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维,李剑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14)
AlV55中间合金主要作为制作钛合金、高温合金的中间合金及某些特殊合金的元素添加剂[1]。该中间合金中氢含量对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最终金属材料的产品性能有直接影响。现行有色行业标准YS/T 1075-2015《钒铝、钼铝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检测方法中未包括氢含量的测定方法。因此,建立AlV55中间合金中氢含量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金属中氢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定容测量法、气体容量法、热导法等[2]。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金属中氢含量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中氢含量的测定[3-4]。
本文对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中间合金中氢的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助熔剂种类、称样量、分析功率、最短分析时间、标准曲线的绘制与检出限、方法的精密度等试验,建立了相关的分析方法。方法已用于实际生产检验,效果良好。
RH600 氢分析仪,美国LECO 公司;CP153S 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灵敏度0.1 mg。
钛标样WG648,美国Well Group 公司,ω(H)%=0.014 7±0.001 0;钛标样502-024,美国LECO 公司,ω(H)%=0.002 42±0.000 31;钛标样762-741,美国LECO公司,ω(H)%=0.004 22±0.000 33;锡囊,美国LECO 公司,质量为0.27 g;锡片,美国LECO 公司,质量为0.5 g;纯氩气,纯度99.99%,20 Psi;氮气,0.28 MPa。
试料加入助熔剂,置于高纯石墨坩埚中,在氩气气氛下加热熔化,氢以分子态释放并进入载气流中。氢分子转化为水,在特定的红外池中检测,用已知氢含量的标准样品进行校准,由计算机给出氢含量[3-4]。
对于AlV55中间合金材料,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助熔剂降低熔点,使试样中的氢完全释放出来。对于粉末状的AlV55中间合金试样来说,适当的助熔剂既可以包裹试样,防止样品飞溅,又能起到降低待测样品熔点的作用。常用的气体分析助熔剂有锡片、锡囊、锡箔、镍箔、镍囊等,锡助熔剂可以使氢更容易从待测样品中释放,获得良好的助熔效果。考虑到要尽量减少空白值,最好选用单一种类的助熔剂。在本方法中,选择锡囊和锡片作为助熔剂。
AlV55 中间合金通常为了保证样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大多以粉末状为主,因此,需要包裹样品形式投入到落样器中,所以称样量的大小对于投样方式很重要,待测组分在加热熔融态释放时效果更好。称样量过大,熔融性不好,气体释放不完全,产生飞溅和爬壁现象,还有可能超出检测范围;称样量过小,称样量误差就大,受到仪器波动和空白的影响就大,检测时峰值过小。经试验,当称样量从0.05 g 到0.20 g,以0.01 g 递增,由试验结果可知,当样品称样量为0.10~0.15 g 时,试样中氢测定结果稳定,试样熔融物平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在本方法中,选择称样量为0.10 g左右。
空白值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低并且稳定的空白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任何一种样品的检测都尤为重要。空白值和氩气的净化程度、助熔剂的质量、石墨坩埚的纯度、仪器的状态等有关,有效地降低空白值很重要。在分析样品前,对空白进行多次测量,达到方法要求,才可以进行标准和样品分析。表1 为连续测定5 次氢的空白值,均小于1 mL/m3,符合分析方法要求。
表1 空白试验
分别选择分析功率为2 000~3 500 W,脱气功率4 000 W进行试验。表2为不同分析功率下氢试样所得的检测值。由表2可知,对于AlV55中间合金中氢分析功率选择3 200~3 500 W,氢测定值稳定,功率过低影响氢的释放。分析功率选择3 200~3 500 W,氢分析值稳定,试样熔融物平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本实验分析功率设定为3 200 W。
表2 分析功率
如图1 所示,积分开始15 s 后,逐渐形成氢的释放曲线,到50 s时氢的释放曲线降至水平位置,分析到50 s后结束,因此我们选择积分时间为50 s,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图1 氢的释放曲线
在上述确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钛合金标样WG648,502-024 建立校准曲线,得到氢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145 43 x+0.000 210 50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连续对空白进行11次独立测定,氢空白平均值为0.85 mL/m3,标准偏差为0.000 06%。以11 次空白值标准偏差的10 倍计算测定下限,该方法氢的测定下限为0.000 6%。
对标准样品762-741 分别进行5 次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标准样品5 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允许范围之内,说明工作曲线正确,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表3 标准样品测定结果(n=5)
按照实验方法对2 个AlV55 中间合金样品分别进行了11次测定,结果见表4。
通过表4 可看出,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不大于8%,说明检测结果精密度良好。
表4 精密度实验(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