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探讨

2021-03-02 10:59栾晓峰王贺崐元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家公园规划设计公园

栾晓峰 王贺崐元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 10008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我国将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取代目前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1]。国家公园的建设是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基于国家公园的建设背景,探讨了“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质量。

一、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情况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一种重要类型,国外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建设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美国1872年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Yellow Stone National Park)。美国将面积较大、地形独特、景色优美的自然区域划为了国家公园,以保障当代和后代人能够平等享受这些珍稀资源。截至2019年,美国共建立了59处国家公园,比较著名的有优胜美地(Yosemite National Park)、大峡谷(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大沼泽(Everglades National Park)等国家公园。1994年,世界保护联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会上将世界上的自然保护地归为6类,其中国家公园(Nature Park)为第II类[1],即指大面积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区域,包括大尺度的生态过程以及相关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环境和文化兼容的科研、教育、娱乐和参观的机会。根据世界保护联盟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实行了国家公园制度,满足其标准的国家公园一共有6 500多个。我国内地的国家公园建设刚刚起步,截至2019年,共有11个国家公园正在试点建设中,其中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最新批准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建设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9月26日印发并实施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该方案立足中国国情,对中国国家公园进行了定义,即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我国将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生态文明的重点建设内容。随着国家公园建设的快速推进,社会对建设国家公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渐明显,因此,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尽快开展该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我国高校开设“国家公园”课程的情况

目前,只有极少数的高校开设了与国家公园相关的专业课程,北京林业大学是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之一。“国家公园”是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教学主要介绍的是国家公园发展的历史、建设现状、系统规划和有效管理等内容。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国家公园的概念含义、发展历史、政策法规、功能定位、规划方法、管理机制、建设标准等,重点掌握国家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现状、经验及教训,培养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国家公园体制,为国家公园的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三、“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实践

随着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公园”课程已逐渐成为相关高校,特别是农林类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笔者基于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结合已开展的教学实践,对“国家公园”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并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国家公园的实际建设。

(一)科学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国家公园概述

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介绍国家公园的概念与内涵、功能与作用、国家公园发展的历史与管理概况以及国家公园建设的标准、评价体系与其他保护地类型的关系等,使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国家公园的基本理念、建设意义及全球国家公园发展的概况。

其次,课程教学内容应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建设现状进行介绍,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国的国家公园的建设现状,明确阐述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公园建设的目标、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等,目的是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优缺点,并结合国外国家公园建设的经验,探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与方法。

最后,课程教学内容应着重介绍中国自然保护地(区)和国家公园的发展历史、国家公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国家公园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历程,掌握国家公园的基本理念,了解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2.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重点,主要内容应包括国家公园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宏观目标,国家公园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国家公园边界确定和功能分区的技术与方法,国家公园各种专项规划技术与方法,国家公园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效益评估和投资估算等。

目前,对国家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主要有3种方式[2-3]。一是传统规划设计,即在明确规划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保护目标的重要性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其优点是适用的空间范围广,但若规划目标和原则不明确,则整个规划的有效性会受到影响。二是适应性规划设计,即在传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保护成效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保护目标和管理方式进行适时调整。该方法有利于规划设计的顺利实施,但在进行调整时会增加人为的主观因素。三是情景规划设计,即根据规划区未来可能因受到人类干扰、自然资源和气候地理变化等而出现的情景,结合数学模型的预测提出的规划方法。此方法具有前瞻性但也有不确定性,且设计难度较大。情景规划设计是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规划的一种新趋势。3种国家公园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的比较见表1。

表1 3种国家公园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的比较

3.国家公园的管理方法

国家公园的管理方法也是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应从宏观(国家公园体系)和微观(单体国家公园)两个方面介绍国家公园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则、方法和要求等。具体包括国家公园的分类、分级、分区管理体系,国家公园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框架,各级各类各区管控的目标、方法和要求,国家公园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巡护方法,国家公园管理成效的评估方法,国家公园信息化管理手段等。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家公园管理的目的、重要性、主要管理方法及要求,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国家公园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为专业实习及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国家公园”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课程,理论教学以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授为基础,突出重点,讲透难点。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助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和专家讲座等,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笔者选取国家公园建设的典型案例开展教学,既丰富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国家公园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讲授“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情况”这一章节时,笔者选取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空间规划方法和管理措施,使得学生对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有了更加深刻和具体的认识。

2.课堂讨论法

笔者在“国家公园”课程教学中还采取了课堂讨论法,这也是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课堂讨论开始前,教师应先给学生布置讨论的主题,要求学生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明确讨论的重点和要点;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组,开展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对组内讨论结果进行课堂汇报,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并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述。讨论的主题可以聚焦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问题,如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国家公园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等。

3.专家讲座法

“国家公园”课程是一门具有前沿性的课程,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他们了解最新前沿动态,促进学术交流,从而提升授课质量,笔者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专家讲座的教学形式。笔者聘请知名专家讲授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典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经验介绍、我国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关系等,讲座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极大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扩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完善课程实践教学

1.课程实验

“国家公园”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实验和管理计划编制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国家公园进行初步的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实验主要包括国家公园体系规划、功能区划、保护工程规划、科研监测规划、生态体验及科普游憩规划等;管理计划编制实验可以某一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为例,让学生学习编制保护地的保护行动计划,掌握CAP软件的编制技巧和操作方法,同时学习保护地管理计划的规范化编制方法。

2.课程实习

“国家公园”课程实习是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国家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向应用技能的转化,使学生具备对国家公园进行初步规划与设计的能力。笔者以武夷山国家公园课程实习为例,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生深入了解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保护管理措施等,加深了对国家公园管理的基本理念、方法、原则、流程和要求等课程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公园”课程实习可安排一周的时间,通过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国家公园”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增加课程实验和实习,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实习中,学生对国家公园的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很感兴趣,大屏幕显示了各个景点的游客人数、行为活动、变化趋势等,有视频、有数据的实时显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通过与管理人员的交流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关国家公园建设的实际问题,并通过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一实际案例,得到了解决方案,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在课堂学不到的。

(二)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梳理,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更有针对性,学生在开展课程实习时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更加深入。同时,期末考试的试卷也显示出学生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结合课程实习的切身感受,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关高校应实时把握国家公园发展建设的最新动向,将国家公园建设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国家公园”课程教学中,以期为该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保护区专业精英型特长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89。

猜你喜欢
国家公园规划设计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规划设计作品
在公园里玩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科学与美国国家公园发展
境外国家公园社区管理冲突:表现、溯源及启示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比较研究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