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分析*

2021-03-05 02:45万红先
关键词:资本密集型增加值服务业

万红先,蒋 丽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正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国际市场的竞争也由货物贸易竞争转向服务贸易竞争,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由2001年的59.3亿美元扩大到2018年的2 582亿美元。面对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中国能否在服务出口中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服务贸易利益有多大?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和研究。此外,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成本的下降,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重新布局全球生产网络,以“生产环节分工”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迅速崛起。服务业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环节和制造业的投入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大量的服务产品通过货物贸易间接出口。然而传统的贸易总额统计方法无法测算一国服务贸易间接出口。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利用2016版WIOD数据库中2000—2014年的数据,从贸易增加值视角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进行重新测算。

一、文献回顾

对贸易利益的研究伴随着贸易理论而开展,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及数据的日益丰富,对贸易利益测算问题的研究更是不断与时俱进。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以传统的贸易差额(李翀,2005[1];梁碧波,2011[2])、贸易条件(张先峰等,2006[3];张娟等,2011[4])作为衡量一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指标。用贸易条件来衡量贸易利益是基于出口商品结构不变的假定,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这一假定是不合理的,且只能表明贸易利益的变化方向,并不能获得贸易利益总量(戴翔,2015)[5]。二是利用技术含量间接表示贸易利益。通过利用出口收入指数(高敬峰,2011)[6],出口技术复杂度(陈晓华等,2014[7];叶霖莉等,2015[8])来衡量技术进步对贸易利益提升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各国都进口大量的中间品,因此以技术含量来衡量贸易利益存在不合理性。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成本的下降,国际分工由产品分工深入到生产环节分工,中间品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以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和技术含量间接表示贸易利益的传统测算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以价值增值为统计口径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框架为分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的国际贸易利益提供了新视角。李宏艳等(2015)[9]认为贸易增加值能反映一国的真实贸易利得,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指标。部分学者从贸易增加值视角研究中国总体层面出口贸易利益(戴翔,2015[5];韩中,2016[10];樊茂清等,2015[11]),也有部分学者从贸易增加值视角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林玲等,2012[12];张咏华,2013[13];魏浩等,2015[14];王岚,2019[15])。随着服务可贸易性的增强和内含于制造业中的服务增加值出口增长,服务贸易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是大部分研究主要聚集于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郭晶等2016[16])、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孟东梅等,2017[17];罗良清等,2019[18])。除戴翔(2015)[21],牛华等(2016)[19],马盈盈等(2018)[20],很少有学者对中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出口贸易利益)进行测算。但戴翔(2015)[21]和牛华等(2016)[19]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的测算是基于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且没有和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服务贸易利益进行对比。马盈盈等(2018)[20]注重分析的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变动且没有对细分服务业进行分析。鉴于此,为了更清楚了解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从服务贸易总体、服务贸易大类、细分服务业部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并将其和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服务贸易利益进行对比。

二、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测算方法

本文借鉴戴翔等(2017)[21]、Cheng(2018)[23]运用的方法,计算2000—2014年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有助于了解目前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的真实水平。

本文首先使用“两国家一部门”模型来分解一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如表1所示。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都只有1个可贸易部门。该部门的产品既可以用来直接消费,也可以用来作中间投入,每个国家都可以向对方出口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S国的总产出可以由如下公式表示:

Xs=AssXs+AsrXr+Fss+Fsr

(1)

在公式(1)中,Asr是投入产出系数矩阵,表示在S国生产被R国用作中间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两国生产和贸易的系统可用以下分块矩阵的投入产出模型表示:

(2)

对上式进行变形运算可得:

(3)

Bsr矩阵是里昂惕夫逆矩阵。此外,出口中包含货物和服务的中间使用出口和最终使用出口。因此国家S出口可以被分解为:

表1 两国家一部门投入产出模型

Es=Zsr+Fsr=AsrXr+Fsr=vsBssFsr+vrBrsFsr+vsBssAsrXr+vrBrsAsrXr

(4)

Es表示S国的出口;v表示直接增加值系数矩阵,vsBssFsr表示最终使用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vrBrsFsr表示最终使用出口中的外国增加值,vsBssAsrXr表示中间使用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vrBrsAsrXr表示中间使用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

因此S国出口国内增加值DVs可以表示为:

DVs=vsBssFsr+vsBssAsrYr

(5)

相应的,上述两国家一部门的基准模型可以扩展到多国家多部门的模型,假设有G个国家,N个部门,因此S国的总出口可以表示为:

(6)

进一步,总出口可以被分解为出口国内附加值和出口国外附加值。因此,方程(6)可以表示为:

(7)

因此,S国出口国内增加值可以表示为:

DVs=Vs(I-Ass)-1Es

(8)

Vs是N*N的对角矩阵,对角矩阵中的非零元素表示单位总产出的增加值份额,即增加值率,Ass是N*N矩阵,表示S国直接消耗系数矩阵。Es为G*1维列向量,表示S国G个行业的出口额。将DVs中各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加,可以得到总的出口国内增加值,同理将服务业各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加就可以得到总的服务业出口国内增加值。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WIOD 2016版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包含43个经济体和56个产业部门。本文选取的服务部门从C24-C55,共32个服务部门(2)C24:电力、热力、燃气和空调的供应业,C2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C26: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C27:建筑业,C28:汽车、摩托车的修理与销售,C29:除汽车、摩托车外的批发贸易,C3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零售贸易,C31:陆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业,C32:水上运输业,C33:航空运输业,C34:物流仓储业,C35:邮政快递业,C36:住宿和餐饮业,C37:出版业,C38:传媒业,C39:通信业,C40:计算机程序设计、咨询与信息服务,C41:除保险、养老基金外的金融服务,C42:保险、再保险和养恤金,强制性社会保障除外,C43:金融及保险的辅助服务,C44:房地产业,C45:法律、会计及管理咨询服务,C46:建筑和工程活动、技术测试和分析,C47:科学研究和发展服务,C48:广告及市场营销,C49:其他专业科学技术服务,C50:行政和辅助服务活动,C51:公共管理、国防和强制性社会保障,C52:教育,C5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54:其他服务活动,C55:家庭活动.,参照盛斌等(2018)对不同要素密集度服务业部门的划分,本文按要素密集度特征将服务业部门划分为以下4种类别,具体划分如表2所示。

表2 按要素密集度划分服务业部门

三、测算结果及分析

(一)中国服务业总体层面出口贸易利益

在GVC分工下,一国总贸易额因重复统计被高估,服务贸易额则由于其统计的复杂性和数据的不完整性容易被低估。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贸易增加值视角对一国真实出口贸易利益进行判断。本文依照上文所描述的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并将其和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总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进行比较。

表3中第1列至第4列是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的测算结果,第5列至第8列是基于传统总值核算法的测算结果。由表3中第1列至第4列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1)从服务出口贸易利益总体层面来看,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一直呈现上升的态势,从2000年的749.45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7 916.19亿美元,年均增速近28%。(2)从增长率来看,我国服务出口增长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利益的获取速度也是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3)从占比结构来看,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在出口国内增加值中的占比由2000年的34.34%上升到2014年的39.25%。(4)综合以上3点可知,中国服务出口额在增加,服务贸易利益在总体贸易利益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服务贸易利益的获取速度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扩大,带来了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不断增长。当前现代服务业是各个国家获得服务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导行业,这是中国获取贸易利益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表3 2000—2014年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的整体 单位: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计算的中国服务出口整体贸易利益是否和基于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贸易利益有所不同,本文做了一个简要的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两种测算方法测算的中国服务出口整体贸易利益在总量和变化趋势(比重)上都是不同的。就服务贸易利益总量而言,与传统口径统计的服务贸易额相比,服务贸易增加值额大于服务贸易总额。就变化趋势而言,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中国服务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呈下降态势,但贸易增加值核算法计算的中国服务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呈上升态势。可以看出,不论是从总量上还是服务贸易占比结构上,传统统计方法均低估了服务贸易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基于传统口径统计的服务贸易出口额没有考虑到物化到商品中的服务贸易出口额。正如Joseph(2015)中提到跨境服务贸易间接出口比直接出口更重要,跨境服务贸易直接出口占世界商品和货物总量的20%,如果把间接出口也统计在内,这一比例将达到70%。

(二)中国服务业分行业层面出口贸易利益

前文已经从中国服务出口总体贸易利益角度做了一定分析,但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具有不同的情况。基于传统统计方法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服务获得贸易利益,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总体服务贸易利益中占据很小的比重。那么,按贸易增加值核算法,情况是否如此呢?为此,本文按要素密集度特征把服务贸易部门分为4种要素密集度特征不同的服务贸易部门(由于社会公益性服务业占据很小的比重,本文不再分析),具体分类如表2所示,并采用贸易增加值核算法计算,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四大类服务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和占比结构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1)当前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是中国服务业出口的主导行业,中国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获取的贸易利益占中国服务总贸易利益的40%。(2)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中占比上升,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以及社会公益型服务业在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中占比下降,(3)2000—2008年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主导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008—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导行业由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且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4)综合以上3点可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地位在逐步上升,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上述结果和中国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相一致。2000—2007年,中国加入WTO带动了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又带动了中国运输服务业等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此阶段中国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2008—2014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次贷危机使中国货物贸易发展速度受阻,中国运输服务业等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此外,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投入率在上升,资本密集型服务投入率在下降(盛斌等,2018)[22],这是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中国服务出口主导行业的主要原因。

作为比较,表4中第1列至第8列报告了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和传统统计方法测算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服务业出口比例。在传统统计方法下,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一直是中国服务业出口的主导行业。2014年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贸易总出口中各自占据53%、22%、22%的比重,这明显和基于增加值口径统计的不符。从贸易增加值的角度来看,2007年以前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主导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007年以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主导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014年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占服务贸易总额的4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接近,达到28%。显而易见,传统统计方法高估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低估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产品大多是物化在货物贸易出口中,较难统计。

表4 2000—2014年按要素密集度特征的中国服务业出口占比 单位:%

(三)中国服务业细分行业层面出口贸易利益

从总体角度和要素密集度特征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进行测度,并与基于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服务出口贸易利益进行比较,虽然有利于从总体和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了解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但无法了解具体细分服务业的出口状况。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细分服务业出口状况,限于篇幅,本文仅在表5中列出主要年份细分服务业出口增加值和总值。

表5 2000—2014年中国细分服务业服务出口贸易利益 单位:亿美元

续表5

表5中第1列至第4列是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的测算结果,第5列至第8列是基于传统总值核算法的测算结果。由表5中第1列至第4列测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3个方面的判断:(1)WIOD统计的中国服务业缺失的部门有8个。虽然部门统计缺失并不能表示该部门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部门是没有完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部门。(2)就具体行业而言,除汽车、摩托车外的批发贸易(C29),除保险、养老基金外的金融服务(C41),陆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业(C31),法律、会计及管理咨询服务(C45),四者之和占中国总体服务业出口的60%。(3)就平均增长率而言,物流仓储业(C34),科学研究和发展服务(C47),其他专业科学技术服务(C49),行政和辅助服务活动(C50)是中国服务业出口增长较快的4个部门,同时也是中国服务业的短板部门。(4)综合以上3点可知,中国服务贸易利益来源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于4大服务贸易部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有所改善。

作为比较,表5中第6列至第9列报告了基于传统统计方法测算的细分服务业出口额。二者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与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核算法相比,基于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除建筑业(C27),水上运输业(C32),航空运输业(C33),计算机程序设计、咨询与信息服务(C40)在其他细分服务行业均低估了出口额。总体来看,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更能反映中国细分服务行业出口贸易利益。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最新版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WIOD),从贸易增加值视角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利益进行重新测算,并与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服务出口贸易利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从贸易增加值视角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总出口比重近40%,服务贸易地位在提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是中国服务出口的主导行业;除汽车、摩托车外的贸易批发服务,除保险、养老基金外的金融服务,陆地及管道运输服务业,法律、会计及管理咨询服务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近60%,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失调。(2)传统统计方法计算的服务出口贸易利益小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计算的服务出口贸易利益,同时传统统计方法高估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中国服务出口中的重要性,低估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中国服务出口中的重要性。

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扩大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积极探索服务业对外开放新领域

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总出口比重近40%,服务贸易发展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部分原因是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开放力度不够大。中国政府要进一步扩大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度,有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通过引进的竞争机制,迫使国内服务部门提高效率,但同时要防止部分服务部门贸易自由化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安全造成影响。

(二)在现有比较优势基础上逐步转变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特别是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各个国家获得服务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但本文的计算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对此,中国在巩固和坚持发展传统服务产业且不断发展其内在潜力的同时,要尽早摆脱对旅游,贸易批发等传统服务贸易的依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政府要重视教育,企业要重视培训,人力资本存量是决定一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依托货物贸易发展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

本文研究发现,2000—2007年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导行业,主要归因于入世后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等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其本身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必须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而生产性服务业是制约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因素。因此,中国可以依靠货物贸易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建立起一套从货物到服务的传导机制,有效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出口质量。

(四)要有侧重点地支持处于价值链上游服务业的发展

本文计算结果显示,位于前四位的中国细分服务业出口额之和占中国总体服务业出口的60%,服务出口结构失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涉及的产业类型比较多,其中批发贸易、旅游、运输等属于比较成熟的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对于处于价值链上游的服务贸易行业,例如金融业、IT等能带来较高附加值的行业,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

(五)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工作

基于传统统计方法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服务获得贸易利益,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总体服务贸易利益中占据很小的比重。但是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我们得出不同的结论,传统统计方法可能会误导政府分析中国的服务贸易情况。因此,政府应完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争取将统计误差降至最低。

猜你喜欢
资本密集型增加值服务业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大国雁阵模型可分析我国产业转移吗?
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区域差异分析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Appearance of a neural bypass between injured cingulum and brainstem cholinergic nuclei of a patien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follow-up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images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