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媞,黄薪侥,徐静,刘俊兰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产二科,重庆 401147)
在当代妊娠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双胎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来现已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该类产妇与单胎妊娠产妇相比,更易出现不良情绪及躯体不适表现,进而可对产妇的孕期安全性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1]。因此,于双胎妊娠产妇的待产期间给予其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2]。以往,临床方面多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为双胎妊娠产妇开展护理干预,上述护理方法虽可得到一定护理效果,但仍存在较大的护理内容限制。而相关研究资料指出,通过在妊娠期间为产妇开展IKAP 模式护理干预,则可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进而显著提升妊娠干预质量[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IKAP 模式护理在双胎妊娠妇女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在2017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期间于本院待产的双胎妊娠妇女中选取1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间顺序进行患者分组,单组为75 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9.6±4.1) 岁,孕周为36~43 周,平均孕周为(40.5±6.7)周。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4~37 岁,平均年龄为(29.3±4.0) 岁,孕周为37~41 周,平均孕周为(40.3±6.5)周。组间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定为双胎妊娠;(2)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妊娠相关并发症;(2)合并存在精神障碍相关症状。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开展IKAP 模式护理,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1)选取科室内接受过IKAP 模式护理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参与本次研究,并依据IKPA 健康教育模式为产妇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全程心理疏导。(2)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入院后,即对其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同时主动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需应用焦虑及抑郁评估量表对产妇当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掌握可影响产妇心理状态的关键性因素。(3)护理人员应采用发放健康手册、电话咨询、网络交流等方式给予产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干预,进而帮助其了解分娩流程及妊娠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同时提醒其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需依据产妇的身体现状帮助其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并指导其掌握分娩后期的相关护理知识;此外,可鼓励产妇主动表达内心感受,并引导其进行心理调节。(4)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家属充分讲解双胞胎妊娠存在的潜在危险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提醒其主动关心产妇,同时帮助其养成正确的思维观念,进而有效提升产妇家属的护理配合度,此外可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自信心。(5)护理人员应依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为其设计妊娠期间的各项护理计划,同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同时对产妇的产检依从性进行重点督查,对于护理干预期间所发现的护理薄弱点应重点分析原因,并落实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价: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评价,量表各评价项目均采用4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情况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得分与护理满意度水平成正比。
应用SPSS 21.0 软件对本文中出现的各项计量资料(T 检验)及计数资料(χ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P<0.05 为对比数据差异明显。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焦虑状态及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护理后,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护理后,对照组7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9.3±4.5)分,观察组75 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4±6.3)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 值=15.63,P 值0.01)。
妊娠作为育龄女性的一项特殊生理过程,可对产妇的生理、心理、身体机能等方面均产生较大改变,而双胎妊娠产妇作为高危分娩产妇人群,其心理应激反应及身体不适反应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产妇[4]。而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双胎妊娠产妇的分娩安全性虽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既往临床研究数据仍指出,产妇主观因素所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仍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如何在双胎妊娠产妇的待产期间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5]。IKAP 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以护理对象独特性为护理重点的护理干预方法,其可在充分了解护理对象基本信息及身体状态的前提下,给予其全面的全程护理干预指导,同时可通过与研究对象家属展开紧密配合,进而使护理干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并可显著改善护患关系。相关研究资料指出,上述护理方法应用于双胎妊娠产妇中可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提升分娩安全性[6]。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比(分, ±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比(分, ±s)
组名 例数(n) 焦虑状态评分 抑郁状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75 46.7±5.1 35.4±3.9 47.3±5.6 37.1±3.4观察组 75 46.3±5.0 26.1±2.7 46.9±5.7 27.7±2.9 T 值 - 0.49 16.98 0.43 18.22 P 值 - 0.63 0.01 0.67 0.01
表2 两组护理后的分娩结局对比[n(%)]
本文通过为两组双胎妊娠产妇分别开展了常规护理及IKAP 模式护理后发现,护理后,两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焦虑状态及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得知,IKAP 模式护理可显著改善双胎妊娠产妇的负性情绪,进而帮助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进而证明,IKAP 模式护理可有助于降低双胎妊娠妇女的剖宫产率,且不易出现早产、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结局,该护理模式可明显提升分娩质量,改善分娩结局。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从而表示,IKAP 模式护理可有效提升双胎妊娠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改善护理干预质量。
综上所述,为双胎妊娠妇女开展IKAP 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分娩结局及负面心理状态,同时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水平,具体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