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宇 吴秋梅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旅游景区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域吸引力产生的核心因素。其空间结构深刻影响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的性质、程度与发展战略[1]。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研究,也是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研究中的重点内容[2],同时对优化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布局、拓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及促进区域旅游产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3]。
国外关于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较早[4],在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布局模式、空间分区、要素结构和交通网络结构等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5]。比如,Christaller运用区位论研究了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结构的关系[6]。Guedes等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葡萄牙本土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7]。Kang等以锚点理论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空间统计确定了韩国首尔市旅游景点系统的空间结构[8]。Blasco等提出了一种依靠景点间的时间距离来确定消费型旅游区的方法,并将比利牛斯山脉地区重组为9个新旅游区[9]。国外的研究注重从微观视角展开,很少涉及对大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或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研究[10]。国内关于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4],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空间结构的优化、演化等方面[2-5,10-12]。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采用了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和连接度分析等方法[2-5,10-13]。从研究区域尺度来看,多集中在全国、省域等较大尺度层面[2-5,10-11,13-14],研究视角更为宏观,对同城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较少。
作为一个区域发展的新理念,“同城化”已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实践“热点”。2018年11月21日,四川省内江市、自贡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利用两地优势,相互合作,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内自同城化也将带动两市旅游的合作与发展,促进旅游同城化。旅游同城化是同城化的先行军[15],2019年3月10日,内自地区率先实现旅游同城化,自贡恐龙博物馆等4家A级旅游景区对自贡、内江市民实行门票优惠,并且通过两市共同发展文旅产业,提升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研究内自地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对于促进两市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A级旅游景区的认定是我国对旅游景区质量和档次进行综合评价的国家标准[16]。A级旅游景区因其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因素[17-18],是当前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点。为此,本文在内自同城化背景下,选择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基尼系数和连接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该地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该地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推动内自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建议。
内自地区处于四川省东南部,北靠资阳,南界宜宾,西与乐山、眉山毗邻,东邻泸州、重庆;区域内有铁路及多条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内江市和自贡市是两个经济体量基本相同的同城化建设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率先试点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内自同城化协同发展,将改变成都一城独大,成渝中部塌陷的现有格局,较大幅度提升两市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形成两市“1+1>2”的协同发展效应,与宜宾、泸州共同支撑川南经济区发展,为打造四川第二经济增长极提供中坚力量。
内自地区区域面积共有9 766km2(内江为5 385km2,自贡为4 381km2)。2018年内自地区国内旅游人数共8 907.2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02.71亿元;入境旅游人数共0.14万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21万美元。截至2020年3月,内自地区有25个A级旅游景区。
内江市和自贡市的经济体量基本相同,但两市在旅游业和交通区位上具有不同的优势,这为两市旅游同城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补基础,具体表现如下。
(1)自贡市享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之美誉,拥有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等高等级特色旅游景区。民俗活动极具地方特色,工艺美术丰富多彩,以花灯、龚扇、扎染等闻名。自贡市的旅游特色显著,旅游知名度较高。相比之下,拥有“大千故里”和“甜城”美誉的内江市在旅游特色和知名度上不及自贡市。
(2)内江市地处成渝经济走廊中点,距成都172 km,重庆170 km,为川东南地区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家重点交通枢纽之一、“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交接点,素有“西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有多条重要的铁路、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此纵横交汇。相比之下,自贡市的交通区位优势不如内江市,尤其是当前无法与成渝城际铁路直接联系,成为自贡市交通的软肋。
在同城化发展背景下,自贡市可借助内江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而内江市可借助自贡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数据来源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截至2020年3月)。旅游景区空间坐标数据通过百度坐标拾取系统确定,并利用ArcGIS软件生成内自地区A级景区空间分布图,然后利用软件分析工具进行测算。有关内自地区交通、旅游等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9)》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9)》。
2.2.1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表示点状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的程度[19],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空间研究中。其计算公式为:
(1)
(2)
式中,R为最邻近点指数;n为A级景区数量;A表示研究区域总面积;D表示研究区域内A级景区的密度;rE表示理论最邻近距离;ri表示实际最邻近距离。当R=1、R>1和R<1时,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内的A级景区趋于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聚分布。
2.2.2 基尼系数
在地理学中,基尼系数是研究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20]。其计算公式为:
(3)
C=1-Gini
(4)
式中,N为区域数量,Pi为第i个区域A级景区所占比重;C为分布均匀度。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集中程度越高。
2.2.3 连接度分析
α指数、β指数和γ指数可用来衡量旅游景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α指数是衡量网络回路性的指标[21]。计算公式为:
(5)
式中,L表示交通网络中边的数量;P表示交通网络中节点的数量。α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1之间。α的值越大,代表旅游交通网络的回路性越好。
β指数是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连线数目,用于评价网络的连接性[21]。计算公式为:
(6)
β指数的取值范围一般为0~3,β的值越大,代表旅游交通网络连接度越好。当β=0时,网络中的节点无连接;当0<β<1时,节点间为树枝状连接;当β>1时,节点之间为网状连接。
γ指数反映区域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通发达程度,是网络中连线的观察数与连线最大限度数目的比值[21]。其计算公式为:
(7)
γ指数取值在0~1之间,γ取值越大,代表网络连通程度越强。γ=0代表旅游交通网络内无连线。γ=1表示网络中的每一节点都与其他节点相连,实现了网络的最大连通。
截至2020年3月,内自地区的A级旅游景区共有25个。其中,4A级和3A级旅游景区较多,共20个,占80%,而没有5A级和1A级旅游景区,说明高级和低级旅游景区发展较为滞后。在等级规模方面,考虑1A~5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纺锤形结构;考虑仅有的2A~4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表明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在两市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内江市有A级旅游景区11个,自贡市有14个,分别占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的44%、56%。其中,两市的3A级旅游景区分布数量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自贡市,为5个,占83%,其中贡井区和自流井区分别有2个3A级旅游景区,沿滩区有1个。而内江市仅有1个3A级旅游景区,占17%;两市的4A级旅游景区数量相同,分别有7个。内江市的4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东兴区、市中区、隆昌市,自贡市则主要分布在大安区、荣县。2A级旅游景区数量差异较小,两市仅相差1个。
内自地区共有25个旅游景区,研究区域面积为9 766km2,根据公式(1),可知A=9 766,n=25,由此可得rE=9.88km。同时结合ArcGIS软件,计算出内自地区每个A级旅游景区与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确定实际最邻近点平均距离ri=7.78km。根据公式(2),计算出内自地区最邻近点指数R=0.79<1,因此,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趋于集聚分布。这有利于加强A级景区之间的联系,减少游客的旅游成本,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创新。
同时,根据公式(1)也可分别计算出内江市、自贡市的理论最邻近距离rE为11.06km、8.84km;确定实际最邻近距离ri分别为9.79km、6.20km。由此根据公式(2)可得最邻近点指数分别为0.89、0.70。由此可见,自贡市的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集聚性更强,分布更加集中。旅游景区的集聚性将会带来旅游景区的合作与竞争,如位置靠近且同是4A级景区的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市燊海井景区,同是3A级景区的中国彩灯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等。
为了直观形象地揭示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聚集特征,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模块下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分析可知,自贡市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明显更为集中,集聚中心位于大安区—贡井区—自流井区交汇处,此处国道、省道以及其他主要道路较多,交通便利,景区之间的连接性强。此外,此处靠近自贡市市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游客较多,有利于景区的快速发展。内江市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较为分散,有两个明显的集聚中心,分别位于东兴区—市中区交汇处、隆昌市,与自贡市的集聚中心形成了三角分布模式,代表了内自地区的旅游资源核心。其中,大安区—贡井区—自流井区交汇处有代表自贡市“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的特色旅游景区,比如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和自贡市燊海井景区;东兴区—市中区交汇处有代表内江市“大千故里”和“甜城”的特色旅游景区,比如内江大千园旅游景区和东兴老街;隆昌市则有石牌坊旅游区和古宇湖旅游区等风景文化旅游景区。三地的旅游景区未来应加强合作,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
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在各区县的空间分布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公式(3)和公式(4),计算基尼系数为0.969,C=0.031。计算结果表明,在县域单元上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较为不均衡,集中分布较为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贡井区、东兴区、隆昌市和自流井区,高于平均比例。为了进一步检验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利用表1中的数据绘制出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洛伦兹曲线呈上凸性,同时可以发现贡井区、东兴区、隆昌市和自流井区4处县域单元的A级旅游景区占内自地区全部A级旅游景区的一半以上,进一步表明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较为不均衡。
表1 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在各区县的空间分布统计
图1 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以国道、高速公路、省道等为主要参照物,分析内自地区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在交通节点的选择上,根据空间集中分布特征,对旅游景区较邻近景区进行一定的整合,一共划分为13个节点。在此基础上,绘制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交通连接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确定L=28,P=13,根据公式(5),可得α=0.762,说明内自地区A级景区旅游交通网络的回路性较好,但还未达到理想状态。根据公式(6),可得β=2.154,说明内自地区的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较好,但与最优连接度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公式(7),可得γ=0.849,说明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连通度较好。
图2 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交通连接情况拓扑图
综上,内自地区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较好,但仍然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未来可依托内自同城化交通网络的完善,特别是内自快速通道、自隆快速通道和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的建成,进一步提高内自地区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
本文在内自同城化背景下,应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基尼系数和连接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1)内自地区的高等级(3A级和4A级)景区较多,旅游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但是没有5A级和1A级旅游景区。在等级规模方面,考虑1A~5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纺锤形结构,考虑仅有的2A~4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表明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2)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分布上趋于集聚分布。其中,自贡市的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集聚性更强。自贡市的A级旅游景区的集聚中心位于大安区—贡井区—自流井区交汇处,内江市的A级旅游景区的集聚中心位于东兴区—市中区交汇处、隆昌市,与自贡市的集聚中心形成了三角分布模式,代表了内自地区的旅游资源核心。
(3)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多分布在自贡市。两市之间的3A级景区数量差异最大,自贡占83%。4A和2A级景区数量差异较小。在县域单元上内自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较为不均衡,集中分布较为明显。贡井区、东兴区、隆昌市和自流井区4处县域单元的A级旅游景区占内自地区全部A级旅游景区的一半以上。
(4)内自地区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较好,α指数为0.762,β指数为2.154,γ指数为0.849,但仍然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部分景区离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较远,需要由县道及以下等级的公路连接;部分景区的旅游交通网络还缺乏密集的连接,并且离其他景区较远。这些都会影响各个景区之间的相互流动,同时还会增加游客的出行成本。
内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上趋于集聚分布,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较好。这些优势为内自旅游同城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除此以外,随着内自同城化交通网络的建设,如内自快速通道、自隆快速通道和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的建成,将会有效缩短自贡与内江两市的时空距离,为大量游客节约更多旅游出行时间,增加两市之间的游客流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以下优化内自地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推动内自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建议。
(1)提高旅游景区等级,促进景区空间发展的均衡性。内自地区以4A级旅游景区和3A级旅游景区为主,缺少5A级旅游景区和1A级旅游景区,且地区分布不均衡。景区的等级越高,其开发的潜力越大,因此加快提升内自地区A级景区的质量,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2)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交通服务供给。借助同城化背景下的交通发展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的连接度。在内自快速通道、自隆快速通道等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干线公路,优化旅游支线公路,发展层次化、结构化的环状封闭式旅游线路,以提高交通网络的回路性,提高旅游效益。同时为了增加景区的可进入性,可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旅游景区直通车等实现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同城化。规划建设的内自同城化交通体系完成后,可以交通站点为枢纽,以网络为支线,从市场、设施和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发展“高铁+自驾游”“自驾游+自行车骑行”等旅游模式,从而满足游客出行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3)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联动发展。内自地区的旅游资源核心位于大安区—贡井区—自流井区交汇处、东兴区—市中区交汇处和隆昌市。三地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三地的旅游景区应加强合作,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同时,未来内自快速通道和自隆快速通道的建成将会进一步促进三地旅游景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内自快速通道附近分布有内自地区的大部分高级别特色旅游景区。
(4)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内江是“甜城”“大千故里”,自贡是“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应整合两市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组合,既注重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也注重旅游资源的互补和协同效应,实现产品创新。在宣传上,应集中两市的宣传力量,共同宣传旅游组合产品及相应的旅游景区,提高知名度,扩大宣传的效果,打造内自地区独一无二的整体旅游形象,借助内江市的交通优势吸引中远地区游客,扩大同城化带来的旅游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