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共建二级公立医院管理新模式的实践及成效
——以广东某医科大学寮步医院为例

2021-03-05 08:15刘小艳傅骏蕃
现代医院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东莞市医科大学专科

刘小艳,傅骏蕃

(1.东莞市寮步医院,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2.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省东莞市523000)

东莞是广东省地级市,全市下辖寮步等28个镇街和4个街道。东莞市寮步医院是寮步镇内唯一的一所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院,承担辖区内常住42万人口及周边区域群众的医疗服务。医院编制床位628张,可开放床位800张,职工810人(含退休人员)。2016年6月,东莞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寮步镇人民政府、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广东医科大学合作共建寮步医院。

1 校地合作共建的背景和目的

2015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东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改革列为重点任务[1]。2016年6月,寮步镇人民政府、东莞市卫健局、广东医科大学签订合作共建寮步医院协议。目的是期望通过合作,促进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全面提高[2]医院综合实力,实现快速提升寮步政府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和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的目标。在新医改形势下,创新校地合作共建医院的体制机制,建立符合国家医改方向和东莞市实际的校地共建公立医院新模式。

2 校地合作共建的实践

2.1 合作模式的创新之处,保持“六个”不变

保持医院公立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财政拔款渠道不变、资产归属不变、职工身份不变、基本服务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建“广东医科大学寮步医院”。

2.2 组织管理

医院保留原寮步镇政府管理机制,医院院长及班子成员均按东莞市干部管理权限规定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命。院长为医院法定代表人,主持医院全面工作。医院职能科室主任由医院领导班子程序任免,个别临床科室负责人根据专科发展需要由学校委派。

2.3 人事管理

医院原有职工(含退休人员)的身份不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维持原有渠道不变。拟引进的高端人才由医院和学校协商共同招聘、医院人员兼职教学职称按相关规定和程序报大学审批。大学常驻医院工作人员绩效工资按医院薪酬制度执行。

2.4 医院名称

在医院原有名称的基础上,共建初期,加挂“广东医科大学寮步医院”牌子,医院公章不作变更,内部文件保留东莞市寮步医院署名,医院网站和对外宣传统一使用广东医科大学寮步医院名称。达到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标准并通过评审后,改挂“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寮步医院”牌子;达到临床医学院标准后,再增挂”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牌子。

2.5 三方主要权利与义务

2.5.1 寮步镇人民政府。按照东莞市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共建医院的投入,为医院引进和培养人才提供优惠政策。

2.5.2 广东医科大学。参与医院运营和管理,将医院纳入大学的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根据医院发展需要,选派人员到医院指导工作,参与科室建设,提供医疗、科研、教学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向优秀输送优秀的毕业生。

2.5.3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协议的实施,为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2.6 主要做法

2.6.1 成立组织管理机构和制订订实施方案。三方共同组建“合作共建医院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7人组成,其中广东医科大学提名推荐3人,东莞市卫健局提名推荐2人,镇政府提名推荐2人,领导小组组长从广东医科大学推荐人选中产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广东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办公室主任由医院管理处处长担任,副主任由医院院长担任。学校制订合作共建实施方案,医院做好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及人才引进、学科建设、临床教学专项计划。按照3~5年扩规模、提技术,5~10年升内涵、上台阶的目标,逐步推进合作。

2.6.2 引进和培养人才,优化团队。一是医院向学校提供用人需要计划,学校定向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医院就业。二是医院借助医科大学平台,引进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学校每年给予5个编制用于医院定向招聘高层次人才。三是大学与医院联系举办研究生班,全面提升在职人员学历和培养人才。

2.6.3 凝练医院学科,打造特色。大学领导和医院管理处多次组织专家到医院深入调研,了解医院现状,从医院总体建设到具体的各科室建设、学科凝练,从医疗技术到教学管理、科学研究,逐一分析医院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对策。针对医院学科建设短板,大学安排校内外临床专家,与医院相应科室对接,实行面对面指导、一对一诊断。借助学校和附属医院的特色专科优势,资源共享,帮助医院凝练学科方向,逐步打造特色专科,市级、省级重点专科。合作共建后先后委派7位学科带头人,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办理多点执业进驻医院,担任职能部门或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参与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对科室的管理和日常医疗工作,定期出门诊、查房、手术和疑难病历讨论,并对青年骨干进行培养与锻炼。

2.6.4 加强教学科研,做出成果。医院独立设置科教科,学校派驻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人员担任科教科主任,按程序从医院临床科室选聘25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兼职副教授。教学管理方面,按照高校附属医院标准规划医院的教学体系,从医院内、外、妇、儿、药剂、检验、护理等专业人员中选聘带教教师291名[3]。在学校的指导下逐步完善教学条件、成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健全教学管理体系,提升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能力和水平。同时,大学加强对医院的科研指导,协助或联合医院逐步申报市、省级至国家级项目。

3 初步成效

校地合作共建自2016年6月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开始实施,2016年与2019年医院运行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见表1。医院医疗服务服务能力和患者医疗费用与全市均值对比见表2。

3.1 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明显改善

合作共建后,镇财政投入超过2亿元,改建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和对院内原来的住院楼等进行翻新改造,业务用房面积增加2.3万m2,可开放床位800张。购置了64排CT、胃肠机、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数字化乳腺X线诊断系统,PCR检验仪、高档心血管彩色B超、四维彩色B超、DSA、医用高压氧舱、高清电子内窥镜系统、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钬激光、肌电图、无创呼吸机、转运呼吸机等设备。同时,市财政投入1 000万元成立镇街医院首个高规格技能培训中心,改建了专家楼、实习生宿舍,可容纳200名实习生住宿,在广东医科大学组织的中外学术交流中,获外中外师生的高度评价。

3.2 医院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近三年,增加高层次人才共18人,中级职称人员由原来133人增加到178人,博士学历4人,填补医院博士学历空白。硕士研究生学历增加6人,22人参加合作举办研究生课程高级研修班,将于2020年毕业。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9人,院内62人评为东莞市学科骨干,获得市院长基金专项资助和奖励。

表1 2016年与2019年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表2 2019年医院相关指标与全市均值比较

3.3 医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专科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经过三年的建设,2019年医院皮肤科获评东莞市重点专科,肿瘤外科获评东莞市特色专科,实现了重点、特色专科的“零”的突破,填补了医院历史空白,也是东莞唯一同时获评重点和特色专科的医院。同时独立设置了中医科和肿瘤内科,骨科、普外科、儿科、中医科等专科建设发展初具特色。科研教学方面:省自然基金项目和SCI论文实现零的突破。2019年医院成功申报东莞市科技项目7项,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成为2019年东莞市唯一成功申报的镇街医院。近三年接收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卫校等院校实习生、全科医生、社区卫生进修生等近400名。

3.4 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纵向比较,医院以前因技术、人才而无法开展的三四级手术得到了开展,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减轻了患者往返广州等大医院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群众信任度增强,本地住院病人比例提高,转出率显著降低。据统计本地住院病人由2016年3 284人次,2019年增加4 281人次。横向比较,门诊患者2019年远高于全市医疗机构的平均增幅(5.8%);出院人数同比增幅为15.9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2.3%)。住院病人手术次数同比增幅为14.2%,高于全市医疗机构的平均增幅(12.5%)。

3.5 职工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据第三方满意度调查,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出院患者的满意度均比合作共建前提升。从问卷调查中发现,患者对医院环境、就医流程、医疗技术等满意度分别明显提高[4]。

3.6 其他

医院2018年参加广东省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成绩名列全省第四。2019顺利通过等级医院复评,成为东莞首家通过复评的二级甲等公立医院[5],连续多年被市卫健局评为综合管理先进单位。

4 结论

4.1 新的模式充分调动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和推动合作共建医院建设

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政府应当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和提高投入这个模比例,双鼓励公立医院开展科研项目,扶持重点学科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1]。这个模式创新之处,同以往的全面移交或托管等模式不同,保留了寮步镇委、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主体责任,既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更为关键是激发了政府的主体责任。政府将医院列为重要民生福祉工作,共建以后将合作共建列为每年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来抓,由党政办亲自督办落实。合作共建以来,纵向比较,政府财政对医院的投入超过了医院建院60多年来的总和,为医院学科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附属医院要求的基本业务平台;横向比较,寮步经济处于东莞镇街中上水平,但对医院的总的财政投入在镇街也前所未有。政府投入后不仅推进医院建设,同时让寮步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对企业招商资提供更好的配套设施,政府实现三赢。

4.2 破解东莞特殊行政管理模式带来的人才引进困扰

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由于受编制和东莞特殊的行政管理模式,东莞虽然属广东省地级市,但行政管理模式比较特殊,地级市直接下设4个街道和28个镇。寮步镇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并地处东莞市主城区、松山湖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等大市区核心位置。常住人口、财政收入、医院规模也是相当于县的当量。但就是因为名字为镇,很多高层次人才对寮步镇医院望而却步。加挂大学牌子后,特别是学校给予大学编制和附属医院研究生导师遴选等同等待遇后,对高层次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人才引进困扰。

4.3 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促进学科建设,弥补二级医院学科发展短板,突破发展瓶颈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与改革的主题,是医院发挥医疗、教学、科研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是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基层医院二次腾飞的必由之路[3]。寮步医院1995年成为东莞首批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同东莞二级公立医院一样存在学科专科建设不规范,高水平人才短缺问题,特色和重点专科一直是空白。合作共建以来,借助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学科平台优势,为医院突破天花板效应提供了政府所没有的资源支持。医院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基本思路[4],结合医院实际,聘请大学的学科带头人,派出骨干进修,大学优质学科的资源下沉,为医院打破学科发展瓶颈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研究生办的举办,省编制的设置,共同招聘,借助大学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医院突破人才引进与培养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4.4 新的模式医院保留经营和管理权,得到职工的认同,职工参与改革的意愿较强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力军,公立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改革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直接影 响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5]。其对内在动力明显不足甚至有的会因其既得利益而产生懈怠或不愿意改革[6]。新的模式保留原来的组织管理和人事管理,原来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没有调整,医院文化冲突较小,职工接受程度高。特别是加挂广东医科大学寮步医院牌子后,职工的工作环境的改善和收入的增加,职工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5 市卫健局的协调和对医改政策的指导,强化了医院的内涵管理

医院的改革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相关改革政策的协同作用才能保证改革的正常推进[7]。合作共建以来,对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1)医院试行薪酬制度改革,首家聘请第三方公司制定绩效分配方案,完善医务人员收入考核体系,将服务质量 、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与工资收入挂钩,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 、关键岗位 、作出突出贡献等医务人员倾斜,部分高端紧缺人才实行“年薪制”,部分聘用人员执行在编待遇,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8]。(2)为了完善医院管理,强化医院内涵,市卫健局将我院作为广东省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和东莞市二级医院等级管理复评试点单位,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优化收支结构,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2019年医院负债率为21%,平均住院日7.62 d,低于全市二级公立医院的平均8.2 d,药占比平均2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4.6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前景

校地合作共建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离附属医院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现在镇政府每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除购置先进设备外,准备投入进行智慧医院建设,市卫健局增加医院床位编制118张,并提出镇街医院向大专科、小综合转型发展。大学将结合医院的特点实行特色发展、重点突破,力争做出成效,使合作共建的工作成为校地合作的典范。相信通过三方共同努力,校地合作共建模式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前景乐观。

实践证明,在新医改形势下,校地共建新模式,全面提高共建医院综合实力,满足群众高质量医疗的需求。同时也为二级公立医院突破专科特色不强、疑难重症救治水平不高,硬件建设不足等发展困境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猜你喜欢
东莞市医科大学专科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医科大学总医院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