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得天下大乱的女子
——《诗经》中的褒姒

2021-03-04 09:26赵运涛
传记文学 2021年2期

赵运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史官对褒姒的指责

提及褒姒,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了。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屡次点燃用于警戒外敌的烽火,诸侯们急忙来勤王,到了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褒姒看到他们灰头土脸的样子,终于笑了。后来,戎狄真的来了,周幽王举烽火而兵不至,周幽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

然而,现在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先秦已经存在“烽火”这种报警系统,这一报警系统大概是西汉时期为了防御匈奴才出现的。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指出,在司马迁之前的文献中,只有《吕氏春秋》记载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吕氏春秋·疑似》曰:

《史记·周本纪》南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刊本,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

周宅丰、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此褒姒之所用死,而平王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

我们看到,在《吕氏春秋》中记载的是“周幽王击鼓戏诸侯”,而到了司马迁的笔下,才最终变成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传承记载上有差异,但可以看出,无论是《吕氏春秋》还是《史记》,对褒姒的记载都是基于周幽王宠爱褒姒而致亡国这一设定的。

史伯在讲这个故事时,正是周幽王八年,彼时褒姒正受宠,距离周幽王战死、西周灭亡还有三年。史伯是想以这样一个神话来说明,西周的灭亡乃是“天命”。

史官对于褒姒的指责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但最终这些批评都服务于对西周“丧失天命”的历史阐释,读者也是通过这样的历史阐释来认识褒姒这名女性的,而详细考察女性作为一种言说的话语,其政治影响在《诗经》中不同时期有着更为明显的转变,而且这种变化主要是体现在以指责“褒姒”为核心的诗篇当中。

内廷贵族诗人对褒姒的指责

贵族诗人对女性的关注,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就已经出现。比如,《诗经·大雅·绵》追溯周人的历史,其第二章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这首诗赞扬的是周王与姜姓女联姻的历史。古公亶父娶了姜姓之女,周人是姬姓,与姜姓联姻,为周部落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被称为太王。《毛诗序》曰:“《绵》,文王之兴,本由太王也。”周文王的兴盛是因为太王奠定了基础,太王娶姜姓女也是周人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另一首追溯周人历史的诗篇《诗经·大雅·大明》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这里赞扬的太任是文王的母亲。《大雅·思齐》中,诗第一章曰:“思齐大任(太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大姒即文王之妻、武王之母太姒,姒姓是夏部落的姓氏,姬姓与姜姓以及姒姓都保持着联姻关系。这里,诗人赞美太任,是因为她生下了周文王;同时赞美太姒,是因为她生下了周武王。

到了西周后期,随着王室的衰落,贵族权力的高涨,贵族诗人们开始借助女子的身份来批评王室,《小雅·十月之交》就是典型的例子。《毛诗序》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诗第四章有云:“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子内史,蹶维趣马。维师氏,艳妻煽方处。”一说艳妻即幽王的妻子褒姒,当时弄权,气焰嚣张,导致了周王朝政治的败坏。西周建国,夸赞的一个女子是夏的后裔,即文王的妻子太姒,“大姒嗣徽音”,而西周的灭亡同样是与一个夏的后裔有关,即褒姒。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出现的女子都是安天下的象征;而在西周末年,诗篇中再次出现女子,则成为了诗人眼中惹得天下大乱的“根源”。

这位褒姒是如何“惹得”天下大乱的呢?本来,周幽王已立申侯女为后、申后之子宜臼为太子,可后来因宠信褒姒,周幽王废申后,立褒姒为后,褒姒生下伯服,周幽王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宜臼,宜臼因此出奔申国投靠其外祖父。周宣王时期,周王室与申伯缔结婚姻,其时周王室已经衰弱,欲借申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以辅周王室,周幽王废申后,去太子,显然忘却了周王室岌岌可危的处境。当时申国强盛,周幽王逼走宜臼,就必然导致周王室与申国的决裂:

果然如史伯预料的那样,宜臼跑回了申国。据《竹书纪年》记载,宜臼奔西申后,被申侯、许文公等人拥立为王。“平王奔申,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之后,周幽王又带兵攻打申国,申国联合戎人一起打败了周幽王,同时也杀死了伯服,西周灭亡。

对宗法制破坏最大的就是周幽王宠信褒姒而废申后、黜太子。史官们认为,周幽王灭国的祸患也皆因此而起,在史官的笔下,褒姒的形象被“妖化”。据诗篇以及史料来看,褒姒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但诗篇有着自己的话语方式,贵族诗人对褒姒的指责与史官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褒姒有宠,从家庭的角度来看,最容易受到伤害的自然就是申后。《小雅·白华》一诗,即是内廷贵族申后的口吻进行言说的。诗曰:

[日]细井徇撰绘:《诗经名物图解》(节选),嘉永元年(1848)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视我迈迈。

有 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白华》这首诗,诗人控诉的对象实际上有两个,一是“之子”,即周幽王;另一个是“硕人”,即褒姒。诗篇对硕人的指责是“啸歌伤怀,念彼硕人”。郑《笺》云:“硕,大也。妖大之人,谓褒姒也。申后见黜,褒姒之所为,故忧伤而念之。”导致申侯被废处境的是褒姒,诗人在不断以各种方式明确自己身份的同时,又公开将自己与“硕人”对立起来,指明自己之所以忧伤,都是因为褒姒。诗又曰:“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钱澄之《田间诗学》释曰:“我,诗人自我也。念此不平而心为劳耳。”一切忧愁皆是褒姒恃宠而骄所致,诗人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这一点,而诗人自己的孤独、痛苦和焦虑也都在自我的感发中表现出来,内廷贵族的身份决定了其更多地是从个人遭际的方面申诉自己的苦难。

以史伯为代表的史官的视角,往往将褒姒的介入作为西周灭亡的必然原因。内廷贵族的诗篇的话语方式不同于史官,诗人是从个人遭际出发,站在家庭伦理的角度和立场对褒姒进行话语指责的。

外廷贵族针对褒姒的诗篇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史伯等史官都将西周的灭亡归咎到了褒姒身上,而从幽、平之际的诗篇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也是当时世人的一种普遍看法。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剌?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克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序》说此诗作者是凡伯,未必属实,但从诗篇的口气来看,作者的身份应该是如同凡伯一样的外廷大贵族。方玉润《诗经原始》曰:“三章,极力描写女祸,可谓不留余力。”诗人从第三章开始对褒姒进行了猛烈批判。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孔颖达《疏》曰:“褒姒用事,干预朝政,其意言褒姒有智,唯欲身求代后,子图夺宗,非有益国之谋。”清陈奂《诗毛氏传疏》曰:“哲妇,斥褒姒。倾城,犹乱国也。”诗曰:“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姚际恒《诗经通论》认为这句是指褒姒谮申后、废太子之事。“长舌,犹言长于舌,指其善为谮言,故下曰:‘谮始竟背’,非谓多言也。谮言岂必在多乎!此正指谮申后、废太子事,故曰:‘维厉之阶’。”诗曰:“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郑《笺》云:“今王之有此乱政,非从天而下,但从妇人出耳。又非有人教王为乱,语王为恶者,是惟近爱妇人,用其言故也。”当今之乱,并非源自上天,而就是因为褒姒,矛头直指妇人干政。诗曰:“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郑《笺》云:“鞫,穷也。谮,不信也。竟,犹终也。胡,何。慝,恶也。妇人之长舌者多谋虑,好穷屈人之语,忮害转化,其言无常,始于不信,终于背违。人岂谓其是不得中乎?反云维我言何用为恶不信也?”这句写出了妇人善为谮言对贵族大臣的打击。诗曰:“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诗人对祸国殃民的“妇人”有着切齿痛恨,孔《疏》曰:“既云出言不善,又责其干乱朝政。”可见,当时褒姒等人大概不仅废立太子,还干预朝廷政事。从周家的文化上来看,周人就有着排斥女人干政的传统,认为女人干政不吉祥。早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周武王在《牧誓》中指出商纣王的一条罪状就是“惟妇言是用”。周王室对男女分工有着极为严格的礼仪规定。《周易》恒卦记载曰:“六五……夫子制义,从妇,凶也。”男子从妇人就是凶,这大概就是周人对女人不得干政的一种长久的信仰。而褒姒干政造成的最大的后果就是“人之云亡,邦国殄瘁”。郑《笺》云:“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朱熹《诗集传》赵长征注:“今王遇灾而不恤,又不谨其威仪,又无善人以辅之,则国之殄瘁宜矣。”天灾人祸,贤者离居,西周也就快灭亡了。朝廷之贤人的逃亡,这应该是褒姒为了维护自己党派的利益,对贤人贵族们进行了排挤和打击。

总的来说,史官对褒姒事件的记录与传承,其目的在于“以史为鉴”;诗篇对“褒姒”的关注,则反映的是“时事热点”。从诗篇的时代特征来看,在西周初、中期的诗篇中,女性作为一种政治话语,是周人得天命的象征;而在西周末期,通过贵族诗人们对褒姒的指责来看,女性在诗篇中的言说,其政治作用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外廷贵族诗人以传统、礼制、道德作为话语依据而对褒姒干政进行抗争;二是内廷贵族将家庭关系中所受到的伤害作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话语依据。

注释: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四),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8—149页。

[2]陆玖译注:《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830页。

[3]徐元诰撰,王树民、沉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74—475页。

[4]李民等著:《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5][9][15][18][19][20][21][24][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5页、1330页、1847页、1848页、1848页、1849页、1852页、1076页。

[6][17][清]姚际恒撰:《诗经通论》卷十二,清道光十七年铁琴山馆刻本,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212页。

[7][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12页。

[8][11][22][宋]朱熹撰,赵长征点校:《诗集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29页、292页、293页。

[10][清]钱澄之撰,朱一清点校:《田间诗学》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39页。

[12][14][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8页、569页。

[13][明]季本撰:《诗说解颐》卷二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9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7页。

[16][清]陈奂撰:《诗毛氏传疏》卷二十五,清道光二十七年陈氏扫叶山庄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7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9页。

[23][元]李公凯撰:《直音傍训毛诗句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