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人民医院 浙江 三门 317100
笔者采用经筋刺法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分析其对患者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等级的影响,以期可以降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肌张力,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的186例发生脑卒中后出现肌张力增高后遗症的患者进行本次观察,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38例;平均年龄63.16±4.28岁;平均体重65.39±2.96kg;平均病程2.33±0.95年。观察组中男57例,女36例;平均年龄62.39±3.72岁;平均体重66.13±2.89kg;平均病程2.52±0.92年。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患者具有明确的认识,了解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自愿参与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1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健康宣传教育、进行缓解症状的对症治疗、营养脑部神经的相关药物治疗以及进行特定的综合性康复训练等,其中综合康复锻炼包括良姿位的摆放、抗痉挛模式训练、患侧负重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痉挛肌肉的静态牵伸、坐位训练、坐位和立位的平衡反应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等。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筋刺法联合拔罐疗法。取水沟、印堂作为主穴,局部取穴上肢痉挛性瘫痪取穴极泉、尺泽、内关、肩髃、合谷;下肢痉挛性瘫痪取穴委中、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丘墟透照海、太冲。对需要进针的部位首先进行局部的消毒,应用一次性的针灸针具进行进针,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无菌化。先刺水沟、印堂两穴,施以强刺激手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其余局部取穴,用提插泻法,以肢体有抽动为度,在得气之后需留针30min。起针后行刺络拔罐疗法:嘱患者为侧卧位,取患侧上肢曲泽穴,患侧下肢委中穴,常规消毒皮肤及器械,三棱针刺入3~5mm,每穴刺3~5次,拔罐后留置8~10min,每罐出血约1~2ml为度。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根据出现痉挛状态偏瘫的患者Ashworth肌张力评定等级改变情况对其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相应的评价:显效为其肌张力评定等级出现2级及以上的下降;有效为肌张力评定等级出现1级的下降;无效为患者的肌张力评定等级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下降,甚至发生了上升。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中风后痉挛瘫痪可归属于中医学“筋病”“痉证”范畴,在中风发生之后,患者的上肢屈肌张力出现明显的增高,则为阳缓阴急,经筋中的阴阳之气无以平衡,阴急致使肢体拘急挛缩。故而应治以缓阴遏阳,使得阴平阳秘,痉挛得解。火罐疗法在传统中医疗法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该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助机体驱邪外出,正气得安的功效。现代研究结果显示,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负压的作用,起到改善患处血液微循环的效果,进而改善患者不适的局部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经筋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医康复治疗,患者的肢体肌力张力可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肢活动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