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燕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围绝经期做出明确定义[1]: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以卵泡无法成熟,也无法排卵,通常会出现无排卵性月经。无卵性功血患者往往伴有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经期或长或短等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出血期间患者通常无不适感,但如果任其长时间的大量出血,则会导致严重后果,如继发性贫血,甚至休克。同时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也是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征兆[2]。鉴于出血原因的复杂性,早期的准确诊断显得特别重要,更是后续临床治疗的依据。本研究观察诊断性刮宫术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精神正常,个人资料完整。排除合并恶性肿瘤、重大器官功能障碍及病因明确的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年龄36~55(44.95±2.46)岁;绝经时间4~13(7.68±2.04)年。对照组年龄35~54(44.37±2.54)岁;绝经时间3~13(7.74±2.16)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性刮宫:炔诺酮(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2829)5 mg口服,每8小时1次,血止3 d减量1/3,直至维持每天5 mg,共治疗3周。观察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无需麻醉,但如果患者的宫颈内口较小,则需采取局部麻醉或应用镇痛药物。仔细消毒,充分显露患者的宫颈,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或宫颈后唇,全面刮出子宫内膜组织并送检。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出血量及经期时间。性激素包括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与孕酮(P),采集患者的晨空腹肘静脉血3~5 ml,离心分离10 min,离心速度3 000 r/min,将上清液保持在-4 ℃的环境下,使用瑞士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FSH、LH及P水平。
1.4 疗效判定标准[3]优:治愈率>70%,经治疗出血症状马上停止,且无并发症;良:治愈率20%~70%,经治疗出血症状基本停止,经期基本正常;可:治愈率2%~20%,经治疗患者的出血症状有所恢复;差:治愈率<2%,经治疗患者的经期和出血量未改善。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4.29%(χ2=9.879,P=0.002)。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FSH、LH及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SH、LH及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2.3 子宫出血量与经期时间比较 观察组子宫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子宫出血量与经期时间比较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通常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这已在妇科中达成共识[4]。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最先表现出卵巢功能衰退,资料显示[5]: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在采用药物性刮宫后,尽管经期紊乱得到纠正,出血量也有所减少,但药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影响,部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诊断性刮宫术通过去除病变的子宫组织,促进子宫内膜的脱落和再生,直至恢复正常的经期为止。诊断性刮宫术是一种机械性治疗方法,同时可为病理检查提供重要依据[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的FSH、LH及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病理学检查,观察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因功能性子宫出血而引起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在卵巢功能不断衰退的状态下,患者的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也在退化,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能力下降,导致促性腺激素水平上升,但卵泡仍无法规律性成熟[7]。因此,围绝经期功血与雌激素密切相关,通常属雌激素突破性或撤退性出血。由于雌激素的持续作用,患者的子宫内膜持续增生,同时又缺少激素的对抗作用[8],尽管子宫内膜增厚,可是并不牢固,极易出现急性、突破性的大量出血。病理检查结果大部分显示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属癌前病变,还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萎缩性子宫内膜,这与卵巢功能有直接关系,围绝经期的女性,卵巢不再产生雌激素,或子宫对雌激素的反应不足,导致内膜腺体和间质并未发育或增生,从而导致间断性、持续性少量出血。此外,异常子宫出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子宫内膜炎,当性激素水平波动明显,或伴有失血性贫血时,患者就会出现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最终引起感染[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主要是因诊断性刮宫术让增殖期内膜变成分泌期内膜,促进子宫内膜脱落,从而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月经时间[10-11]。药物性刮宫则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对子宫产生刺激,尽管也有一定效果,但在调节激素水平的同时,也会造成激素分泌紊乱[12]。诊断性刮宫可促进子宫内膜重新生长,从而刺激子宫末梢神经,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神经反射、反馈机制实现治愈效果[13],子宫的恢复比药物治疗更彻底,且安全性更高,疗效更温和,避免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诊断性刮宫术可明确异常出血的原因,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月经周期,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