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未完成艺术

2021-03-03 01:27张逸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

【摘要】当一幅绘画作品或者雕塑被描述为“不完整”或“未完成”时,编者通常暗示作者身故抑或是委托人取消了订单。而一些知名的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却逐渐扭转了这一刻板印象,这些作品的意义从开始便不仅为了展示一张完整的杰作,背后的目的也许永远也不得而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想窗口。

【关键词】未完成作品;文艺复兴;普林尼;缇香;艺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87-03

【本文著录格式】张逸峰.浅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未完成艺术[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87-89.

一、朴素的早期文艺复兴时期观念

未完成、不完整、草图、缺陷及不完美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和欧洲的其他地区,有许多负面的术语被用来描述未完成的艺术作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7世纪。我们经常在整理艺术家死后的作品时用到这些词语,其编撰者通常需要向画作继承人提供清晰的描述,但这种声明偶尔也会出现在许多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当一幅绘画作品或者雕塑被描述为“不完整”或“未完成”时,编者通常暗示创作行为被意外中断,也许是因为作者身故抑或委托人取消了订单。这些作品的命运可谓是五花八门,从被丢弃到被他人收藏直到出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未完成作品却被完好保存且视若珍宝。

从所提供的证据来看,通过当代的视角可以发现,一些艺术家选择放弃了被普遍接受的“完成”的思想,出现了“未完成”的艺术观点,而这种转变背后有许多可能的原因,这其中当然包括对绘画和素描的自发增长的品味。现代称这种观念产生的作品为non-finito(意大利语),尽管文艺复兴时期这个词通常用于一种特定的作品,而不是一个风格类别。在一些非同寻常的例子中,例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们为他们的作品所做的阐释和记录,艺术家复杂思维的偶然行为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引发了积极或消极的反映,仿佛硬币的两面。

在论述中,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罗马作家老普林尼的一段话,这是他在自己书中阐述的观点:“这是一些伟大的作品,比他们完整的作品更令人钦佩,因为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留下的思考痕迹和真实的想法,而在赞许中感到遗憾的是艺术家被死亡夺走。这些作品在创作之时被目睹,而作品最终的样子却无法展现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悲伤的事。”当伟大的Apelles阿佩莱斯去世时,留下一副未完成的《维纳斯》它的初步草图清晰可见,但没有人能继续他的工作。16世纪,作家保罗·皮诺认为《维纳斯》饱受赞誉而使人至今不敢补完画面,所以得幸保存至今。但与此同时,现实中的艺术家们则不完全相同,那些未完成的画作并不总是如此的理想化。相反的是它们往往是交易意外产生的,在得到买家坚定的承诺前,艺术家并不会在一幅画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因而造成了一种互相试探的局面。

但一位受人敬仰的艺术家所作的一副未完成的画作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有一幅画作跨越了两个世纪,展示了绘画的过程被中断的各种可能,那便是凡·艾克(Van Eyck)的《圣芭芭拉》它最初的签名和日期是1437年。作品中,主人穿着宽大的裙子坐在地上,一座高塔在她身后升起,几十年来动用了许多技术手段进行了仔细地检查,但关于凡·艾克是否认为这是一幅完整的作品的争议仍在持续。开始的想法是否随着艺术家的进展而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凡·艾克用点的方式画出了构图的大部分主要元素,包括建筑然后又画上了许多微妙的线条,白色的巧妙使用突出了塔楼中央窗户的边框,还有一只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鸟。另一位大师——丢勒,在他死后,他的嫂子乌苏拉·丢勒于1503年把这幅《Salvator Mundi》画作卖给了纽伦堡的Wilibald Imhoff,而后在1573年的时候,这幅画在纽伦堡的一份清单上被列为“未完成”。这幅画因不同程度的润饰而显得极具魅力,在薄薄的铅白色底漆下可以看到异常细微的修改,尽管一部分是由于损坏保存不当。而画作中断的原因尚不清楚,也许是刻意为之的留存,以展示大师的特殊技术,但也是一个提供一个艺术过程和艺术家思想的机会和窗口。

二、老年风格

在老艺术家的工作室中,有一些未完成或被遗弃的作品是家常便饭,一些残缺不全的作品令人充满了持续的好奇心,这让普林尼产生了著名的论调:“艺术家未能完成的作品是一种遗憾。”其次,从技术上和审美上来说,能够代表艺术家成熟风格转变的晚期作品数量并不多,这些作品往往越发不精确、不完善和粗犷。运用的色彩范围越来越有限,结构和轮廓也变得夸张,快速的几乎是粗心的笔法以及不够传统的表面修饰和纹理处理,毫无疑问,这些作品是为了晚年的艺术家而存在的。争论的焦点是这些作品是否有意义,它们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未完成还是代表了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一种是否能被定义的被称为“老年风格”的现象。

“Altersstil”是一种源于德国的艺术理论,歌德将其描述为“逐渐消失的表像”。艺术家们在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中发展出的一种崇高的风格,与他们年轻时完全不同,一种以观念形式出现的想象力的升华和扩展,弥补了由于体力和视力的衰退。在一篇1972年的文章中曾经这么提到:“艺术家生涯在最后的时候,他们不关心自然表像的模仿,他只是一名孤独的老人。”并充满了先验主义的悲观情绪。不顾一切后果的自由创作、即将离开的错觉、撤离了现实主义并且对技术上的一切都感到不耐烦等都是一些明显的特点。作者明确表达了他对这些年老艺术家的钦佩,他们可以運用自身一生的经验,通过寥寥数笔便能创造出最有意味的形式。

音乐也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老年风格”现象也同样出现在了音乐家的身上,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按照《Spatsil Beethovens》的叙述:乐章中经常传达出一种没有完成的印象,在艺术史上,晚期作品是一种灾难,它总是传达出混乱与分裂,艺术家用一种暴躁的姿态离开了自己的作品。

在一位评论家Clark的文章中列举了一些在他看来具有“老年风格”特点的艺术家,缇香当然是最好的例子,但同时他也有过几个备选名单,其中包括伦勃朗、普桑、透纳、莫奈、德加和塞尚等,这其中包括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艺术家叫作葛饰北斋。葛饰北斋在他的《富士山白景》中的序言写道:九十岁时,我将洞悉万物的奥秘,而当我一百一十岁时,我所做的一切无论是一个点还是一根线,都将是鲜活生动的。对此Clark回答说:没有什么比一位老年艺术家的潦草笔迹更加神秘;就像没有什么比年轻诗人赋予一个词生命的力量更令人困惑。

1592年,与缇香同时代的年轻画家Jacopo Bassano去世,享年82岁。去世前他的画作也处于一种含混不清的状态,当时他的工作室中盘点了大约60幅作品,其中一幅是引人瞩目的《基督洗礼》,这幅画乍一看很容易让人认为它只是仍在创作但未完成的一幅晚期杰作,但阴郁的色调、笨拙的姿势、刻板的特征及粗犷的高光似乎都指向一些更复杂的东西。这是未经润色的过程,还是一个疲惫、虚弱、双手颤抖视力衰退的老人的心境?老人终于对技术毫不在意,只想在画布上画下最纯粹的形式,原始的驱动与粗糙的老年风格在这里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伦勃朗晚期的作品似乎是对“老年风格”的浪漫理念完美的诠释,这位上了年纪的通过一系列越来越忧郁、黯淡的自画像来构建自己的晚年风格。26幅画作比如《Conspiracy of the Batavians under Claudius Civilis》以极其野蛮的技术手法抛弃了常规的绘画风格,似乎成了鲁莽的代言词,打破了传统完成的整体观念。

截然不同的绘画方式会增加作品的视觉复杂性,无论是什么时代我们都能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非传统的表面纹理、服务于形式的用笔,暗示而不是展示,以及普遍缩窄的色彩范围。“老年风格”的崇高是为“伟大”艺术家保留的,但也不能理解为身体的缺陷会带来思想的高光。这是一种关于艺术实践的真理的阐释,一生的观察与提炼,直到留下一些虚无的本质,“老年风格”是艺术家经验最后的升华。

三、大胆实践时期

不管中断的原因多么复杂,这些不完整的事物總是能让欣赏者着迷。但他们仅仅代表了讨论的一部分,在这个讨论中,完成一件艺术品的理论实践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论,一件作品何时才能被算作真正完成?是否存在过于完成?艺术家能否通过不同程度的完成来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许多这样的问题在普林尼的《自然史》中出现,然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被艺术家和评论家们做出解释。

普林尼再给提图斯(Titus)皇帝的书信中指出,一些最受敬仰的希腊绘画和雕塑是用不完全的完整状态刻画的,艺术家总是在创造中而不是创造完成。对普林尼来说,一个不完美的状态的作品体现了画家的谦虚,也说明如果有必要,应赞助人的要求作品可以被修改。人文主义者Agnolo Poliziano和Piero deMedici家族指出:如果艺术总是开始和未完成的,那么在面对品味的变化时艺术家有重制作品的权力,前提是死亡没有从中作梗。很久之前人们就知道一组卓越的作品——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像》和丢勒的一组著名的版画。这也被称为普林尼式用法,而这个用法的含义十分广泛。普林尼式流行过一段时间后开始了反思的起点,两个无法及时停止的例子也引起了许多关注。雕刻家Callimachus绰号黑鬼,因为他被人称为“永不停歇的勤奋”,而在他的《Laconian Women Dancing》中,无止境的勤奋毁了它所有的魅力,他似乎不清楚一幅画究竟要完成到何种程度。当普林尼用阿佩莱斯和其他的艺术家相比认为:“阿佩莱斯知道何时将手从画面上移开。”这两个经典的例子也时常被后来的人们所引用。

当然,“勤奋”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瓦萨里就用它来赞美许多完整的作品,“完整”和“完成”是追求的目标。1435年,Albert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他敦促作品应该适当的完整,同时艺术家也可以选择越过‘完成的理想时刻。”

凡是接触过缇香晚年的画作的人,都会自发地去思考他的技术里有什么新的东西,以及这些作品的美学影响。两篇经常被引用的文章对我们理解他绘画方式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瓦萨里曾在1566年参观过缇香的画室,他将缇香早期作品“精致”和“勤奋”的技巧与后来的“粗犷”进行了对比,后者只有在远处才能看得清,瓦萨里提醒说这种效果并不容易实现。通过帕尔玛(Palma)得知缇香已经完成了《Pieta》(圣母怜子图)用于自己的葬礼。在漫长而复杂的一生中,晚年缇香沉迷于素描和画布之中,用巨大的笔刷描绘颜色和色调,创造明暗来奠定基调,接着他把画布挂在墙上,常常一放就是好几个月,他看着它们仿佛像看着自己的敌人一样,然后像医生一样对它进行外科手术般的处理,尤其把精力集中在这些图形和颜色上,而且经常使用手指代替笔刷,这使得我们对艺术家后期作品中所谓“开放态度”有了一定见解。一些缇香后期的杰作采用大幅开放式的画面和不同程度的完成痕迹,似乎没有一些个特定的路径,而我们也不能下结论站在他的角度上判断他是否满意他的这些作品。但无可争议的是,这些图形错综复杂和微妙的变化意味着大量的思想已经被投入画幅当中了。因此,在对《仙女和牧羊人》的技术分析中,仙女的设置,松散的风景和牧羊人越多,仙女的主要地位就越突出,属于一种有意识的差异化举动。

同时代的人认识到,观看缇香晚期作品需要主动的参与,去“观看”这幅画,必须激活自己的视野和想像力,因为让难以辨认的事物变得可以辨认,贡布里希恰如其分地把这称为“转变的魔力”。理论家Giovanni Paolo Lomazzo回忆起另一位艺术家Aurelio Luini参观缇香工作室时动人的经历:“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副神奇的风景画,乍一看觉得不过是一笔涂抹,可当他往后退了几步的时候,太阳似乎照进了他的眼睛,周边的一切都在向后退。”对于这种风格的作品在时代中呈现矛盾分化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充满着勇气与探索,启蒙了无数的新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后世艺术家们的思想。

进入十七世纪,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处理画面是缇香最伟大的遗产之一,对于那些接触到他艺术的人包括鲁本斯、伦勃朗和委拉斯凯兹而言,他带来了新的表达的可能性。缇香晚期的作品被一位伯爵夫妇大量收藏,几经辗转又被卖给了荷兰的阿斯特尔科诺伯爵,并在不久后进入了荷兰的市场,使得伦勃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当被问及:“为何如此迅速的将笔锋转移到别的地方,为何作品都是半完成?”伦勃朗回答道:“如果大师的意图已经传达到,那么这件作品便已完成。”

四、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的未完成观点总是朴素中带着前瞻性,这是从黑暗时期脱胎换骨而来的勇气,伴随着杰出的艺术家们的智慧,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推动了未完成艺术逐渐发展成熟,而环环相扣的是,未完成艺术又成为之后的各类衍生艺术流派的根基。

参考文献:

[1]美国大都会博物馆.Unfinished:Thought Left Visible.

[2]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1.

[3][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杨成凯,译.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张逸峰(1996-),男,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性材料。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
行走在城市的边缘
文艺复兴视角下的同时期中国绘画解读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