白用其亲身经历描述到他思想转变的原因时说:“中华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民主主义的噩梦。”[5]在揭露资本主义问题时,他指出,“劳动界的不平等,完全是资本家专横压迫出来的,资本家要行他的侵略主义,所以要用劳动者来做他的机械”[6]。

先进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成熟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确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传播开来,先进分子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逐渐确立以社会主义为价值目标的现代化思想。1917年,李大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宣传、赞颂十月革命。他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3]239在《Bolshevism的胜利》中,李大钊认为,布尔什维主义虽然是俄国人创造的,但这种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①参见:李大钊. Bolshevism的胜利[J]. 新青年,1918。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多数人是穷的,少数人是富的,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产品增值,极为公平的分配方式,能够使人人都享受到很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改造现在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寻快乐的,不是向那穷苦不自由的地方去”①。1919年4月,陈独秀在《二十世纪的俄罗斯革命》一文中指出,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变动进化的关键[7]381。五四运动后,完全接受社会主义的陈独秀现代化思想迅猛而积极地向前发展着,他很快地抛弃了资本主义,指出:“社会主义要起来代替共和政治,也和当年共和政治起来代替封建制度一样。”[4]178-179毛泽东提出要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来考察国家的前途命运,要走俄国人的路[8]。蔡和森也指出,“社会主义真为改造世界对症之方”[9],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

二、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道路思考的理论维度

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蔡和森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他们的思考基本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同时他们对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初步尝试。

(一)政治维度: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

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大旗,在中华土地上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政治,是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分子和进步人士对中国政治现代化重要的历史贡献。陈独秀认为,“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比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职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10]53-54,从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惟民主主义的新国家”,因为,“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2]25。李大钊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11]十月革命之后不久,先进分子就发现俄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西欧的资本主义民主,李大钊指出:“以人道、自由为基础,将统制一切之权力,全收于民众之手……这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就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新信条。”[12]1919年,陈独秀在《告北京劳动界》一文也指出,二十世纪的民主,是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要求权利的旗帜[4]49。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先进分子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逐步认识到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对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20年2月,在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由北京前往天津,然后经海路前往上海的路上,他们就商议组建中国共产党。是年,刘仁静与张国焘讨论学生运动时曾说过:“笼统的学生运动已不济于事了,要根据马克思的学说来组织一个共产党。”[13]蔡和森也提出,“我以为先要组织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14]。毛泽东在《“驱张”和“自治”不是我们的根本主张》中表示,“我意我们新民学会会友,于以后进行方法……一是从事于根本改造之计划和组织,确立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15]507。1920年3月,在李大钊主持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5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在此基础上,上海、北京两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陆续建立起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就此正式成立,拉开了中国现代化运动新的篇章。

(二)经济维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谋求经济现代化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社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要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陈独秀曾经在答复黄凌霜的一封信中陈述过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点,他指出,共产党要努力的是让工人们的强制的、被迫的劳动转变为人尽其才、通力合作的劳动,努力使生产社会化,大力增进生产力,“使生产力大增、生产品充裕,使人人真能各取所需”[16]。另外,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中提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瞿秋白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一文中也指出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一致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一致而导致的:因为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不同,虽然经历的经济阶段可能是一致的,但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同一个时代的发达程度也会存在先后错落的景象。“生产力的状态变,经济关系也就变”,“经济关系受生产力状态的规定,已经可以明了……”[17]9

李大钊提出,要想在中国发展实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式建立由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府,这样才能消灭国内的剥削阶级,抵抗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压榨。李大钊分析了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后指出,世界的经济组织形式已经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18]356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面,李大钊认为创办国营经济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把生产工具以集体的形式还给工人[18]211。1920年,陈独秀也分析了当时中国发展工业的困境与出路,他指出:“中国急需发达工业,但同时必须使重要的工业都是社会的不是私人的。”[10]593陈独秀认识到当时我国工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认为当时我国资本制度还不发达,恰好可以扬长避短,提出在发展我国工业的时候要发展社会主义工业,要让国家重要的工业都是社会主义的,避免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样可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19]。

(三)文化维度:进行文学革命,实现文化现代化

关于文化的现代化,先进分子认为中国人要脱离蒙昧时代,成为文明民族,必须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既要发展科学的文化,又要以人为本发展平民的大众文化。瞿秋白曾指出,人们处在不同民族文化交融和冲突时,要通过创新增进各自的文化,而不能囿于自己个别民族的文化。他认为当时东西方文化都存在病态,主张融会东西之长,建立新型文化。“现时两种文化名代表过去时代的都有危害的病状,一病资产阶级市侩主义,一病‘东方式’的死寂。‘我’不是旧时代之孝子贤孙,而是‘新时代’的活泼稚儿。”[20]165他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中批评了脱离了平民大众儒家伦理所谓仁义道德的虚伪性,指出文化的平民化、科学的社会化真正实现之时就是旧社会灭亡之日[20]18。

先进分子力求通过实施社会性的文学革命,来实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陈独秀指出,“我们的民族性……缺少创造力”[7]467,为倡导新文化,高举“文学革命军大旗”,1917年,他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明确提出“三大主义”的新文学革命目标:一是要推倒那些工于雕琢、阿谀谄媚的贵族式文学,建立平实易懂、抒发真情的国民文学;二是要推倒那些陈腐不堪、铺张文字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真实的写实文学;三是要推翻那些曲折晦涩、隐晦难懂的山林文学,建立明了的、通俗易懂的社会文学[7]172-175。在实践中,陈独秀也认识到文化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921年他在《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一文中写道:“创造文化,本是一民族重大的责任,艰难的事业,必须有不断的努力,绝不是段时间可以得着效果的事。”[2]152瞿秋白认为,东方的封建文化无用,西方的资产文化也是废物,主张要用真正的道德和科学颠覆封建文化,用社会主义革命文化革新资产阶级文化,“只有真正的道德,真正的科学是颠覆东方文化之恶性的利器”,“此种新革命文化的先驱,正就是杀帝国主义的刽子手”[17]19。

(四)社会维度:打破封建礼教束缚,组织现代社会

个人的人格独立应该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标志,李大钊的社会理想是以人的解放为核心,通过“心物”的双向改造,使社会的变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把“对人的统治的政治”改造为“对物的管理的政治”。他的社会理想的精神纲领是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原则,具体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即“平民主义的政治”“个人自由与大同团结的统一”“世界主义”“妇女解放”。为了打破漫长封建专制对中国人思想的禁锢,李大钊十分注重个人精神解放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精神解放是一切解放之前提。李大钊将孔子称为“数千年之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于今日之时代精神”[18]79。他认为道德是贯穿于一个社会的习惯风俗,“古今之社会不同,古今之道德自异。而道德之进化发展,亦泰半由于自然淘汰,几分由于人为淘汰。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企于自然进化之程,少加以人为之力,冀其迅速蜕演,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18]79。

毛泽东也深刻认识到国民个体健全发展的重要作用,1920年,他在《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的中国:从湖南做起》中指出:“国民全体是以国民个人做基础,国民个人不健全,国民全体当然无健全之望。”[15]572恽代英认为,我国社会事业的诸多问题在于国人缺乏社会性,如西方人所称“中国人如一盘散沙”,中国人缺乏社会性的修养是阻碍国家振兴的最根本原因,即所谓的缺乏团结力,要改良这个社会,建设国家的社会事业,增强国人的社会性是前提[21]25。先进分子不仅在理论层面探讨组织现代社会的路径,而且从国家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真正实现建立现代社会的前提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他们把这些探索落实到了实践之中。如,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提出了帮助妇女获得政治权利、保护女工和童工、打破旧社会一切礼教习俗束缚的目标,同时指出,在私有财产制度之下,妇女真正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①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EB/OL]. [2020-02-01]. http://www.people.com.cn/。。

三、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道路思考的当代启示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以追寻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思想是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的价值依归,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明确了方向。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为中华民族开展伟大的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推进现代化建设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历史证明,现代化事业的成功不能没有一个正确前进的方向。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就是中国人民为了摆脱压迫,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现代化运动史。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是封建统治下开展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三种尝试,这些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在国外考察多年的孙中山先生最早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病,受到西欧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他提出融合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社会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三民主义”,以期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但他和他的同志们的目的还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清王朝,但胜利的果实被帝国主义扶持的袁世凯窃取。此后依附帝国主义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北洋政府陷于军阀混战以至民不聊生,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经济垄断在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手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先进分子就将党的奋斗目标同社会主义紧密相连,在发展党员时非常注重党员的思想是否与社会主义一致,李大钊要求党员同志“必须抱定目的和宗旨”[22],他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帮助党员了解党的主义,帮助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正是确立和紧紧地把牢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也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完善,并成为独立于西方现代化思想的理论体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初心”不动摇,以完善的现代化国家制度、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最强音。

(二)推进现代化建设须把握当下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生动体现,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党成立之初,中国先进分子就十分注重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开展革命工作。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不断深入工人群体,组织开展工人运动。陈独秀等还因共产主义运动要尊重中国实际情况而多次与共产国际代表发生争执。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23]毛泽东非常注重研究中国实际情况,在长沙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后,毛泽东一面积极向社会介绍共产党人的观点,一面到湖南各地考察省情、社情。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敌后抗战工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4]。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是与时俱进的,不能走老路、套路,要走创新之路、发展之路。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紧扣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从现实社会运动的规律上来把握,从全局的高度、长远的角度来思考,科学分析、精准施策。

(三)推进现代化建设须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当时闭关锁国的清廷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此后中国开始了艰辛的被动现代化过程,逐渐睁开眼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经验,先后实践了学习西方物质文明以“自强”“求富”为目的洋务运动;以效仿日本明治维新将中国变革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变法图存为目的的新政运动;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的的辛亥革命;以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新文化运动。上述运动都相继失败了,但却开启了民智,酝酿了五四运动,为中华民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当先进的知识分子陷入了痛苦迷茫之时,俄国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掌握科学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从被动现代化逐步走上了主动现代化的道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之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必定是建立在对一切优秀文明的吸收与扬弃之上的。李大钊认真对比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点,提出青年学者应该全力以赴研究西洋文明,同时也应当把东洋文明中接近现代精神的内容介绍给西方,促进东西文明的调和,从而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二次贡献[3]202。陈独秀认为不能因为要反对资本主义而去反对资本主义的一切,要借鉴吸收其优秀成果[2]225。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了现代化过程中的道路问题、组织领导问题,通过不断吸收国内外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起伟大新中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建立并不断发展;创造了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之路的奇迹。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不能故步自封,盲目自大,要不断总结全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避免中等收入、塔西陀、西化分化、修昔底德等发展陷阱,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光辉篇章。

(四)推进现代化建设须树立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关切全人类的命运,追求全人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思想。当今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在享受着近200年来无数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斗争的成果。在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就倡导青年要有世界的眼光,他在《敬告青年》中提出了青年要有“世界的而非锁国的”[2]14的品质。1918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陈独秀批评国家主义是导致“侵害”发生的原因,他极力倡导世界主义,他把国家比作是偶像,指出:“各国的人民若是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就自然毫无用处了。”[2]681918年,受到马克思主义洗礼的李大钊热情地呼喊:试看将来之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25]。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指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存在弊端,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第三条道路即社会主义道路,指出要依靠民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来改造中国和世界。瞿秋白非常认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世界化趋势,他肯定世界化趋势“本身确是社会的一种进步”[26]。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着冷战思维、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政客为了政治目的乃至一己私利不惜挑起贸易战、种族冲突甚至战争,给世界的和平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众所周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导致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生产效率的提高必然会推动全球化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联系必然会越来越紧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9-11-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8/c1001-19612670.html。。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树立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诠释,又是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符合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念,是直面世界发展问题,解决人类共同现代化问题的智慧结晶。

猜你喜欢
先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陈独秀三拒延安
为什么先进分子遭孤立受打击?
需要党的关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