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诗 王玉亮 李明阳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 210037)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指出:“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同年6月,原国家林业局印发的《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明确提出“‘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对森林质量的基本内涵和技术指标进行了界定,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确定了目标;同年11月召开的全国森林质量提升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我国将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也要求进一步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2018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支持保障政策,提案获大会通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被提升到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的高度,标志着我国林业从单一的资源数量扩张转向资源数量和质量并重且质量优先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为全面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为了确保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所需各类人才的质量能够符合要求,高等林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树立质量意识,深化改革,敢于创新。
森林经理的任务是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森林经营,精细管理森林资源,实现森林经营全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效益化和差异化管理[2-3]。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森林经理学作为林学一级学科下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其核心任务是为高效、精准的森林经营活动培养掌握必要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实施和后续评价等提供专业支撑和人才保障。因此,森林经理学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培养高质量必备人才的重任[4]。在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背景下,森林经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要积极响应教育部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一般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3部分构成[5-6]。其中,培养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能力层次和质量要求的界定,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了“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同时也是评价人才质量的根本依据。培养过程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各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集中体现的是为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解决了“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培养评价是对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将培养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完善,解决了“人才培养效果”的问题。
首先,根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对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明确森林经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水平综合性专业技术人才。具体而言就是,所培养的研究生应在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森林生长与收获预估、森林采伐优化决策、森林资源评价及林业数表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模式、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等方面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为丰富的实践技能。同时,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除了对专业技能培养提出明确要求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视野等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围绕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在原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创新地提出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6”即从导师团队、课程体系、科研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国际联合培养平台的建设等6个方面,构建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六保障”培养机制;“1”是指从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标、决策、实施过程、反馈和跟踪改善等方面入手,构建了针对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6+1”培养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详见图1。
图1 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的提出是对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策略的新探索。新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3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灵魂,在“6+1”培养模式中居统领地位,是培养过程始终围绕的核心,也是培养评价的标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六大保障”要素构成了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体,新模式不仅赋予了“六大保障”新的内涵,而且增强了“六大保障”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使6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研究生培养过程,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6+1”培养模式通过一体化设计兼顾了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使质量监控与评价贯穿了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培养评价与培养过程相结合,可以对培养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价以及信息反馈,使培养评价如同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血脉,不断净化和优化培养过程,使培养模式得到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从而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保驾护航。
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除了定位于培养掌握森林经营理论、森林经营目标论证、森林功能区划、森林作业法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经营人才之外,还特别强调培养人才树立森林经营的科学化、精细化、效益化和差异化理念并将之贯彻于森林经营的全过程,从而通过经营和管理的创新达到森林质量精准化提升的目标,最终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持续、高效发展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7-8]。
1.研究生导师团队保障模块
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制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单一导师指导制,该形式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通常,每位研究生导师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所指导的研究生组成封闭团队,研究生导师之间在研究内容上交集较少,彼此间的学术交流基本阻断。这限制了学科内各研究方向的交融,阻碍了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从而导致每位研究生导师犹如分散在草原上的孤立大树,各自成林,却不能形成一片森林。另一种形式是导师团队指导制。导师团队一般由学术带头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学者等)组建,研究生的培养以项目为依托。该形式有利于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攻克重大课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研究的能力,但不具有普适性。
为了克服传统导师制的弊端,在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探索实施了“方向式”导师指导制,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
首先,在森林经理学二级学科内进行研究方向分类。以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科为例,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的大背景下,按照学科性质和培养目标将专业方向分为4类:①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方向: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林木生长机理模型,模拟构建树木、林分生长模型,预测林分动态,构建南方人工林长时间序列生物量及碳储量预测模型等;②可持续森林经营与规划方向: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森林可持续性经营与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基于差异性多尺度空间的森林经营、规划与管理技术,研究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优化及森林景观规划等;③林业遥感与GIS应用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利用遥感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GIS和特征提取算法等提取森林资源综合信息,研究综合利用“3S”技术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生态效益评估、生态环境评价、生物多样性评价、森林干扰及恢复动态监测与评价等;④林业信息化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森林资源统计、监测、预测、评价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林业经营与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构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林业服务平台,以满足区域林业经营与管理的信息服务。
其次,按照森林经理学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分类,由在各个研究方向具有一定权威和知名度的教师担任研究方向带头人,负责组建研究生指导小组。每个研究生指导小组按照老、中、青年教师搭配原则组成阶梯式导师指导团队,全体指导教师相互协作完成研究生的指导;同时,制定“方向式”导师指导制的指导方案、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明确小组内指导教师的分工,确保教学、科研、创新等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和环节都得到落实,从而逐步形成具有可持续性和协作性的“方向式”导师指导机制。
“方向式”导师指导制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森林经理学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凝聚,改善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学科在各高校同类学科中的优势地位;而且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对学科研究方向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增强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动态方向的把握,有助于研究生找准研究定位,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研究效率。
但是,要确保“方向式”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就必须满足2个基本条件:①明确的研究方向分类和定位,因为按照研究方向将研究方向相同和相近的导师进行分类是组建“方向式”导师团队的前提;②明确的分工协作管理制度,因为“方向式”导师制的实施必须防止研究生指导小组因导师分工不明确而导致的指导不到位或偏向自己名下学生等现象。因此,“方向式”导师团队的建设不仅要克服独善自身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为团队奉献的意识,培养先“大家”后“小家”的团队协作精神。
2.课程体系保障模块
这样一个好人不会是小偷的,可再怎么,这案子必须得查下去,不然前功尽弃了,而且这不仅是自己的名声问题,现在更是兴趣使然。
课程体系建设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9]。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的重点在于课程结构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10]。其中,课程结构设计的重点包括研究生课程前后顺序的安排、课程模块的划分和相互间的联系、各课程模块安排的时间节点和顺序的统筹,以及形成合理且可操作的课程体系架构。课程内容设计的重点包括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遴选合适的课程,形成循环阶梯递增的课程搭配设置,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可见,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注重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瞻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目标是培养专业性强、行业综合素质过硬、掌握前沿技术、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因此,在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设计并搭建了“二三四”研究生课程体系,即“二”路平行设计统筹兼顾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的培养,按照融通培养、专业提升、专业实践与创新“三”个培养模块以及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四”个培养阶段架构森林经理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详见图2。其中,“二”路平行设计,是指从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的是相同的课程内容和要求。“三”个培养模块分别把重点放在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融通培养模块主要实施的是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提升模块主要实施的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教育,专业实践与创新模块主要实施的是综合应用和创新教育。“三”个培养模块相辅相成,呈阶梯上升,充分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规律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关注点。从专业基础到创新实践的“四”个阶段,在培养过程上体现了渐进式推进的特点,在培养形式上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培养目标上重视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兼备。
图2 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模式中的课程体系架构
“二三四”森林经理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特别关注时代背景对研究生人才的要求,建立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应用、从应用到创新的课程依存关系,形成了基于学、研、创、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从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提供重要支持的角度出发,根据森林经理学科科研方向的设计和分类,以突出方向性和前瞻性为指导,优化了涉及森林资源调查的相关课程,如“统计推断”“抽样设计”“地统计学”“林业物联网”“林业大数据挖掘”等课程,以及“3S”技术应用相关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相关课程等;同时,加强了专业综合应用和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开设了“林业遥感应用专题”“林业LiDAR技术应用”“创新设计”“科研创新训练”“科研项目训练”“成果转化训练”等课程。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综合利用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和开放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森林经理学科特色课程的共享程度;同时,不断完善网络教学、“慕课”教学、“微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为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科研平台保障模块
科研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在对已有的学科基础实验室等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重点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重点实验室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建设了能够满足森林经理学科四大研究方向需求的研究生科研平台。同时,充分发挥森林经理学科研平台的优势,积极与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了校内外共建科研平台,进一步推动学科与其他科研机构开展研究交流和沟通,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的产研结合。这些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的申报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进行成果展示、实施成果转化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对提升研究生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以及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研究生科研平台建设主要包括3个层面(详见图3):①科研平台的基础建设。科研平台的基础主要包括硬件基础(场地、环境、设备等)、软件基础(培训机制、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评价与奖励机制等)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其中,硬件基础建设的核心是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对大部分高校而言,科研平台建设所需的场地和科研环境基本上是能够满足专业科研的需求的,但是在仪器设备报废更新方面的需求尚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为此,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可以实现部分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软件基础建设涉及的各种制度和机制建设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在科研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完善。②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平台是为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提供保障的实体。特别是与地方科研单位或企事业单位共建的科研平台将有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科研服务生产,使科研成果不仅可以产生直接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反哺科研,形成科研—生产间的良性循环。例如,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的“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为森林经理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③科研平台的项目支撑建设。科研项目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直接载体,也是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的主要内容。研究生通过参加科研项目达到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目的。
图3 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中的科研平台架构
4.实践教学平台保障模块
例如,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在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保障。林学院先后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60多个、野外综合教学实习基地10余个,拥有占地面积为320hm的直属实习林场以及国家级林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现代化林业综合示范基地5个,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5.创新创业平台保障模块
为了进一步激发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在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加强了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首先,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理论水平且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组成研究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库;其次,在邀请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到学校作创业指导和经验报告的同时,从中筛选一定数量的校外专家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库。②建立健全相关扶持政策、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国家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应制定并完善一系列激励、扶持和保障研究生创新创业的制度,在人员、场地、资金、设备和制度等方面给予研究生创新创业全面的支持。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受益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指导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不断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的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研究生将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积极申报专利,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创立科技含量较高、产品优势显著的新型企业。③扩展创新创业场所。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研究生较本科生而言,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知识领悟能力,更容易在创新创业中出成果。因此,在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的同时,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扩展创新创业场所,使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通过适时开展研究生创客教育拓展创新创业内涵,促进学科交叉和科研交流,促进交叉学科的创新和科技创新。
例如,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生提供的创新创业平台主要有3类:①创新创业研究生社团,负责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以及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科技创新文化节等,以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引导研究生将科研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②创客实验室和创客空间,通过吸引研究生参加创客训练、创客实践和创客服务等活动,引导研究生与其他创客进行学科交叉,并通过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创客作品的制作、发布和成果转化。③创业孵化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创业课堂、创业咨询服务,帮助研究生了解企业创办过程和企业运作的基本流程,以及资源、产品、市场、销售、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常识,从而为研究生进入职场或自主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6.国际联合培养平台保障模块
国际联合培养是培养研究生国际视野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为了不断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以及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除了依托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平台并定期选派优秀研究生到这些国外合作机构学习、开展学术合作之外,还对这些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情况展开调研,对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据此对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方案进行不断改进完善;同时,从有深度合作的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聘请专家到我国为研究生开设课程、进行科研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指导,从而推动“送出去、请进来”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的形成。
例如,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科先后与USGS EROS Center,UC Berkeley,University of Maryland,Oregon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研究生培养合作机制,每年选派优秀研究生到这些合作单位进行为期1年的联合培养;同时,从这些合作单位邀请生态遥感专家James E.Vogelmann、林业遥感专家Warren B.Cohen等到学校作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并参与校内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开展相关科研技术的培训等;还长期聘请森林经理学科领域的外籍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如聘请《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Forestry》和《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等林学领域高质量SCI期刊的学术编辑Arshad Ali研究员作为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的全职指导教师。“送出去、请进来”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森林经理学科研究生对国际科技前沿的认知和把握,增强了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森林经理学科科研水平和能力与国际的接轨。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监控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及时把握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要素,检验培养过程中培养效果的优劣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从而形成集质量部署、监控、评价、反馈、整改为一体的闭合循环体系。因此,在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不仅将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建设纳入其中,而且强调培养评价与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这样,除了可以督促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按照“6+1”培养模式预设环节开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效地检验各培养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逐步建立动态的反馈和优化机制,使研究生培养模式进入不断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是检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状况和效果的主要手段。建立公平、公正、科学适用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和得到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为了避免内部质量监控出现感情偏向,确保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公正性,设计构建了基于第三方参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支撑模块、管理与决策模块、培养过程监控模块,评价与反馈模块、跟踪与完善模块等,详见图4。其中,基础支撑模块建设包括人员保障、资金来源保障、政策支持和监控技术方案保障等内容;管理与决策模块建设包括制定相关制度和支撑政策,明确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标和实施方案等;培养过程监控模块建设包括教师和学生自我评价、培养过程的抽样监控、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控等内容;评价与反馈模块建设包括用人单位评价、第三方质量评估与评价机构的调查和评价、毕业生职场能力评价、职场晋升能力评价和协作能力评价等;跟踪与完善模块建设包括质量监控与评价报告、培养质量对比分析、培养过程问题分析等内容,以及向研究生培养单位反馈相关信息、调整培养方案、监督培养模式的修订和进一步完善等。
图4 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中基于第三方参与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架构
纵观森林经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比较主流的模式有德国的“学徒式”[11]、美国的“专业式”[12]和日本的“协作式”[13]等。其中,“学徒式”培养模式较适用于研究型尤其是纯理论研究型研究生的培养,但不利于对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不适用于规模不断扩大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而且其所强调的师徒之间的衣钵继承关系不利于学生形成广博的知识面和培育创新精神。“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要真正有效地实现两者的统一并非易事,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从而偏离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较适用于应用型、开发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不适用于研究型或其他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随着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实施,社会对森林经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主流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着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并在实施过程中突显了自身的优势。通过“方向式”导师指导制建设,突出了按学科方向建设导师团队和导师团队协作指导研究生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项目的参与度,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而且有利于通过集思广益实现科学研究的突破,不断挖掘学科的科研潜力。通过“二三四”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课程内容的相辅相成和阶梯推进,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创新与应用的结合,促进了研究生专业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提高。通过完善国际联合培养过程,充分发挥“送出去,请进来”双向交流培养模式的共同作用,使更多研究生接受到国际视野的训练,从而提高了其对本专业国际前沿研究的认知。通过建设基于第三方参与的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增强了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有效地检验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适应度和实施效果,特别是培养评价与培养过程的结合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任何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制度、资金、激励措施等软硬件条件的支撑。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的实施同样如此。
“方向式”导师指导制的建设,首先必须明确森林经理学科研究方向的侧重点,建立研究方向的有效分类;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学科内研究生导师根据个人研究兴趣选择加入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团队进行条件设定、对团队建设进行规范,需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导师团队在学科建设和导师团队协作培养研究生中的贡献予以认可和奖励。
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学校统筹学科发展,在科研过程对场地的需求、仪器设备的报废和采购更新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需要学校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外延,扩大创新创业事迹和经验的宣传,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需要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对研究生在创新创业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赋予一定的学分,或者在评优测评中予以加分和奖励,以及对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研究生导师给予必要的奖励。国际联合培养平台建设,需要学校对柔性引进的国外专家和长期聘请的外籍专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鼓励以及必要的资金支持。
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需要学校对长期采用知名第三方调查公司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价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并督促学科对“6+1”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支持学科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及时的完善。
资助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2019年研究生教育管理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背景下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NLZX-YB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