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体化”机制的策略

2021-03-02 10:34张姚宇辰张子怡许嘉伟梁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一体化

张姚宇辰 张子怡 许嘉伟 梁鑫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此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健全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体化”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措施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64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甚至仍处于恶性扩大的状态。据世卫组织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020年10月19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39596858例,死亡病例超111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0年6月2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预计2020年全球GDP将收缩4.9%,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之前预测的5.8%下调至5.4%。

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对经济仍有影响,有专家学者经过计算后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中国就业岗位造成的损失为2322万个,2020年中国的就业总量将会比2019年减少747万人。

由此可见,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健全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体化”机制尤为重要。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际及国内经济的影响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美国时间2020年9月22日发布的《2020贸易和发展报告》中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的背景下,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衰退,实现V型复苏的概率不大,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3%。

此外,全球超150家车厂停产、全球最大卫星服务公司Intelsat申請破产、全球租车巨头赫兹申请破产。国际劳工组织表示,截至2020年9月23日,全球工作时间损失已“大大超过”先前的估计。第二季度工时比2019年第四季度减少17%,相当于近5亿个工作岗位,而6月预计为4亿个。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疫情之下严峻的就业形势。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国家都使用了“备用金”来减少由于疫情造成的影响。例如,英国启用被遗忘的1.5亿英镑抗疫,美国特朗普签署4840亿美元援助法案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因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影响。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二季度,我国GDP比上年同期下降1.6%,其中第一产业比上年同期增长0.9%,第二产业比上年同期下降1.9%,第三产业比上年同期下降1.6%。

以第二产业为例,具体而言,来自国家统计局最新发表的数据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最严重的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5%,之后呈逐步恢复趋势。

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对我国工业生产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影响。2020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66.5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细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336.0亿元,同比下降38.1%;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1415.5亿元,下降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415.0亿元,增长0.9%。

尽管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形势继续向好,但从前三季度累计看,工业生产增速仍在低位运行,产能利用水平仍低于同期,企业利润总体下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存在困难。

2 健全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体化”机制的策略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新发性等特征,不能凭借人力完全避免。所以,健全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体化”机制就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将来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有较为完善的机制应对,将其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

健全我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体化”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1 “预防”是核心

无论我们的防控、善后措施做得多么尽善尽美,如果从开始就降低或杜绝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就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以,重视“预防”工作应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的应对核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善:

(1)加强人民群众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危害性的认识。追溯新冠肺炎这场疫情,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未意识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旦爆发,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同样也是造成近年来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血吸虫病、霍乱等不断发生的原因。所以,加强人民群众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危害性的认识已刻不容缓。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海报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一些地标性建筑,如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以LED屏幕实时宣传等。

(2)强化我国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目前,我国对于小摊小贩和无证经营个体户卫生督查不严苛导致的伪劣产品、三无产品大量涌入市场的问题已不是个例。执法工作者延报、瞒报、漏报的案例更是频频发生。为了强化我国卫生执法监督工作,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杜绝“官官相护”“红包封口”的现象频繁发生;其次,我们可以对玩忽职守的检查工作者施以惩罚,严肃执法纪律。

(3)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农村卫生工作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焦点”,但缺乏医疗设备器械、房屋破旧漏水等硬件问题和医生护士配备不足、“赤脚医生”专业技能不足、大部分乡里人相信偏方和土方等软件问题,共同导致了我国农村卫生工作薄弱的局面。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可以从政府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拨款改善硬件、政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城乡医院“一带一路”携手同行,改善软件问题三个方面来完善。

(4)严查网络交易的食品种类、来源。从此次疫情可以看出,虽然线下交易得到了管控,但线上网络交易成了漏洞,不少无良商家在网上“浑水摸鱼”,交易来源不明的“黑心商品”。因此,严查网络交易的食品种类、来源是将来卫生工作的重头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该加快我国对于线上网络交易的法律监管,从“商家—物流公司—买家”三方立法,杜绝法律盲点,严控网络交易。

2.2 “防控”是关键

一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由于其传播的广泛性、治理的综合性、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防控”是重中之重。以美国对本次新冠肺炎的防控为例,美国首次报告病例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1月22日,但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美国的感染病例由原先的1人变成80多万人(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2月22日2时30分,美国确诊病例为804194人)。但在严峻的形势下,芝加哥还在举行千人派对,现场人群摩肩接踵且无一人戴口罩。由此可见,流感传染的过程中,“防控”是关键因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防控:

(1)公共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群众拥有知情权。早期,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时,就可以进行报告,给群众更充裕的时间做好准备,以减少感染和死亡人数,不至于当大范围感染后手足无措。群众的监督有时是一把更好用的利刃,就比如本次疫情中,直播火神山医院的建造全过程,既能让群众增强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也能减少一线工人偷奸耍滑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公共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群众拥有知情权,做到上下齐心,共御疫情。

(2)控制感染源,从传染方式切断传染途径。建立一套完整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从“发现疑似病源—隔离感染者—诊断感染源—分析传染方式—公布预防措施—确定救治方案—研发疫苗”步步落实,做到一旦爆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院的防控工作有完整的体系可以参照,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救治工作,不耽误救治一分一秒的黄金时间,让群众和患者都放心。

(3)保持与他国政府和与政府间组织的积极沟通。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法布里齐奥·霍克希尔德强调: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了解到,当各国无间合作就能挽救生命,当彼此合作不好就会失去生命,所以疫情悲伤而痛苦地提醒着我们国际合作有多么重要,让国际合作适应新出现的挑战有多么重要。所以政府应该积极与他国政府和政府间组织沟通,加强国际协作与交流,动员全人类参与,共同抗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2.3 “正”字是方向

正常情况下,研制疫苗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今就算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研制疫苗的进程被大大加速,也至少需要1-2年的時间。所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经济、民心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正”字就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我们提供方向:

(1)修正原有的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案。从本次的新冠肺炎不难发现,尽管我国早在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就颁布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之后也在2010年修订过,但仍有疏漏之处。所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修正原有的应对方案是首要任务,既是为了预防下一次的爆发,也是为了减轻下一次爆发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各个方面的损失。

(2)中央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少由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三大产业造成的经济影响。可以借鉴本次新冠肺炎时期政府颁布的各项措施,如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银行还款利息、延长还款期限;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企业的税负。如我国政府决定减免电影行业2020年税费,财政扶持中小微企业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济活力,有助于减少因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

(3)地方政府可以推行旨在释放消费需求的购物节或消费券的相关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较为稳定的控制后,各地方政府相继推出了振兴经济的措施,如浙江的5亿元旅游消费券、兰州的2000万元消费券等,通过促销商品、发放购物券的方式,恢复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回暖,振兴经济,继而减少由于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

(4)镇定民心,让群众心安,从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结束,对于群众而言必是一个漫长而又焦虑的等待过程。正如联合国在美国时间2020年5月13日发布的公共卫生摘要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增加了心理痛苦,如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等。所以疫情过后,镇定民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民心安定,复工复学才会顺利,社会才会长治久安,而长治久安的社会又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高文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0,(03):21-31.

[2]卢山.工业生产稳定恢复 增长动力不断加强[EB/OL].2020-10-20.www.stats.gov.cn/tjsj/sjjd/202010/t20201020_1794997.html.

[3]郑江淮,付一夫,陶金,等.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消费经济,2020,36(02):3-9.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一体化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