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动态变化情况分析

2021-03-04 10:32袁盛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液感染性休克

袁盛健

感染性休克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较为常见的一种急重症,临床又称为脓毒症休克,是由微生物及霉素等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其临床症状综合征包括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障碍、器官功能紊乱等。主要指体内感染病灶无法彻底被清除后而引发的身体代谢紊乱,感染性休克者一般多合并脏器功能受损,若不快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危,增加临床病死率[1]。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首选方案是体液复苏,应用此治疗方法能改善其预后效果,但是其治疗后病情恢复程度成为研究的难点,为了寻找便捷、准确的病情评估指标和预后敏感标志物,本文将对收治的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重点观察比较患者在不同复苏阶段的CRP和PCT的含量变化情况,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研究,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本院ICU病房行体液复苏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综合征,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77±5.21)岁;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腹膜炎手术感染11例,血流感染5例,创伤感染8例,重症胰腺炎感染6例,胃癌术后肺部感染5例,其他5例;同一研究区间选择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6.23±5.3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同意参与;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患者符合体液复苏治疗指征;观察组患者治疗48 h后达到设定的复苏治疗目标且良好存活者。排除标准:肿瘤患者;血液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史;入院后生存期<48 h。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将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快速进行体液复苏治疗,分别在复苏治疗前、复苏治疗6、8、12、24、36、48 h均采取静脉血5 ml,将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置入冷冻环境中保存[2]。同时对健康人体的静脉血进行检测,CRP的检测方法: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选择DADEBEHRING(德灵)BN蛋白分析仪检测,试剂为德国的DadeBehring MarburgGmbH生产;PCT的检测方法:以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选择德国BRAHMS公司LU-MATLB9507检测仪[3]。

1.2.2 体液复苏治疗 将感染性休克患者送入ICU就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尿量及血常规等指标,首先在1 h内注入林格液500 ml+5%的人血白蛋白250 ml,患者行液体复苏的目标是: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指标达到8~12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65 mm Hg,尿量每小时≥0.5 ml/kg,血氧饱和度>70%以上。若复苏目标达到后可减缓输液速度,如果未达标,需要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治疗,低血压情况者常规使用升压药遵医治疗,合并高血糖患者应输注胰岛素维持血糖至8.3 mmol/L,出现肾功能不全者应采取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复苏治疗时的晶体液是0.9%生理盐水+林格氏液,胶体为人工胶体、白蛋白和血制品[4,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CRP和PCT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行复苏治疗前、复苏治疗6、8、12、24、36、48 h的CRP、PCT变化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CRP和PCT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CRP和PCT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治疗前CRP和PCT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观察组患者各个阶段的CRP、PCT变化值对比观察组患者的CRP、PCT随着复苏治疗的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且不同阶段的CRP、PCT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各个阶段的CRP、PCT变化值对比()

表2 观察组患者各个阶段的CRP、PCT变化值对比()

注:各阶段对比,P<0.05

3 讨论

感染是医院较为多发的病症,其感染类型和感染程度不同,很多严重感染患者最终会引发休克,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极大,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机体处于炎症反应和抗炎症反应的失衡状态,当患者炎症反应过度时就会表现为发热、休克、渗漏综合征、脱水以及脏器功能损伤等,及时治疗不仅能消除患者的炎症,还能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平衡[7,8]。目前治疗感染性休克最好的方法是体液复苏治疗,其作用是通过软化细菌中的毒素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达到消炎抗感染效果,缓解脱水、发热等症状[9]。

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失衡,其体内的白细胞活性不断增加且聚集在内皮组织中,以往临床可通过体温测量、白细胞计数、血乳酸监测等来评估此病,但是其评估准确性不高,无法精确反映患者的感染程度。临床CRP和PCT不仅是炎症疾病和感染疾病的特异标志物,还能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病情程度,是一种重要的判断指标[10,11]。实际上血清PCT是细菌感染敏感的重要诊断指标和判定炎症类型和活动情况的指标,该指标是一种蛋白质,健康人的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体内血清含量低,只有发生感染或出现全身表现时,甲状腺外组织会合成释放更多,导致血清中PCT增加,在细菌感染严重情况下会释放到循环系统的可溶性蛋白,所以感染者与健康人体相比,健康人的浓度相对较低,通过液体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后其PCT会迅速下降,通过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能诊断和反映其预后疗效。CRP是一种与肺炎链球菌中多糖发生凝集反应或急性感染时出现的蛋白质,机体在炎症刺激下,体内的白细胞介素(IL)-6、IL-1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会诱导肝细胞合成CRP,通常48 h内即可达到峰值,最终会随着治疗时间和病情好转而慢慢下降至正常水平,健康人体内的CRP含量较低,并长期稳定存在,因此通过观察CRP的水平变化能判断机体发生的生理状况。

本研究对行体液复苏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CRP和PCT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PCT随着复苏治疗的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且不同阶段的CRP、PCT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RP、PCT水平变化情况可以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感染预后情况,其各水平降低表示患者的感染程度减轻,病情有所好转。

CRP、PCT水平均是蛋白质,在机体炎症反应情况下均会引起CRP、PCT水平增高,单用任一指标很难进行综合判断,因此需要两种指标结合使用,才能全面分析机体的防御机制。但是CRP指标的表达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响,在细菌感染疾病的诊断中,其诊断价值明显不如PCT,PCT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强,在感染前期、鉴别感染类型以及判定感染程度方面的价值较高,指导意义显著[12]。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行体液复苏治疗后的CRP和PCT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的判断患者的感染程度及病情好转效果,为临床进一步准确、科学治疗提供参照方案,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体液感染性休克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体液免疫9项指标总误差与不确定度比较分析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