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现状及监管建议

2021-03-03 09:36孙亚敏
安徽化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废渣煤矸石炉渣

孙亚敏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 合肥230061)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 5085 鉴别标准、GB 5086 及GB/T 1555 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种类主要包括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赤泥、磷石膏、脱硫石膏、污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物[2-3]。本文在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用、处置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1.1 区域分布情况(表1)

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始终居高不下。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2017 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14 068.10 万吨,与2007 年相比(数据来源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增长27.5%,见表1。从区域分布来看,马鞍山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居全省第一,占比达19.5%;其次为淮南、铜陵、六安、合肥。这5个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全省总量的62.1%,见图1。

表1 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情况

图1 全省各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情况

2017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名单见表2。从表2 可以看出,排名前十的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3 366.93 万t,占全省总产生量的23.9%,即全省数量仅0.01%的企业产生了全省近四分之一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马鞍山、铜陵、六安、淮南、合肥五个市,主要固体废物的种类包括尾矿、冶炼废渣、煤矸石、磷石膏等。

1.2 种类分布情况

全省不同种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及占比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炉渣、冶炼废渣等是全省产生量最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17 年全省上述5 类一般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约9 860.07万t,占总产生量的70.1%,见图2。

图2 全省不同种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情况

1.3 行业分布情况

全省产生量最大的5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布行业如下:

(1)尾矿

尾矿为安徽省产生量最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来自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开采后产生的尾矿等。2017 年,全省黑色金属矿开采尾矿产生量约2 669.15 万t,占全省尾矿总产生量的71.2%;其次为有色金属矿开采尾矿产生量,占19.7%,非金属矿开采尾矿产生量仅占1.8%。详见表4。

表2 2017年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位企业

表3 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汇总表

表4 安徽省尾矿主要产生行业、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一览表

(2)粉煤灰

粉煤灰产生量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17年,全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粉煤灰产生量共约2 356.79万t,占全省粉煤灰产生总量的96.7%。

(3)煤矸石

煤矸石产生量最大的行业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17 年,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矸石产生量共约1 573.79万t,占全省粉煤灰产生总量的97.3%。

(4)炉渣

炉渣产生量最大的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其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生量分别为533.92 万t、503.50 万t、119.95 万t、55.63 万t,分别占41.4%、39.1%、9.3%、4.3%。

(5)冶炼废渣

冶炼废渣产生量最大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据统计,2017年,全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冶炼废渣产生量653.51 万t,占全省产生总量的84.7%。详见表5。

2 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

2.1 各地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

工业固体废物的治理一般采取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相结合的方法,即能综合利用的尽量综合利用,暂时不能综合利用的,需采取必要的处置和堆存措施[4-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指通过原料回收、加工再用、转化利用、废物交换等方式,从工业固体废物中提取或使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活动,如回收金属、再生建材或农业肥料、再生筑路材料等。综合利用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固体废物进入环境之前进行回收利用,既可以循环利用资源,又可以大大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清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7-8]。

表5 安徽省炉渣主要产生行业、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一览表

从表1可见,2017年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2 581.36万t,处置量727.20万t,贮存量1 184.73万t。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平均综合利用率为89.4%,处置率为5.2%,贮存率为8.4%。与2007 年相比(数据来自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长了13.9%,处置率和贮存量分别下降了2.5%和9.9%。

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远高于处置率。淮北市、六安市、亳州市、阜阳市、淮南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排全省前5名,均在95%以上;有4个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于80%,分别为黄山市、合肥市、蚌埠市、马鞍山市,分别为61.3%、71.5%、74.6%、79.6%。见图3。

图3 安徽省各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

2.2 不同种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种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差异仍较大。总体而言,全省冶炼废渣、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较高,基本达到100%。冶炼废渣、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综合利用率较高,尾矿的平均综合利用率仅75.4%,相对较低。从表4可以看出,全省非金属矿开采尾矿综合利用率大大高于黑色金属矿开采和有色金属矿开采尾矿的综合利用率。尾矿中含有大量的矿物成分、重金属甚至稀有金属,建议可采取有效方法,进一步提取尾矿(尤其是黑色金属矿开采和有色金属矿开采尾矿)中的有用元素。

从表3还可以看出,全省尾矿、磷石膏贮存量较大,分别为925.80万t、129.83万t。大量堆存的尾矿和磷石膏带来了潜在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见图4。

图4 全省不同类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

表6 为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的统计结果。从表6可见,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式包括非金属材料回收、金属材料回收、能量回收和其他方式。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采用金属材料回收和非金属材料回收的比例仍较低,主要综合利用方式为其他方式,如:加工再用、再生建材或农业肥料等。下一步鼓励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进一步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回收率[9]。

2.3 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数量及处理能力

2017年,全省共有52个尾矿库,矸石场84个、灰场138个、渣场233个、其他3 718个,其设计处置能力分别为3 659.98 万t/年、914.69 万t/年、5 250.68 万t/年、100.26万t/年、883.38万t/年。尾矿库、矸石场、灰场、渣场、其他类型处置场库容分别剩余71.9%、8.5%、72.6%、56.7%、51.9%,下一步应积极探索各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矸石)的综合利用方式,减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详见表7)。

表6 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

表7 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基本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1)与十年前相比,2017年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了27.5%,综合利用率增长了13.9%,处置率和贮存量分别下降了2.5%和9.9%。

(2)安徽省一般工体固体废物产生的区域和种类集中度很高。马鞍山市、淮南市、铜陵市、六安市、合肥市5个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占全省总量的62.1%。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炉渣、冶炼废渣5 大类占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70.1%。

(3)安徽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呈现出行业高度集中的特点。其中,尾矿主要来源于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开采业;粉煤灰主要来源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煤矸石主要来源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炉渣主要来源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冶炼废渣主要来源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建议环境管理部门以这些行业为管理重点,进一步加大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监管力度。

(4)安徽省尾矿平均综合利用率仅75.4%,其中黑色金属矿开采和有色金属矿开采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为73.1%、72.0%。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采用金属材料回收和非金属材料回收的比例仍较低。全省尾矿、磷石膏贮存量分别约为925.80 万t、129.83 万t。大量堆存的尾矿、磷石膏不仅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还存在巨大的环境风险隐患。鼓励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进一步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回收率。积极探索尾矿综合利用和处置方式,减轻大量堆存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隐患问题。

猜你喜欢
废渣煤矸石炉渣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灰压球对转炉炉渣及脱磷的影响
我国煤矸石山治理现状及发展
大宗固体废渣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一种高钛型高炉渣复合掺合料的研究及应用
高炉喷吹转炉炉渣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
高铝渣黏度和热力学性质分析
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在废水脱色中的应用研究
电解锰含铬废渣无害化处置场技术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