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刘家瑄,陈 莹,刘 刊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卫生管理系,贵州 遵义 563006)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被WHO称为“全球性大流行病”[1],给公众的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也暴露出的基层公共卫生防控知识及能力的滞后与不足。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为下一阶段高校在疫情的防控策略方面提供思路。
1.1研究对象 贵州省某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1~3年级全部学生,共307人,最终有285人参与问卷调查,采用“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
1.2方法 本研究在查询大量新冠肺炎疫情文献资料和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共计38个条目,包括4个部分:(1)基本资料情况。(2)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共20个条目,回答正确得5分,共计100分,多选、少选均为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掌握越好。总知晓率=被调查者正确回答题数/(被调查者人数×每人回答问题数)×100%[2]。(3)面对新冠肺炎的态度。(4)面对新冠肺炎的相关行为表现。
2.1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调查对象中男生113人,女生172人。年级分布:大一160人,大二89人,大三36人。对于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消息来源中,主要是新闻报道[69.8%(199/285)]、微信朋友圈/微博[25.3%(72/285)]。
2.2不同年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 所有调查的学生对调查问卷中认知条目(20个)的得分为(60.49±27.03)分,总知晓率为60.5%。认知得分水平等级分为高、中、低,超过均值的为高水平(1.1%),等于均值的为中水平(39.2%),低于均值的为低水平(59.8%)。
大一学生得分为(60.43±10.95)分,大二学生得分为(60.73±13.37)分,大三学生得分为(60.00±12.36)分,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条目回答正确率见表1。其中27.4%(78/285)的学生表示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新冠肺炎,却并不清楚正确的就诊流程,对此条目不同年级学生[大一28.8%(46/160)、大二28.1%(25/89)、大三19.4%(7/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年级学生对新冠肺炎知识掌握情况[n(%)]
2.3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 92.3%(263/285)的学生十分积极地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动态变化,37.5%(107/285)的学生表示在面对疫情期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3个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8%(273/28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志愿者,3个年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57/285)的学生做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者,3个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9%(279/285)的学生表示对我国能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很有信心。
2.4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行为 99.6%的学生在疫情期间劝解过家人、朋友不聚会,出门做好防护。99.3%的学生外出时会坚持佩戴医用口罩。61.4%的学生表示如果出门在外看到未戴口罩的人,会选择好心提醒。97.2%的学生表示如果发现有可疑患者时,会及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并劝其尽快就诊。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学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行为[n(%)]
3.1提高高职院校预防专业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在对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病毒常见宿主、临床表现、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认知,但在作为公共卫生人员应掌握的专业知识方面,如在不同情况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公共卫生医生的口罩选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时间、疑似患者的处理措施、治疗场所的确定、患者的解除隔离标准等认知水平较低,且3个年级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中的大三学生均已在医院临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至少8个月,以上认知调查结果说明临床实习生也并未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较在校生强。在疫情防控的早期,我们存在的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不足和缺陷[3],实际上也就是暴露出公共卫生专业教育的短板。在我国医学教育复杂且多元的培养制度下,高职教育强调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对于理论知识进行适当传授[4],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时成绩分数低、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差。就调查结果而言,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没有足够的公共卫生知识储备。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更应做好“双基”即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根据专业需求与特点来构建适合预防医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3.2加强开展多策略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作为这场疫情应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之一[5],他们在志愿者活动中敬业奉献,实现个人价值。而本调查显示,仍有37.5%的学生在面对新冠肺炎时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通过定性研究调查整理分析原因主要有:(1)由于疫情早期的快速蔓延,封城导致与外界沟通大幅减少,出现疑病等不良疾病行为;(2)在医院、人员密集场所参与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担心自己感染风险增加;(3)担心在返校过程中乘坐交通工具时防护措施不够完善;(4)根据教育部针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意见,该校规定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时间不得少于9个月,而大三学生由于疫情提前终止了实习,没有充足的实习时间可能会对毕业、考取资格证等问题产生冲突。这与刘冰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在2003年非典期间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对SARS基本知识掌握欠佳是导致其心理恐惧的重要原因之一[7],以及高旭等[8]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在SARS流行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及躯体问题,这也提示了本研究部分调查对象的焦虑原因也可能与新冠肺炎知识得分较低有关。因此学校可以将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基本知识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利用各种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心理辅导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心理问题。
3.3加强针对性宣传,转变健康传播模式 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的健康行为表现虽不错但对于新冠肺炎信息的来源主要源于媒体报道和微信、微博信息。疫情期间,学校的防控工作在学生方面的重点均在于每天排查学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台账等,而忽视了疫情本身的健康知识教育。美国传播学者KLAPPER认为“不能知”的原因多是因为获取信息时的选择性接触[9],大众在接受信息时,总会自然而然地趋向那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态度、志趣及需求的内容,同时忽视或回避那些与自己无关和与自己相对的内容[10]。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在辨别网络消息的是非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学校则应承担其宣传健康知识的重任。更应有针对性地对预防医学专业特点或将新冠肺炎疫情联系实际工作需求进行知识宣传及普及,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关于新冠肺炎的知识、线上班会、线上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确保宣传信息准确、及时地到达学生处。在“健康传播4.0”的时代下,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态度、行为,不再单纯的是作为传播者的学校认为他们需要什么,而是应由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平台选择自身需要的健康信息、做出健康行为决策[11],这样才能确保做到精准地传播健康信息。
由于疫情期间的条件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1所高职院校的预防专业学生作为样本,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但从上述结果而言,作为未来的专业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高职预防专业学生在新冠肺炎的认知上确实还有待提高,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做进一步的健康教育,并构建更为合理的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体系,利用多形式、多策略的教育模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消除其不良情绪,为打赢疫情攻坚战不懈努力,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基层公共卫生“守门人”而不断进步。