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辉
(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也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但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发挥其育人功能。文章以民办高校上海建桥学院重点课程«大学英语1»为例,探讨如何将大学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如何做到“随英潜入课,育人细无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就是指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因此,无论从课程性质还是从国家的教育目标来看,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大学生有着自身的个性与特点。他们的文化素质整体偏弱,部分缺乏学习主动性,在大学学习阶段,思想不完全成熟,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信仰迷茫,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他们个性比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意识较差。大学英语课堂是中西方价值观相碰撞的阵地,各种思想在这里汇集,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偏差,所以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结合上海建桥学院«大学英语1»的教学实践,主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建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为指导思想,突显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课程目标除了原有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外,还设立了思政目标,«大学英语1»挖掘教材«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1»的思政元素,设立了以下几个思政指标点:坚定信念、追求梦想、奉献社会、自强自立、热爱和平、爱党爱国、爱护环境。
课堂教学将单元主题、思政元素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表1 «大学英语1»部分单元思政教学元素汇总表
续表
«大学英语1»的实践教学,将思政元素导入途径分为三个阶段:课前推送、课中加强和课后巩固。
课前推送环节主要是教师课前将中国梦、水危机、绿色生活等主题的文本、PPT、音视频材料通过微信、公共邮箱、学习平台推送给学生,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自学成果。
课中加强是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将含有思政教育元素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各种教学活动,通过导入、讨论、反馈等环节实现教学互动,使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课后巩固是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通过思辨性写作、翻译等一系列融合思政教育元素的、促进思政内容迁移和内化的活动,使学生对思政内容进行反思、巩固、内化并拓展,最终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的效果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在课堂汇报、课中练习、课后测试等各种考核方式中,通过学生的表现显示出他们对各思政指标点的理解和认识,成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要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践行“教、学、管、评、测”一体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可以从教师、学生、课程、教材和教法五个层面来着手进行。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意识和中国文化素养,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有职业操守和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和品德修养,要注意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做好表率。
学生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主体、思政教育的对象,首先在第一课堂的学习中,应多多联系国家、社会、家庭、自身实际,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积极参加围绕思政内容展开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比如英语角、辩论赛、英语话剧、诗歌朗诵、英语竞赛、英文讲座等,甄别中西文化差异,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第三课堂的自主学习中,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平台阅读英文报纸(China Daily,21stCentury)、收听观看英文广播电台(CRI,CNTN)等方式来了解中国,了解以英文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将语言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同步进行。
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源地不同,学生英语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开设中国文化类的面授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与中国元素相关的网络公开课,包括本校网络课程、跨校网络课程以及其他网络课程,如: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慕课)等。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的载体,一本好的大学英语教材不但要注重语言基本功的培养,难度合理,还要能反映当前国内外社会现实生活和重大事件,能体现中国的元素,能将跨文化元素融入单元内容。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就要完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挑选既能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又能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的内容。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按照课前推送、课中挖掘、课后巩固的教学步骤,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大学英语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不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思政课程建设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大学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是显性教育,而价值观的引领、高尚品质的塑造是隐性教育,这种隐性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春风化雨的过程,它渗透到显性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提高课程思政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将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