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佼
2020年12月11日,成都市西郊金牛宾馆天府楼天成厅,由中共中央颁授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鲜红证书被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双手捧起——受中央组织部委托,中共四川省委向已年过九旬的周永开同志正式颁发荣誉。
上图:2020年12月11日,受中央组织部委托,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举行周永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颁授仪式,省委书记彭清华向周永开同志颁授奖章证书
下图:中共四川省委举行周永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颁授仪式
在新华社受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等五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通稿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周永开等7 名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楷模,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榜样。党中央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都要向他们学习。”
听到这些褒扬,周永开微微有些窘迫,他不习惯自己被这样聚焦:“我这一生就是一个‘小’字:我那个地方是个小地方,我这个人物是个小人物,我做的事情也是些小事情。我这辈子干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有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没得共产党,我啥子都干不成……”他绝口不提自己的功绩,虽然那些成绩对许多人来说,一辈子也难以实现其中之一:他是亲自率领过武装起义的中共地下党巴中县委书记,他是亲自挑土建起水库的劳动者,他是惩处腐败的纪委书记,他是自愿离休上山护林的老干部,他是推动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他是连续捐献巨额款项乃至所有财产的共产主义者。
笔者受邀参加了颁授仪式。仪式后,周老把金色的奖章放到笔者手上,和笔者共同端详。他虽已身形佝偻,发如雪霜,但手心滚烫,嘴唇颤动着,又未曾发出声音,眼角闪动着一丝动人的光芒。以三年来和周老多次相处的采访经历,笔者猜测到他的心,那一刻,一定飞出了金牛宾馆,来到了大巴山上,更穿越了时空,和曾经的自己相遇对话。无论身处何等境遇,无论世事纷扰离合,他仍然像是当年走出山间的少年,清清白白,不染尘埃,又赤胆忠心,时刻挂牵着党的发展、人民福祉、千秋伟业、百年家国……
周永开夫妇(左一、左二)等在花萼山上
大雪覆盖,莽莽大巴山脉群峰连绵起伏,犹如兽脊。山脉延伸到四川东北角,山形越发巍峨,在达州万源境内,花萼山主峰海拔2380 米,挑出云际。一辆汽车沿着水泥路在群山里盘旋,很快停在了花萼山腰的项家坪村村口。这里是革命老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是红军万源保卫战主战场花萼山的核心区域。车上颤颤巍巍下来两位老人,佝偻的身子,全白的头发,厚实的外套里,是穿得陈旧发白的蓝布衣服,而他们的精神却格外健旺。
“周老革命!吴大姐!又把您们盼来了啊!”项家坪村村主任龚代礼搀扶着老两口,就像迎接自己亲人一样搀扶进屋里,等候多时的村民把老两口团团围住,不停向他们问好:“欢迎您们回家看看。您交代我们要种的萼贝母,今年又丰收了……”
初上花萼山
出生于1928年的周永开,今年已经94 岁高龄了,他说话清晰有力,思维依然敏捷:“你们说我花那么大力气,喊你们种萼贝没有种错吧,不会再怪我这个臭老头阻挡你们发展了吧?”
“全靠周老您指挥得好啊!这个萼贝,成了我们全村发展的宝贝。”“周书记,您看我搞起了农家乐,现在风光好,发展旅游能让我们脱贫致富!”“20 多年前,我们还背地里埋怨周老革命不准我们砍柴打猎,认为您是多管闲事,现在都明白了,您是在给我们找一条真正的致富之路呀!”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又讲起周永开当年离休上山护林的故事,讲到开心的地方,大家哈哈笑了起来,笑声在山林里越飘越远,周永开的思绪也随着这些欢笑,回到了初上花萼山的1994年。
1991年6月,周永开离休。他长期关注花萼山,三年后,他决定和其他两名老干部一起从达州市区赶往约150 公里外的万源市,他要上花萼山。因为路不通车,他们三位老人先坐车到附近的官渡镇,第二天步行一整天,艰难地上了花萼山。
“我们要去保护森林!再也砍不得树了,我们上了山就住在那里,义务护林防火,宣传生态理念!”周永开爱树,爱得入迷。他的老家巴中市巴州区化成乡蟒螳坝周家大院,房前屋后都有许多大树和竹子,还有一棵5 人才能牵手围抱的大香樟树和二十多棵两人才能围抱的古柏树。周围的古树和竹林把整个房子掩蔽得清风雅静。然而过去不科学的发展观念,特别是大炼钢铁,让这些树木毁于一旦,这让他一直觉得心痛。周永开在原达县地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曾陪同摄制组登上川陕革命老区“万源保卫战”主战场花萼山,看到满山树木凋零,生态破坏严重,就格外留心这里的生态保护。离休后,他终于可以卸下工作担子,一心一意地干他自己想干的事——保护森林,助农增收。
周永开租下当地人蒋大华的一间柴房,和两名老伙计一起每天护林防火,劝阻村民伐林捕猎,宣传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和党的政策。花萼山有处悬崖绝壁,垂直上下数百米,名为“玄天观”。他志气不减当年:“把话放在这,造林护林不成功,我从玄天观上跳下去!”三位老人白天拄着拐杖护林植树,晚上就在地上铺着木板睡觉,吃饭就从农民那里买点粮食和蔬菜,自己简单做点饭吃,过着极其清苦的日子。山高气寒,他们时常咳嗽,腰酸背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走遍了花萼山所在的11 个乡镇三十多个行政村51 个组。
“周老不允许村民上山放牛羊、砍伐树木,不准打笋子、采松子,遇到了还会抢村民的背篼。”67 岁的护林员蒋大超记得护林之初,靠山吃山的村民,少不了和周老“对着干”。有的村民还跳着脚骂他“疯书记”。
此时周永开已近七旬高龄,还做过胆切除手术。一天下午三点多他还没吃午饭,独自带病巡山,途中坐在石头上歇息,结果一下昏迷摔伤。幸好被不远处蒋大华家的狗发现了,狗奔回家冲着主人狂叫,主人跟着狗出来才发现周老,赶紧叫邻居救人。大家抬着周老走了几个小时下山,又坐了半天的车才送到万源市医院。
“我的命是老乡救的,我更应该对得起他们,养育山林。”住院一个多月缓过劲来,不顾组织上反复劝说,周永开不但没下山,还把体弱多病的老伴也带上了山。老伴就像革命时期支持周永开那样,继续毫无条件地支持着他。老两口把家搬上了花萼山,三十年如一日,磨破了无数双胶鞋,流过无数的汗水,受过无数的伤,两次差点丢了性命。
周永开不要命地护林为了啥?一开始,老百姓想不通。逐渐地,大家理解他了,这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花萼山上的百姓。周永开劝解山民,向他们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以前每到冬天,山里人要砍大量的柴存放。在周永开的带动下,砍柴变为了捡柴。村民蒋大兵等5 人还主动加入护林行业,成了义务护林员。
堵不如疏,为了给禁伐后的村民找到财路,周永开自费请村民下山学技术,种植经济价值极高的萼贝、天麻、党参等中药材。慢慢地,骂他的人红着脸给老头道歉,村里人也再没有一个和周永开对着干的,而是心悦诚服地按照他的指导,下苦功夫去保护森林,发展林下产业。
“1995年那阵,周老三天两头找我们开会,商量调整结构发展山木药材。”万源市官渡镇项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项尔方和村主任龚代礼回忆说。如今,项家坪村仅萼贝专业合作社的62 家种植户种植的萼贝,产值就达上千万元。
周永开知道,物质的贫困是暂时的,精神的贫困是永久的,要战胜贫困,除了发展林下经济,还要培养好下一代。在孩子们眼里,平时很慈祥的周爷爷只要讲起“不准砍树、不准捉鸟”,就变得十分严肃。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互相监督,捡柴只捡枯枝,掏鸟窝也换成了栽树,同时做人也端端正正、清清白白。
蒋宁聪是周永开看着长大的花萼山的孩子。他小时候视力不好,能看清的世界只有方圆几米,如果再远,就是模糊一片。母亲托人带他去县城看病,医治了二十多天,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毫无效果。那时的花萼山,没有人知道什么叫作“近视”。周围的人都说,小宁聪和河那边的疯老头一样,是个没有出路的瞎子。听到这些议论,小宁聪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感觉天空都是黑暗的。小学毕业时,镇上的初中离家远,看不清路,一路走一路摔跟头,摔得鼻青脸肿不说,在悬崖边还有生命危险,母亲准备让孩子辍学。
就在此时,周永开来了,他亲自带小宁聪去了当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眼科医生。周永开掏钱给蒋宁聪付了治疗费,配上眼镜。当小宁聪戴上眼镜那一刻,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可以清晰地看到街道对面的行人,这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周爷爷是那个为山村带来了光亮的人!”蒋宁聪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花萼山没有电灯,晚上照明全靠煤油灯。蒋宁聪读四年级的时候,山上有一个小女孩给煤油灯加油时发生了火灾,被活活烧死了。周永开知道后,难过得整整一天没吃下饭,不停地流泪。后来,周永开打听到一种小型水力发电机,自己赶紧出钱买了一台,到村里找村干部抬上山,紧接着组织大家挖水塘,建引水渠,安装发电机。
安好发电机的那个晚上,家家户户都出去看稀奇。一盏、两盏……山上亮起了电灯光。山里溪水流量并不稳定,那时的发电机功率也很有限,灯光忽暗忽明,但与煤油灯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孩子们第一次看到电灯,看到那玻璃罩中的光亮,感觉心都被照亮了。
1987年,周永开(右一)、蒋大华(右二)在花萼山小学同师生们在一起
周永开没来之前,花萼山曾有一所龙王堂小学,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一间茅草屋,连窗户也没有。多少年来,山里娃娃一直挤在逼仄的教室里学习,光线昏暗,透风漏雨,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无法正常上课。周永开上花萼山的第二年,就拆掉了茅草屋,在原址上建起了新校舍。孩子们来到新学校,看到的是明晃晃的亮瓦和玻璃窗。开学第一课,老师告诉孩子们,是一个叫周永开的共产党员捐钱修建了学校。
原来这就是共产党员!蒋宁聪的心里,牢牢记住了“共产党员”四个字,记住了为老百姓造福的人。就是这座学校,让多少山里的孩子走出了大山。19岁那年,蒋宁聪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里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成为周永开一样的共产党员。
2015年,蒋宁聪考上了公务员,成为家乡的一名纪检干部。周永开专门叮嘱他说:“你是从艰苦环境中出来的,一定要记得受过的苦,也要记得老百姓的不容易。作为党员干部,做任何事情,都要想着符合群众的利益。”
周永开夫妇护林养林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护林上万亩,亲手种植上千亩的“纪委清风林”,推动万源护林工作成为全国优秀,并推动建成了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在花萼山十年春,十年悟,十年无。怎么理解?我创造了一个宣传词:花萼天下无。很多人说你口气好大,天下就找不到一个花萼山吗?”周永开说:“这个无,是无产阶级的无!是让人们不要忘了,血战万源的无产者!”
在巴中市巴州区梁大湾村的山梁上,赫然横刻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农魂”等丈余大字。这不是革命年代所刻,而是2011年,由九旬老人周永开请当地石匠镌刻的。
大字落成之时,周永开眼眶红了,这是他这一生最想做的事情。
且把眼光投向1943年。那一年,少年周永开14 岁,刚娶亲,媳妇是邻近高家坡村比他长两岁的穷家女子吴应明。嫁到周家,吴应明很清楚,这是一户穷人家。婚后,两家人筹了1500 斤柴,充当周永开的学费,希望头脑聪明的他毕业后能谋个前程。就这样,周永开来到了化成小学。
这个学校刚建立不久,和乡间教四书五经的私塾不同,老师们是新式教学,教学生读书、写字、背课文、写作文,还有音乐课,教材选的多是鲁迅等人的文章和进步歌曲。周永开心中有困惑:“国民党乡长下乡讲排场,前面10 个人开路,后面10 个人背枪,排场那么大,为啥子还到处是土匪,大白天都要抢人;到处卖鸦片,盘剥农民,穷人之苦,恶霸之坏,社会黑暗,哪有圣贤之道?”
一位名叫王朴庵的老师告诉他说:“此路走不通,就找毛泽东!”周永开眼前一亮,他想起在巴中穷人中口口相传的事。1926年秋,共产党员苟寿南、张诗州与国民党左派姚希夷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巴中。此后,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此起彼伏,将下乡催捐催款的县知事大轿打得稀烂……
老区人民日夜思念红军。一边是屠刀,一边是正义。周永开心里想:“红军不怕死,不摆架子,办事公道,消灭土匪,社会清明,红军还帮我父亲戒掉了鸦片,这样的世界才是穷人的出路!”他禁不住轻声哼唱起《义勇军进行曲》,眼前打开了一扇光明之窗。
1945年8月的一个黑夜里,王朴庵约周永开到学校后山,告诉他:“找到共产党了,但是你怕不怕死,会不会背叛党、出卖同志?”“我绝不怕死!永不背叛党,死也不出卖同志,老师告诉我党在哪里?”王朴庵压低声音:“我就是,跟我宣誓!”在那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他们就在学校背后的僻静陡坡上,冒死举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周永开从事组织工作,快速稳妥地发展了一大批赤胆忠心的党员。学校内党的地方组织快速壮大,成为党在巴中的军事指挥机关,指挥“抗丁”“抗粮”“抗捐”。
针对局势变化,按照党的指挥,1948年春,周永开撤退到家乡蟒螳坝,担任中共地下党巴中县委书记,坚持地下斗争。他方法得当,组织力强,快速组建起农村党的队伍。当年5月,中共通南巴平中心县委组建,周永开兼任中心县委组织委员,周永开家成为整个川北地下党的活动中心。
起初他还向妻子保密,后来为了斗争需要,他发展妻子也入了党。“我不怕死,要和你一起干革命!”吴应明咬着嘴唇说,“我哥哥被国民党抓壮丁成了炮灰。这个世道要不得,我们一起跟着共产党干!”吴应明代号“松君”,被明确为中心县委联络员,负责中心县委的情报传递。她常常将命令情报藏在身上,假装去打猪草送往四面八方。
1949年12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张缄三师开到化成附近。党组织动员武装和群众力量,将敌人三个团分割包围在化成的针头山、寺场和中兴,切断敌人的联系和退路。国民党士兵们惊恐不安,饥饿难忍,私下里用枪换粮,开小差者不断出现。
我地方领导人郝谦、周永开、李范九等决定,夜间给敌人制造激烈的战斗气氛,用鞭炮虚拟火光、枪声、炮声,“缴枪不杀”“就地缴枪”的劝降呐喊彻夜不断。在郝谦、周永开等人指挥下,迫使敌人就地缴枪。就这样,一个师的正规军竟然被共产党地方武装缴械了!
新中国成立后,周永开担任过巴中县委组织部长、巴中县委书记。中央号召建设家园,大搞水利建设,他带领巴中干部群众规划了化成水库,以灌溉为主,兼顾城镇居民生活供水。1958年化成水库动工修建,三万民工肩挑背扛,以红薯充饥,“战天斗地”开始建水库。周永开上午在县委上班,然后步行到水库工地吃工地餐,下午和老百姓一起挖水库挑土方。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穿草鞋的农民其实是县委书记。
周永开深知,化成缺水,老百姓苦不堪言,他下决心要把这口吃饭水建好。这样苦干了三年,化成水库终于建成,集雨面积91.5 平方公里,总库容6380 万立方米。这座美丽的水库在201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划定为巴中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波浩荡,恩泽世人,化成从缺水之地变为“鱼米之乡”,成为名副其实的“千秋”水利工程。化成水库建成刻碑时,周永开明确表示:“不要刻我的名字,这是人民建设的,功劳是人民的。”很少有人知道,这名草鞋书记,在这块大坝上挑过整整三年的土方。
1984年,四川原达县办成了轰动全国的“扳倒李作乾”反腐大案。查办这一大蛀虫的,正是时任原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周永开。
李作乾是原达县地区罐头厂厂长,头顶光环无数,从中央到省、地、县拿的奖状有50 多张,但他在群众面前却嚣张跋扈,曾强奸该厂多名妇女。“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厂长打电话。”这一度成为罐头厂当时流传最广的一句话,足见其影响恶劣。尽管对他的匿名举报如雪片一样多,但有关领导却更看重李作乾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对这位“能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知情人怕打击报复,也不敢实名举报。
面对李作乾的诸多头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周永开受到了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的劝他“不要生事”,有的提醒“注意团结”,有的还威胁他当心报复。“这么严重的问题我都处理不了,我还当这个纪委书记干什么?”周永开一身正气,拍案而起:“怕死我当年就不会入党,处理不了,我宁可不当这个纪委书记!”原达县地区成立调查组进驻罐头厂,周永开亲自任组长。李作乾的“保护伞”提出各种理由,天天来阻拦,周永开坚持一查到底。在周永开挺直脊梁的坚持下,许多知情人纷纷抛开顾虑,一五一十地把知道的事实告诉党组织,达县纪委终于查清了李作乾违纪违法的相关事实。当李作乾被移交司法机关执行逮捕时,达县地区罐头厂内的鞭炮声响彻云天。“你听听这些鞭炮,再想想我们缴械敌人时放的鞭炮,惊心啊!”周永开不无伤感地对妻子吴应明说,“李作乾也是老革命了,他就是忘了本,忘了要忠诚于人民”。
周永开的家,只有50 平方米,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沙发坐垫已深陷,电视机是旧的,茶几是旧的。他说,自己住已经足够了,不能搞特殊化。他家里收藏着两瓶“假茅台”,他说,那是一个特殊的教材。曾经的一名地委书记爱喝茅台,被人称作“茅台书记”,有人为了讨好他,把茅台倒在酒坛里,谎称是自己乡上酿的散酒,“茅台书记”喝完说这散酒好,给我打几十斤!一时传为笑话。后来为了让“茅台书记”能过足酒瘾,有人就干脆生产假茅台。此事被茅台酒厂打假查出来,盖上“假酒”的章当街销售,不喝酒的周永开就买了两瓶,作为反腐倡廉的活教材。
在周永开等纪检干部的监督执纪下,达州一批大小蛀虫被揪了出来,依照党纪国法受到处理。离休后,他仍时刻牵挂达州市纪委的一举一动,准时参加市纪委的党组织活动,积极推动市纪委的廉政文化建设。他经常说:“当纪委书记是党交给我的光荣任务,我们必须得罪少数人,让多数人相信我们。”
有段时间,个别党员信仰缺失,“一切向钱看”,一些党史文物也遭到破坏。在四川党组织早期的活动中心巴中市奇章中学、化成小学等地,地下党活动的旧楼被人鲸吞蚕食,就连曾经的地下党县机关办公楼都莫名失火,原址进行了房地产开发。周永开得知后,赶到奇章中学,住进了地下党活动的旧楼里,“如果失火就连我一起烧死”。在他的严厉制止下,侵蚀党史文物的行为才停了下来。
因为建水库,奇章中学迁建。为了原封不动保存好奇章楼,他带头去测量,把每一块木头都编号、登记,对结构进行拍照,硬是近乎原封不动地把奇章楼从山下沿着周永开入党时宣誓的山道,搬到了山顶上。
他有时也忧心忡忡:“我们共产党最能教育人,当年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我们都能教育老百姓跟共产党走,怎么现在反而不会教育了呢?”他断定是教育上出了问题。
1998年,周永开在川东北多个有红色印迹的学校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直到2017年已颁发17 届,奖励师生近400 人、奖学金共8.9 万余元。2018年,他再次捐赠奖学金10 万元。2003年,他在蒲家“五高小”(今蒲家镇中心校)最早挂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肖像。在走出了王维舟、张爱萍等革命者的蒲家“五高小”推动出版革命回顾书籍《热血》,请张爱萍同志题写书名,建立“热血基金”奖励师生,塑成“热血碑”,雕塑烈士塑像。
周永开对党对人民感情深厚,自己的生活却很简单,对亲人更是严格要求。作为曾经为革命出生入死的地下党交通员,“松君”吴应明理应享受待遇,但她默默地站到周永开身边,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曾经有过几次集资建房的机会,周永开也都让出去了,他认为自己当领导时没给职工谋福利,应该让职工有机会住好房子,自己只要能住就行了。他说:“我们国家还很穷,那么多穷人没住上好房子,我也绝不能住好房子。”他们的家里至今没有像样的家具,他和妻子至今也没有像样的衣服,住的是50 平方米的旧房子。
但是,周永开在党的事业上又特别大方。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他个人出资在化成山崖上刻下“中国共产党万岁”“农魂”等标语,化成的百姓们被周永开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有的老百姓也纷纷加入,进行义务刻石,一位老石匠临去世前还坚持上山刻石:“一定要帮周老汉完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产党万岁’!”
周永开夫妇还把巴中老家民居也捐献给了党组织,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原川东北地下组织秘密办公的地方。2019年1月19日,这里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北地下党组织活动旧址群。
“让子孙后代都能深入到家乡农村来亲眼目睹农村变化,教育他们努力工作,坚定为民理念,人人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代代拥护中国共产党,代代热爱我们的祖国。”“只有人民群众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靠山!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每个公职人员真正的大腿!”周永开说。
周永开夫妇还有一个感人的举动,他们决定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捐出去,还为此写下了捐献承诺书。周永开长孙女周婧代表全体家庭成员,将捐献承诺书清楚地念了一遍:“把祖业交给党组织,就是让大家知道,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奋斗,个人不留所有财产,哪怕是价值几百万、几千万,都应交给党和人民。我们夫妇的所有积蓄,都要交给党组织……”
在新华社受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等五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通稿中,党中央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要像他们那样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始终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心中,挺起崇高的精神脊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要像他们那样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始终保持鲜明的人民立场,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真心实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要像他们那样苦干实干、担当奉献,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顶得上,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要像他们那样严于律己、坦荡无私,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图片均由达州市纪委监委提供;巴中市巴州区党史办汪开桂同志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