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进,邓柳琪,陈毅荣
(1.东莞市中堂医院,广东 东莞 52322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是指指头-干角外翻大于等于160 度,并伴随大结节移位大于1 厘米的肱骨近端骨折,该种骨折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1]。本文就2018 年1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接收的40 例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对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我院接收的40 例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20 例,参照组20 例。参照组中男9 例,女11 例;年龄35-76 岁,均值为(53.18±8.64)岁。实验组中男8 例,女12 例;年龄36-77 岁,均值为(54.09±8.51)岁。全部病人的一般病例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1 参照组
对本组病人实施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全麻,病人取平卧位,将病人的患肩用软垫垫高,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然后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通过C 臂X 线机进行透视,确定复位满意后,将PHILOS 钢板置于结节间沟后方1 厘米的位置和大结节下0.5 厘米的位置进行固定。
1.2.2 实验组
实施三角肌外侧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本组病人使用的体位与麻醉方法和参照组一样,取三角肌外侧小切口,长约4 厘米,不超过肩峰下5 厘米[2]。切开皮肤及深筋膜,将三角肌进行钝性分开,将肱骨近端暴露,采用1-2 枚2.0mm 克氏针紧挨肩峰外侧向下内打进肱骨头,用2.0mm 克氏针临时穿入大结节,牵引骨折远端,借助克氏针辅助复位,再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对于断端骨质缺损严重的病人进行同种异体骨进行填充夯实,通过C 臂X 线机透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紧贴肱骨外侧潜行剥离,防止造成腋神经前支损伤,紧贴肱骨外侧前行插入锁定钢板[3]。于肱骨近端前外侧放置锁定钢板,钢板前段据肱二头肌长头肌健外侧1 厘米,上据肱骨大结节顶点0.5 厘米,使用2.0mm 克氏针对锁定钢板孔进行临时固定,于最远端锁定孔处切一0.5厘米皮肤,对肌层进行钝性分离,上2 枚长度适中的锁定螺钉进行固定,于近端上锁定套筒、钻孔、测深,上长度适中的锁定螺钉进行固定,将临时固定和辅助克氏针取出[4]。如果肱骨大结节的稳定性较差,则需要于锁定钢板孔应用1-0 可吸收线对肩袖进行缝合固定[5]。完成以上操作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术口冲洗,2-0 可吸收线对深筋膜进行修补,对皮肤进行皮内缝合[6]。
观察两组病人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应用Constant-Murley 评分标准对两组病人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共计100 分,大于等于90 分为优,80 至89 分为良,70 至70 分为一般,小于70 分为差。
观察两组病人的肩关节活动度,包括上举、后伸、外展、外旋。
将数据纳入SPSS 21.0 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t 检验,P<0.05 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 数据可知,实验组的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
由表2 数据可知,实验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
由表3 数据可知,实验组的肩关节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
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其治疗准则为尽力保留肱骨头血供、稳定内固定及解剖复位以保证早期的功能锻炼,为恢复良好的肩关节功能提供条件[7]。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移位及轻度移位的情况,主要有患侧肢体吊悬与夹板外固定、超肩石膏外固定等治疗方案。对于已经出现移位的情况,进行非手术治疗易导致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功能阻碍等后遗症,必须进行手术进行干预[8]。
表1 实验组和参照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 ±s)
表1 实验组和参照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d)实验组 20 61.27±13.26 89.31±28.74 78.46±1.59参照组 20 70.87±14.76 241.07±65.26 91.45±2.54 t 3.685 16.208 33.014 P 0.000 0.000 0.000
表2 实验组和参照组病人肩关节功能比较( ±s,分)
表2 实验组和参照组病人肩关节功能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一个月 术后三个月 术后六个月实验组 20 40.19±2.16 62.82±4.78 74.26±6.35 81.85±9.43参照组 20 39.98±2.79 49.87±3.51 64.87±5.97 77.49±8.59 t 0.453 16.631 8.205 2.603 P 0.651 0.000 0.000 0.011
表3 实验组和参照组病人肩关节活动度( ±s,°)
表3 实验组和参照组病人肩关节活动度( ±s,°)
组别 例数 上举 后伸 外展 外旋实验组 20 158.78±8.97 35.79±2.68 159.71±8.71 46.09±2.84参照组 20 129.25±6.24 29.69±2.06 125.43±7.45 35.77±21.43 t 20.582 13.743 22.778 3.636 P 0.000 0.000 0.000 0.000
手术方案主要有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术[9]。克氏针内固适用于儿童,因其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致使固定常失败;外固定支架固定具有创伤小的优点,适用于骨骺未闭合的儿童,因为固定后的稳定性好,可以进行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但不适用于复杂性骨折;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切口小、创伤少的优点,但易造成肩袖损伤,可能出现肩锋下撞击并发症;半肩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高龄病人,可以解决骨不连及肩关节疼痛的问题,但可能出现关节功能恢复不好及再次脱位;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显著、固定可靠且并发症少[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应用三角肌外侧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肩关节功能,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