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高、龚晓星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0)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贵州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貌多样,地质条件复杂,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其中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则是设计人员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贵州特殊的地质环境,导致了边坡问题中的顺层边坡问题与工程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顺层边坡,尤其是具有软弱夹层的硬质岩边坡,会因为雨水侵蚀、施工扰动等外界因素而导致顺层滑移失稳。边坡的稳定性关系着工程运行和工程成本,甚至制约着工程的可行性,是高速公路安全、顺利建设的关键。且顺层滑坡具有滞后性和突发性,如若是设计出现偏差,或是施工处理不当,都会给工程运营带来较大的隐患。
贵州某高速公路顺层边坡路段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的西部高原山区,地势从整体上呈西低东高的特点。场区地形地貌类型为岩溶峰丛峡谷及其过渡类型,地形起伏较大,自然横坡较陡,沿线高程范围海拔为1148~1238m,相对高差90m。路基高边坡为上覆碎石土,下覆中风化灰岩夹泥岩[1]。
如图1所示,设计路段切割左侧山体而过。现场地质调绘及边坡开挖揭示:该路段上覆黏土夹碎石为2~4m,下覆三叠系中统关岭组中厚层状灰岩夹泥岩,岩体软硬相间,泥岩以条带及泥膜夹于灰岩及泥质灰岩中,强风化层厚5.0~7.0m,产状285o∠23o,岩层倾向路基。
由于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软硬相间,施工路基时,若采用切脚开挖,易诱发灰岩层沿着泥岩层滑动,进而引发大型滑坡灾害。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目标边坡的潜在滑动带属于软弱层带,其稳定性计算可采用平面解析法进行分析计算[2]:
式(1)~(5)中:
T——滑体每延米下滑力(kN/m);
R——滑体每延米抗滑力(kN/m);
c——滑动面处的岩土体黏聚力(kPa);
j——滑动面处岩土体内摩擦角(°);
L——滑动面长度(m);
G——滑体单每延米度自重(kN/m);
Gb——滑体每延米竖向附加荷载(kN/m);
θ——滑动面倾角(°);
U——滑面每延米总水压力(kN/m);
V——滑坡后缘裂隙面上的每延米总水压力(kN/m);
Q——滑体每延米水平荷载(kN/m);
hw——滑坡后缘裂隙充水高度(m),根据裂隙情况及汇水条件确定[3]。
根据规范要求,设计段地勘试验资料以及经验校核数据、计算该边坡稳定性时,所采用的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
表1 稳定性计算所采用的物理力学指标
经稳定性验算后,设计边坡按1∶0.25~1∶0.75 放坡,最大挖方边坡高17.2m,取正常工况下安全系数1.25 计算,边坡剩余下滑力为1298kN/m。第一级边坡采用抗滑桩及挡墙支挡,第二级边坡采用锚索竖梁及锚杆框架加固[4],如图2所示。
由于路基开挖及路基切角开挖的进行,观测到左侧坡体发生整体滑移破坏,边坡坡口线外60m 范围内的山体发现不同程度拉裂,张拉裂缝宽20~30cm,裂缝最大长度96m,且基本贯通,滑坡前缘位于路基设置抗滑桩处,高出路面标高3~4m,因此需对滑坡进行治理[5]。
由于滑体滑移距离较大,且整体较松散,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原始设计。优化后,目标地段主要采取顺层清方进行治理,同时调整边坡防护,如图3、图4所示。顺层清方后边坡最大高度为51.5m,共分5 级,第一至三级坡面设置锚杆框架植草防护[6],锚杆长6m;第四、五级坡面植草绿化;ZK47+600 断面处侧向放坡与原设计相接,坡面设置锚杆框架植草防护,锚杆长9m。ZK47+680~ZK47+720 段边坡坡口线外5m设置截水沟,长度100m,与原设计截水沟接顺。
顺层边坡问题在本高速项目中是较为突出的工程问题,处理不当将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和制约施工进度。本路段经治理后,边坡整体稳定,治理效果较好,目前该高速已经通车3年多,运营状况良好。顺层滑坡作为高速公路工程中常见的潜在危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勘察设计阶段应尽量降低边坡高度,加强对该类边坡调查及防护设计。施工阶段应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边坡防护。边坡防护设计应充分结合土石方及用地情况,采取以放缓边坡为主的支挡防护措施。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有效结合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需要通过设计后期服务工作,加强对重要工点地质复核工作、贯彻动态设计理念,以减少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