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玉,郑惠霞,刘文莹
(东莞市石碣医院普外科,广东 东莞 523290)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急腹症,常见症状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阑尾区压痛反跳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近年来最为常用、高效的手术方式,而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为可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明显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患者疼痛感觉,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1-2]。因此,本研究从我院2019 年1 月开始至2020 年1 月,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部分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护理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如下。
选取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80 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年龄范围在12~65 岁间,平均(35.6±3.5) 岁;观察组年龄范围在15~67 岁间,平均(34.5±3.3)岁。两组患者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者患者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卧床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疼痛程度的差异。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包括术前准备(备皮,建立静脉通道等),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包括:术前护理:①心理疏导大多数患者虽然对于阑尾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毕竟了解有限,加之需采用手术治疗,难免心理紧张、焦虑、害怕、担心,特别是对于未成年患者更多的是恐惧,所以我们在术前让患者充分了解阑尾炎的发生机制,告诉患者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已经非常成熟,只是一个很小很常见的手术,介绍腹腔镜对于患者来说是创伤小,副作用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②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特别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病,应对合并基础病老年患者平常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作出对其最适合的护理方案。告知患者接下来他将接受的术前准备工作和治疗方案,会对其产生何种影响,会有什么不良或不适反应,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身体准备。术中护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全麻方式,对麻醉药品的反应,在术中严密监视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血压等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吸痰,减少气道阻塞的发生风险,保证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的平稳;保证手术室的温度不低于23 摄氏度,注意患者在术中的防寒保暖等工作。术后护理:①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降低恶心呕吐、窒息等发生,准备吸痰器和多功能监护仪,注意胃肠减压等治疗,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②并发症护理,阑尾切除术患者常留置引流管,应密切观察引流管情况,加强术口护理,减少术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合并有贫血等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血氧等情况,给与一定的补液治疗。在术后12h 内减少大幅度的体位改变或急剧的腹压改变,减少术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术后12h,鼓励患者多下床走动,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胃肠道梗阻、腹腔粘连的发生。③疼痛监测,术后6h 麻醉药效退去,患者的疼痛感觉最为明显,严密监测患者术后24h 的疼痛反应及时处理,可采用舒适体位,转移注意力、药物止疼等方式;如患者有上腹部或肩部不适,应告知患者这是因为术中气腹,二氧化碳对膈肌刺激造成,术后几天可自行消失。④合理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首次排气排便后,可进行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叮嘱患者术后一周内尽量不要食用粗纤维食品,比如玉米、韭菜等,减少胃肠道负担。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比较(分)
(1) 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排气和排便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程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2]进行评估,总分为10 分,得分越低,疼痛越轻。(2)术后并发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尿潴留、恶性呕吐、切口感染、肠黏连、肠梗阻等)。(3)心理状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3]。(4)护理满意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及各类评分等计量资料均采用t 检验,护理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恶性呕吐、切口感染、肠黏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比较(n,%)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急腹症,居外科急腹症首位。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多与阑尾管腔迂曲狭窄、血供障碍、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阑尾区压痛反跳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4-5]。目前阑尾炎治疗方式虽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但除去粘膜水肿型阑尾炎对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均需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虽有手术方式简单,手术成本较低等优势,但是却有术后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腹腔镜下进行阑尾切除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采用[6-7]。而如何进行围手术期辅助护理,提高患者手术安全,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患者疼痛感觉,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成了我院近年来关注的重点[8-9]。
本研究从我院2019 年1 月开始至2020 年1 月,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部分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术中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术口变化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饮食和康复指导。据观察统计,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后的排气和排便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些方面是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患者护理后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下降,说明人文关怀护理能最大程度上抚慰患者的焦虑烦闷等负性心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多,在患者而言,除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外,他们会较之前更加注重心理上的抚慰,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正是符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产物[10-11],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部分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传统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我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