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逾
摘要:该文是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是以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主要研究在“对分课堂”模式框架下如何融入其他教学模式,利用其他教学相关技术手段降低对分课堂教学中内化和讨论环节实施难度的问题,建立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对分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模式;Java程序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4-0250-02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跟随,不能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尝试问题解决,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无法落到实处。在实践应用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学生们在内化吸收的基础上,能自主学习并加入讨论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但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学生内化任务的个人完成度逐渐降低,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对分课堂的基础上融入其他教学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自主学习难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建立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的课程学习,同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来探究基于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1 Java程序设计课程以及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介绍
1.1 Java程序设计课程介绍
对于学习软件工程类的学生来说,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必修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编程,如何进行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为软件工程类学生今后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备受重视。
1.2对分课堂介绍
对分课堂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全部的课堂时间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教师授课部分与学生分组讨论部分,不再只是单一地把整堂课都用于知识点的讲授,而是将课堂时间进行划分。教师授课部分只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其余时间交给学生们用于内化吸收与进行分组讨论,也就是说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留出自主学习以及讨论的时间。
1.3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學习模式介绍
该模式在对分课堂的基础上引入在线学习平台,通过在线平台给出内化任务相关知识文字或视频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完成内化任务。这样的学习模式主要是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教师鼓励以及引导的作用。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进、改善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学习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同时学生们在学习中也可以相互合作,如学生们通过教师安排小组成员一同进行Java程序课程的学习,教师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成员们合理分工合作;还可以在课堂中相互讨论,在学习平台中分享自己整理的学习资料,优势互补。相比之下,基于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对分课堂模式。
2 课程现状
2.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板书、PPT以及口述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们进行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太过于被动,编程思维只是朝着教师所引导的思路与方向展开学习与思考,缺乏自主思考能力,造成很多学生能听懂课但不会独立应用的现象,长久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降,随着内化任务难度的逐步增加,学生独立完成的难度也逐步增加,在没有外部资源辅助的情况下,导致学习积极性逐步降低。
2.2缺乏评价以及反馈机制
当前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生们的最终的成绩仅仅只是来自最终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的日常考勤情况,并未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个人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代表学生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水平。除此之外,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缺乏一定的反馈机制,教师们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只是来源于教学研讨会以及学校安排等,并未充分考虑学生们的想法与意见,这就导致课程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2.3忽视学生的小组分工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式讨论
对分课堂实施效果的另一重点是合理分组,目前大部分小组只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同学关系自动分配而成,这就导致小组内学生能力可能太过单一,无法出色完成任务。其次,教师们按照对分课堂的要求进行教学,但忽视了小组间的合作与讨论,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往往只是在课堂最后几分钟,让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导致讨论低效且无目的。此外,对分课堂确实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却增加了教学负担,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
3 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建立基于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3.1通过自主学习模式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激发学生积极性
对分课堂的实施受限于课堂时间,教师与学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与课堂讨论,这就导致对分课堂的优势无法更好地发挥出来。而基于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进行了延长,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课堂的内容,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需运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及网络平台资源来进行资料的查找、分析、整理、总结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明确自己的不足并做好记录。在课程结束之后,督促学生们进行自主复习,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分课堂前的自主学习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在课堂中进行的知识内化扩展至课下继续完成,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得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内容的教学,也为学生们的课堂讨论留下了更多的时间。
3.2以小组模式合作学习
课堂小组讨论学习这一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知识点讲解完之后,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教师所分配的小组讨论任务,并在课堂结束前提交或者报告讨论成果。
而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原先对分课堂的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除了课堂中的讨论任务外,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留下小组任务。小组中的成员们可以分别查找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做到集思广益,使得预习质量更高。在课堂学习完成之后,小组成员们一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小组任务,合作完成编程任务。这样的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学习能力,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长处。
3.3运用网络平台辅助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
首先,教师与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方便教师布置课前课后的任務。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为学生们提供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们的资料查找以及知识内化。教师也可以在平台内发布一些作业、练习题、自测题,有利于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应用网络平台时刻监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们记录平时学习评分。
4 基于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的意义
4.1学生学习观念改变、学习能力提高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使得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延长了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同时,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学生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而是开始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发现问题,并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们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中学生们会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来进行小组讨论,并在小组讨论之后,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再敷衍式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除此之外,这一学习模式,使得学生们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仅是指学生们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能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地查找资料、分析资料,并最终解决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明确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大有裨益。
4.2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方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主,教师将自己总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基于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为当前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知识,而是引导、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小组成员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帮互助,可以使得教学更加有效。除此之外,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对分课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5 小结
本文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探究了基于对分课堂的自主+合作这一学习模式,首先介绍了这一学习模式的主要内容,之后介绍了如今Java程序设计中对分课堂的应用现状,比如,学生们在学习Java程序设计课程时,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对分课堂将教学局限于课堂时间,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等。在现状介绍完成之后,我们介绍了如何运用基于对分课堂的学习模式,论述了学生应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模式,学生们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这一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除此之外,介绍了如何运用网络平台技术来辅助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最终,我们分析了应用这一学习模式的意义,了解到了这一学习模式给学生们、给老师们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任宁,武照云,王中营,等.对分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27):14-15.
[2]黄大星,李丽群,姚明.“合作学习+对分课堂”复合教学模式在车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时代汽车,2019(5):38-40.
[3] 杨英明.基于“移动云班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2):204,207.
[4] 李荣,胡志军,裴春琴.基于移动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0):45-47.
[5] 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653-658.
【通联编辑: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