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
“老师,您能给小慧换个座位吗?”一接到小慧妈妈的电话,我忍不住在心里哀叹:又是换座位的事。正打算给她解释座位安排的原因,小慧妈妈又说:“今天,她跟我说上学挺没意思的。”我一听,瞬间警惕,赶紧请她仔细说说怎么回事。
小慧是一个安静乖巧、有些内向的女孩,成绩并不理想,但也算努力。所以,我把她和一名聪明但比较调皮的男孩安排坐一起。然而,她周围几名同学也是男孩。所以,小慧和现在的同桌、前后桌都没什么交流,下课了总是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发呆。一段时间后,她竟然产生了“上学没意思”这样的想法。
我立刻告诉小慧妈妈,我会马上给孩子换个座位。因为我知道,同伴需求正是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这个时期,孩子从依赖老师慢慢发展成渴望同伴,渴望友情。如果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缺乏正常的同伴交往,其心理必定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我开始思考:小慧缺乏朋友的原因是性格较为内向,不会主动和别人玩。那么,作为老师,我该怎么帮助小慧呢?怎么帮助这类被动型交往的孩子呢?我想,我可以利用“老师”这一角色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小慧这类孩子“送去”朋友,创造交朋友的机会,让她在和朋友的相处中学会和他人交往。
有句话叫“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小慧没有勇气主动交朋友,那么我采取的第一步就是让她“被动”拥有友情。相对来说,同桌、前后桌因为位置近而成为朋友的概率极高。于是,我把小慧换到了热情开朗的小琳旁边。果然,小琳会主动跟小慧交流。同桌合作时,她会拉着小慧讨论,而以前,不管什么形式的合作,小慧几乎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的。课后,小琳也会和小慧聊聊天,说说话。
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小琳开朗活泼,朋友多,所以课后总会有其他同学找她玩,和小慧的相处反而不多。于是,我又在小慧前后安排了兩个乖巧的小姑娘。果不其然,过了一段时间,小慧和其中一个小姑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俩人形影不离,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有了自己的小圈子以后,在朋友的带动下,小慧和周边其他几个孩子也有了交往。看到小慧的变化,我也很开心。然而,我始终担心:要是座位变了,或者朋友们“变心”了,小慧该怎么办?像这样特意“给”朋友,照顾小慧,只是特定情形下的帮助而已,最好能够让小慧走出小圈子,和更多同学进一步交往,这样小慧才有可能交到更多朋友。
奔着这个目标,我决定组织一些活动,让小慧有机会和更多的同学接触。
大课间,我将全班活动改成分小组活动,跳绳、拍球、跳皮筋,小慧和组员们玩得很开心;班会课上,我组织“义卖小队”,队员们合作商讨,确定店名和要卖的物品,制作海报,义卖活动时,小慧跟着队员一起吆喝,介绍自己队的商品,还能神采飞扬地和“买家”讨价还价;在班级“小故事大道理”活动中,组员们带着小慧一起排练,一起讨论,等到故事表演结束,小慧也和组员们很熟悉了……就这样,我有意无意地创造了很多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小慧通过小组接触,慢慢地和更多同学有了交往。
在不断地和不同的同学、朋友接触后,小慧渐渐大胆起来了,班里也总能看到她快乐的身影。(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晟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