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模范夫妻

2021-03-04 09:26
传记文学 2021年2期

吴 娇

重庆大学

《诗经》里歌唱过的模范夫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史籍可证的君王与后妃,生儿育女,开疆拓土,成为家族甚至一国的楷模;另一种则是姓名无考的普通人,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小家庭经营得和睦美满。事迹流传范围更广的,自然是第一种,而在第一种里排首位的,当属周文王与他的正妃太姒。他们二位是《诗经》里资格最老、名气最大的一对佳偶,“天作之合”四字,最早便是《大雅·大明》一诗里形容他们二人的诗句。在诗人看来,文王夫妇的结合,是“有命自天”,是西周数百年基业最重要的奠基之一。他们夫妇二人百年之后同享奉祭,一直被周人视作表率,是真正的神仙眷侣。

曾侯乙墓出土瑟(吴娇 绘)

曾侯乙墓出土琴(吴娇 绘)

周文王,姓姬,名昌,“文王”是他去世后的谥号,生活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晚期,那是一个硝烟四起、哀鸿遍野的乱世。周文王是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这位周家先祖的光辉事迹在许多先秦典籍中都有记载。以《诗经》为例,属于“大雅”的《大明》《文王》《文王有声》等诗篇都反复强调了“文王之德”如何惠及族人,如何让周家在风雨飘摇的殷周之际得了“天命”、得了天下,足见文王其人其德。不过,有趣的是,虽然《诗经》里遍布“文王之德”,但三百篇伊始的第一份“德”,却没有单独只给周文王,而是放到了他与妻子两个人的身上,正是《关雎》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代经学家解释《关雎》诗旨为“后妃之德”,虽受后人质疑,却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对于周人来说,无论是帝王还是小民,家庭都是最重要的。《诗经》中的许多诗篇都表明,在周人看来,“德”是周君最重要的品质,但“德”无法量化,更没有什么标准规定。君王要想有“德”,就必须“仪刑文王”(《大雅·文王》),以文王为榜样,而效仿文王首先要学的,就是要娶一位太姒这样品貌出众的贤妻。只有先有了好妻子、好家庭,才会有后面的好事。

商晚期兽面纹鼓(吴娇 绘)

春秋晚期夔龙凤纹编鑮(吴娇 绘)

迎亲当天,周家人按最高规格的礼制来置办仪式,其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便是他们将木船拼为浮桥,“造舟为梁”,架在渭水边,供新人成礼。关于“造舟”,后人有新造舟船和铺设浮桥两种解释,但无论哪种,都显示了此次婚礼的特别与隆重。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造舟”是周贵族特有的水上迎亲仪仗,如《毛诗传》就说:“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造舟然后可以显其光辉。”大意是婚礼时周天子、诸侯、大夫和士人分别用七船、四船、双船和单船连为浮桥,以示礼遇正妻。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天子造舟”是周家礼官的新创,初始就是专为太姒设计的,其目的就在于向天下人宣扬周家对这场婚礼的敬重,所谓“欲其昭著,示后世敬昏礼也”。如此看来,文王和太姒这一对夫妇,真是很符合“天作之合”的形容了。试想年轻气盛的文王从岐山一路东行,沿途是大好河山,心中是宏图壮志,等待他的是高贵的公主,当真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另一边,太姒在家也没有闲着,她需要完成贵族少女的婚前课程,包括仪容、礼节、女工等,为日后主持家族事务做充分的准备。只有圆满结业并告祭之后,太姒才有资格出嫁。吉日当天,春光旖旎,水天一色,钟、鼓、琴、瑟齐鸣,乐人们唱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派欢乐景象。在悠扬的乐声和亲人的祝福中,新人走过长长的浮桥,郑重地向祖先申告,他们将结为夫妇,绵延子嗣,延续两个古老族群的血脉,完成上天赋予他们的使命。从这一刻起,二人的命运便紧紧相连,生死攸关。

在周家崛起的过程中,文王推行的是“修文德以来之”的策略,太姒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雅·思齐》说她“雍雍在宫,肃肃在庙”,无论在宫廷宴饮还是宗庙祭礼中都保持着庄严恭敬,显示出君夫人的端庄稳重。她还尽心辅佐文王,让臣子们的正确意见能够被采纳,使得文王治下一片太平安宁。如此看来,太姒当是一位品貌双全、德智兼优的贤内助了。她身故之后,灵位与周文王的母亲大任、祖母大姜一并奉于宗庙,一直享有后代周王的祭祀,被尊为“周室三母”。她们三位也是享有《诗经》专诗颂扬的周人女祖。西汉刘向在《列女传》中甚至还提出,太姒是“周室三母”中最贤者,当推举太姒为与“文王”相对应的“文母”。

太姒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自身的勤俭恭谨之外,《诗经》里还给出了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她不仅自己与文王育有十子,还养育了文王的其他子孙。《思齐》《文王》诗分别有“则百斯男”“文王百子”的句子,说的就是在文王、太姒这一代,周王室儿孙满堂的盛景。相传夫妻俩的长子伯邑考出生时,周文王才13 岁。两年后,次子出生,取名发,这位王子发就是西周的开国君主周武王。其后8 位依次是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和冉季载。四子周公旦也是西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是安定边疆、团结人心,还是经营洛阳、制礼作乐,周公旦都为西周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看来,这文王一家,真可谓是“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大雅·思齐》),父贤母慈,子女争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占齐了,难怪《诗经》里谈周家得天命而崛起,从来都是从文王娶太姒谈起。

不过,在“天命所归”“天作之合”的光环之下,将周家从边陲小邦变成天下大宗,文王夫妇其实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清华大学整理出的战国竹简中有一篇《程寤》,就为他们的生平补上了惊心动魄的一笔。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程寤》

单就核心内容而言,太姒此梦似乎并无不祥之兆,荆棘为恶木,松柏为良材,周太子将商之荆棘化为松柏,预示着殷商王廷的种种弊病将为周所解决,天下也终将成为周人的天下。美国汉学家夏含夷还将其称之为第一个“中国梦”。那么,为什么简文里太姒和文王一开始会如此担惊受怕,甚至不敢自己做主呢?这还要回到故事开始的“元祀”之年说起。这一年,是文王继承西伯之位的第44年。当年他的父亲被商王拘杀,文王临危受命,带着族人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几十年,没想到同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经营西方,威名远播,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羑里长达7年之久。牢狱期间,同被囚禁的长子伯邑考惨遭杀害,文王痛不欲生。最后,还是因为有人进献了山东有莘氏的美女给纣王,文王才得以获释。重聚后的文王与太姒,心中对殷商王朝充满了新仇旧恨,但又忌惮殷商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同时,摇摇欲坠的殷商王朝治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夫妻俩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文王最终下定决心,在各方诸侯拥护下,正式宣称受天命、称周王、改历法,举起反殷的大旗。没想到“元祀”刚过,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梦,且不仅做梦的人不是文王,梦中伐商之人也不是他,不知上天在暗示着什么变故,自然不敢贸然处之,必定要慎之又慎。

后来,也许确实是天命所归、上天眷顾,随之发生的事情,都一如太姒所梦,商纣王天怒人怨,文王溘然长逝,太子发最终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陕西镐京,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乱。太姒的晚年生活,诗书中没有确切记载,只有只言片语模糊地提到她似乎继续辅佐了武王一段时间。倒是她的四子周公旦颇有远见地跑到了殷商旧部聚居的河南,选定洛阳为东都,在那里精心经营,还将父母的故事写入史书,让乐师不断谱曲传唱,用以教化万民。

百年后,在几代周王的努力下,天下已是一片太平,文王与太姒的事迹在周人的文化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男女夫妇,人伦之始”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个《诗经》的时代,上至天子公卿,下至民间百姓,无人不知“家有贤妻”的重要。于是,照着文王夫妇的范本,诗人们也通过诗篇规划出了一些“模范夫妻”的模样。

明媒正娶,是成为模范夫妻的第一步。夫妇结合,首先,需得名正言顺。《卫风·氓》里的女子与心上人私奔,《召南·野有死麕》中男女在野外调笑,《卫风·新台》讲老夫抢少妻,都是反面典型。其次,不能短了排场。《卫风·硕人》里除了赞颂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貌之外,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她的华服以及齐卫两国随亲队伍里高大的骏马和鲜艳的旗帜,显示出车服之盛大、礼数之完备。以完善的礼仪郑重迎接君夫人的到来,这才是诸侯娶亲该有的样子。到了民间,虽然没有那般气派,但同样不能失了礼数和庄重。男子正式求亲的时候,最高规格的礼节是以自己亲手猎得的雁鸟作为见面礼送给女家,以示“忠信不二”之意。婚约缔结之后,双方应趁河冰还未消融的初春时节择吉日完婚,在日出时成礼,在黄昏时亲迎,正所谓:“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邶风·匏有苦叶》)完成了这些环节,一对男女才算是正式成为了夫妻,相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家庭生活的考验也就真正开始了。

生养儿女之外,夫妇相伴一生,很多时候面对的都是生活琐事。平日里,夫妻能否同心同德、合作互敬,是对他们更为长久的考验。在周代,主妇享有很高的家庭地位,也担负着重要的家庭责任。拿“起床”这件事来说,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普通人家,妻子一般都会比丈夫先起。若是在宫廷中,还会有专人督促后妃在君主起床前离开寝殿,以示后妃之贤。普通人家没有这么多礼仪,但妻子仍然需要早起。《郑风·女曰鸡鸣》讲的就是一位郑国的女子,每天凌晨四五点就起床了,她会叫醒身边还在睡梦中的丈夫,告诉他鸡已叫过三遍,是时候起来出门打猎了。丈夫若是偷懒赖床,她会好言相劝,让丈夫赶早些才能猎到肥美的雁鸭。丈夫出门后,她便在家织布洗衣,整理家务,烧火做饭,等待丈夫回家。若是丈夫带着朋友来做客,她还少不得得备些礼物送人。客人走后,夫妻俩对坐小酌,饮酒谈笑,享受一天里悠闲的独处时光,说些贴心的体己话,恍惚间,仿佛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郑风·女曰鸡鸣》)。

在这首诗歌的叙事里,妻子勤劳能干,丈夫也敬她爱她,两人感情深厚。虽然只有细水长流的生活片段,甚至连姓名都未被记载,但看得出,他们分明也是一对“神仙眷侣”。甚至,相比被奉为“天作之合”的文王与太姒,他们不用经历乱世的生离死别,也不用担心哪天的梦境是否预示着危险,能在和平年代里勤勉度日,睡个安稳的好觉,时不时忙里偷闲享受一下二人世界,还能经由诗人的妙笔让后世读者捧卷之余心向往之,倒真是令人艳羡的模范夫妻了。

注释:

[1][2][4][5][汉]毛亨传,郑玄笺,[唐]陆德明音义,孔祥军点校:《毛诗传笺》,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357页、1页、357页、357页。

[3]李山著:《诗经析读》,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630页;渭南县图书馆(左忠诚):《渭南县发现三件商代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 期,第16页。

[6]《程寤》释文及解读可参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版,第135-141页;黄怀信:《清华简〈程寤〉解读》,《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7月第28 卷第4 期,第53-55页;刘国忠:《清华简〈程寤〉与“文王受命”》,《文史知识》,2012年第5 期,第101-104页。

[7]参见夏含夷:《说杍:清华简〈程寤〉篇与最早的中国梦》,《出土文献》2018年第2 期,第84-90页。

[8]关于“元祀”的讨论,参见陈颖飞:《清华简〈程寤〉〈保训〉文王纪年探研》,《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 期,第122-129页。

[9]对《女曰鸡鸣》之“知子之来之”一节内容的探讨,参见李山著:《诗经析读》,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03-205页;袁行霈、徐建委、程苏东著:《诗经国风新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92-2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